中考古詩詞(初中1—6冊91首) 李白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5、《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6、《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7、《行路難(其壹)》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8、《月下獨酌》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杜 甫 1、《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3、《春望》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4、《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 婦啼壹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6、《羌村三首(其三)》 群雞正亂叫, 客至雞鬥爭。驅雞上樹木, 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 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 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 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 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 四座淚縱橫。
7、《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蘇 軾 1、《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2、《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4、《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棄疾 1、《西江月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4、《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李清照 1、《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2、《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
2. 初中文言文作者從古到今排名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曲阜)人。
2、左丘明,春秋時期魯國史官。
3、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
4、墨子,戰國時期人。
5、劉向,漢朝人。
6、諸葛亮,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
7、司馬遷,西漢人。
8、陶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散文家。
9、劉義慶,字季伯,文學家。
10、王維:字摩詰,唐代傑出詩人、畫家。
1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唐朝浪漫主義大詩人。
12、杜甫:字子美,被稱為“詩聖”,唐代現實主義詩人。
1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14、劉禹錫:字夢得,文學家,詩人。
15、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
16、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詩人。
17、範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18、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19、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豪放派代表詞人。
20、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壹居士,宋代文學家、史學家。
21、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傑出的婉約派女詞人。
22、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將領,豪放派代表詞人。
23、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愛國詩人。
24、馬致遠:元朝戲曲家。
25、吳承恩,明朝人。
26、施耐著,明朝人。
27、宋濂,明初文學家。
28、蒲松齡,字留仙,山東淄川人,清代文學家。
29、吳敬梓:清朝文學家。
30、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3. 初中語文重點文言文按朝代排列加作者朝代《童趣》(壹):《論語十(壹):《論語十則》 春秋 孔子(二):《曹劌論戰》 春秋末年 左丘明 選自《左傳》(三):《魚我所欲也》 戰國 孟子 選自《孟子?告子上》(四):《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戰國 孟子 選自《孟子.告子下》(五):《出師表》 三國 諸葛亮(六):《桃花源記》 東晉 陶潛(七):《三峽》 北魏 酈道元(八):《馬說》 唐 韓愈 大約作於795—800 (九):《小石潭記》 唐 柳宗元 寫於805年(十):《陋室銘》 唐朝 劉禹錫(十壹):《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寫於1046年八月(十二):《嶽陽樓記》 北宋 範仲淹 寫於1046年九月(十三):《愛蓮說》 北宋 周敦頤 寫於1071年(十四):《記承天寺夜遊》 北宋 蘇軾 寫於1083年(十五):《送東陽馬生序》 元末明初 宋濂1310-1381(十六):《童趣》 清 沈復。
4. 七至九年級詩,詞、課文、文言文的作者簡介政治家、散文家 《陋室銘》 劉禹錫 字夢得 唐代文學家、散文家 《行路難》 李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唐朝浪漫主義詩人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字子美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唐代邊塞詩人 《己亥雜詩》 龔自珍 字璱人 號定庵 清代著名思想家、散文家 《〈莊子〉故事兩則》 莊子 戰國時哲學家、文學家 《傷仲永》 王安石 字介甫 號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畫家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字希孟 號雲莊 元朝散曲家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字子厚 唐朝著名文學家、梁時期道教思想家、詞人 《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 字希文 北宋文學家、目錄學家、散文家 《馬說》 韓愈 字退之 唐代著名文學家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字景濂 號潛溪 明朝人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字夢得 唐代文學家、醫藥家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學家、哲學家 《赤壁》 杜牧 唐代詩人 《過零丁洋》 文天祥 字宋瑞、辭賦家、教育家、文學家 《核舟記》 魏學洢 字子敬 明末散文作家 《杜甫詩三首》 杜甫 字子美 唐代詩人 《三峽》 酈道元 字善長 北魏地理學家、文學家 《陳涉世家》 司馬遷 字子長 西漢史學家、辭賦家、目錄學家、畫家 《渡荊門送別》 李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唐朝浪漫主義詩人 《遊山西村》 陸遊 字務觀 號放翁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 《與朱元思書》 吳均 字叔庠 南北朝時南朝文學家、哲學家 《愛蓮說》 周敦頤 字茂叔 宋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名潛 字元亮 私謚靖節 東晉著名詩人、史學家 《口技》 林嗣環 字鐵崖 明末清初人 《狼》 蒲松齡 字留仙 別號柳泉居士、石公 號陶庵、道家代表人物 《鄒忌諷齊王納諫》 劉向 名更生 字子政 西漢經學家、教育家 《觀滄海》 曹操 字孟德 東漢末年政治家、辭賦家、書畫家 《武陵春》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 宋代傑出女詞人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字幼安 號稼軒 南宋愛國詞人 《公輸》 墨子 名翟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思想家 《唐睢不辱使命》 劉向 字矛政 西漢經學家、民族英雄、散文家 《魚我所欲也》 孟子 名軻 字子輿 戰國時期思想家、愛國詩人 《水調歌頭》 蘇軾 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 北宋文學家、辭賦家、履善 號文山 南宋文學家、軍事家我的是人教版的 《童趣》 沈復 字三白 號梅逸 清代文學家 《〈論語〉十則》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 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孟子〉二章》 孟子 名軻 字子輿 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 《隆中對》 陳壽 字承祚 晉朝人 《出師表》 諸葛亮 字孔明 政治家、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人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名潛 字元亮 私謚靖節 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散文家 《使至塞上》 王維 字摩詰 唐代詩人、書畫家 《觀潮》 周密 字公謹 號草窗 南宋文學家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字宗子、文學家 《木蘭詩》 南北朝時北方民歌 《孫權勸學》 司馬光 字君實 號迂叟 北宋政治家、散曲家 《山市》 蒲松齡 字流仙 別號柳泉居士、軍事家 《望江南》 溫庭筠 字飛卿 唐代著名詩人、詩人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代詩人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字樂天 晚號香山居士 唐朝詩人 《西江月》 辛棄疾 字幼安 號稼軒 南宋愛國詞人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號東籬 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思想家 《嶽陽樓記》 範仲淹 字希文 北宋文學家、散文家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字通明 南朝齊、史學家 《滿井遊記》 袁宏道 字中郎 號石公 明代文學家 《飲酒》 陶淵明 名潛 字元亮 私謚靖節 東晉著名詩人、聊齋先生 清代著名文學家 《〈世說新語〉兩則》 劉義慶 南朝宋文學家 《智子疑鄰》 韓非 戰國末期韓國人 著名思想家 《塞翁失馬》 劉安 西漢思想家、政治家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字永叔 號醉翁 北宋文學家、聊齋先生 清代著名文學家 《桃花源記》 陶淵明 名潛 字元亮 私謚靖節 東晉著名詩人。
5. 關於人教版初中語文古文作者思想感情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 1、憂國傷時 ①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④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這是壹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
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壹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
2、建功報國 ①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遊《書憤》。
②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④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遊《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
⑤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⑥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如杜甫《兵車行》。 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①羈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又如溫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親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③邊關思鄉。
如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④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4、生活雜感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昔勝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
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5、長亭送別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
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陳心誌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評析這是壹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另告訴妳壹個博文地址,好好研究的話古文這壹塊絕對能滿文通過,祝妳取得好成績。
6. 初中語文教材所有作者資料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記《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等。
《朝花夕拾》是魯訊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10篇。《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訊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壹。
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
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
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凈夜》選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
《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
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陜西西安),世稱柳河東。
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柳宗元壹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6、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7、史成漢,1923年出生於山西定襄縣,蒙古族,七月派詩人,1941年發表詩作,出版了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在祖國面前》、《愛與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理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家之壹。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訣》、《壹個女人壹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
《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 9、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等。
10、《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
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詠嘆的特點,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
11、《戰國策》是壹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後經漢代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沿用至今。 12、《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3、《鄒忌諷齊五納諫》先自《戰國策》,這裏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勸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從文學體裁上看是壹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壹個與愚公相對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
15、《關睢》選自《詩經. 周南》是《詩經》第壹篇;《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它與《關睢》壹樣,同屬《詩經》中國風壹類,這壹類中主要是各地歌謠,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最高,此外還《雅》、《頌》兩類。 16、《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壹部編年史。
《史記》和《漢書.藝文誌》都認為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壹些經濟學家認為由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諸侯國史料編成。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17、莊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繼承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壹。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
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後世常“孔孟”並稱。
他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經典之壹,分七篇261章,約3.5萬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傑出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壹。
7. 初中語文所有文言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童趣》:表達了作者嶽陽樓記表達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情懷,寄物於情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壯誌豪情送馬生序表達了作者希望後生能夠珍惜讀書的機會,對學習有著持之以恒,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感情,以自喻來告誡後生.五柳先生反映的是作者鄙棄官場,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的話,當時的文人都有避世的情懷,隱逸獨居其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反映了作者向往隱逸生活的樂趣.愛蓮說,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自潔其身,出淤泥而不然的君子胸懷三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唉···還有很多啊,壹時記不起···,到時在補充壹下吧,該睡覺了。
8. 關於人教版初中語文古文作者思想感情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
1、憂國傷時
①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④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壹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壹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
2、建功報國
①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遊《書憤》。
②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④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遊《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
⑤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⑥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如杜甫《兵車行》。
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①羈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又如溫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③邊關思鄉。如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④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4、生活雜感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昔勝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5、長亭送別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陳心誌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評析這是壹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另告訴妳壹個博文地址,好好研究的話古文這壹塊絕對能滿文通過,祝妳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