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溪口景點介紹

溪口景點介紹

武陵門

當我們離開時,首先看到的是武陵門。武陵門是去溪口鎮的必經之路。相傳是1929前的小安堂,旁邊有茶亭供人休息。1929年,蔣介石將其改造成三間兩居室的門樓。門檻兩側有“武陵”二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寫的,裏面是蔣介石寫的。他之所以命名為“武陵”,是因為蔣介石對他的前輩表示尊重。因為,第壹,蔣介石崇尚武學;其次,“武陵”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的諧音,進入武陵門後的李三老街是蔣介石和蔣經國的故鄉。沿街有壹些小房子。進入武陵門,左邊是文昌閣,右邊是武陵中學。好了,我們上去參觀文昌閣吧。文昌閣是古代“溪口十景”之壹。因為它位於巫山山脈的南端,所以也被稱為“奎哥淩霄”。原建築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民國時已成廢墟。

1924年,蔣介石從廣東掃墓回來,看到自己的樓傾斜了,就讓弟弟蔣潔卿叫來民工重修。到了第二年,已經是兩層小樓,有飛檐,建築面積500平米。建成當天,蔣介石將其命名為“樂亭”,並題寫“樂亭記”來形容自己的勝利。但溪口人仍稱之為“文昌閣”。改建後,文昌閣成為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圖書館。

姜與宋(1927)成親後,常來此小住。1936年Xi事變後,張學良將蔣介石送回南京,在南京被軍委“嚴加控制”。第二年6月65438+10月13,送溪口坐月子。張學良到溪口,第壹站是文昌閣,幾天後被護送到雪竇山。1939 12年2月12日,六架侵華日軍飛機轟炸溪口,將文昌閣夷為平地,直到蔣介石離開大陸,文昌閣仍是壹片廢墟。1987,政府撥款照原樣重建,風格比舊的好。

小洋房

蔣經國先生居住的二樓三間小平房,即小平房,建於1930。因為當時使用的材料都是石灰和水泥,所以被稱為“小平房”,最初是美國軍事顧問杜亞納先生建造的。房子背靠巫山,面對屯溪河,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從65438年到0937年,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住在這裏。直到65438年至0939年任國民黨江西贛州行政公署專員。蔣介石為他的兒子聘請了兩位老師,壹位教他馬克思列寧主義,另壹位教他的妻子蔣方良女士中文。蔣經國學習的時候。樓上東邊是臥室,西邊是書房,中間是客廳。屋頂平臺很寬敞,樓下是班杜·許道臨和高麗雯。房間裏有壹塊石碑,上面刻著蔣經國的手跡“血債血償”,表明了他對日本侵略的仇恨和為母親報仇的決心。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將繼續參觀其他景點。

蔣介石故居

從這裏,我們沿著河邊的街道走100米就到了“蔣故居”。馮蔣家故居位於溪口下街。豐豪樓裏有六間蔣介石的祖屋。據1948重修的《武陵蔣家譜》第三卷記載:“清光緒十四年,龔(指蔣介石)2歲,蘇安龔從魚臺遷至報館西廂房”。搬家的原因是蔣肅庵(蔣介石之父)做生意的裕泰鹽店被火燒了;西翼是這個報館西側的獨立小樓。蔣肅庵死後,蔣介石兄弟分家,蔣潔卿得到了重建的魚臺鹽店,蔣介石和蔣瑞卿得到了高楓的房子。蔣瑞卿在分開後不久就去世了,高楓的房子是蔣介石獨有的。1928年,蔣介石擴建故居,遷走25戶鄰居,發展成現有規模,面積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

整個建築是傳統的前廳、後廳、兩廂、四廊。建築與玄關相依,回廊成環,墨柱上墻,氣勢磅礴。前庭及周圍有三個花園,有壹扇月亮門相連,中間是壹個小院子,兩邊是金、銀、桂花,都是宋美齡自己種的。兩邊是東廂房和西廂房,宋美齡住在東廂房,毛(蔣介石的)住在西廂房。但是因為毛住在這裏,所以直到1939才到過這裏。展廳內掛滿了雕刻精美的彩畫,包括根據《封神演義》創作的《王文求仙》、《劉備的婚禮》、《送別皇帝的弟媳》、《古城會》,根據《嶽飛誕生》、《渭水打魚》、《八仙過海》等系列雕塑,根據嶽的傳說創作。正廳是報館,牌位是吳敬衡寫的。這是蔣家祭祖、拜天地的地方,裏面有蔣家四代的祖宗牌位。廳門外的走廊上有壹塊牌匾,上面寫著“以理帥”,是蔣介石為其子蔣經國四十大壽所寫,為的是鼓勵他繼承父業,以理服人,統領壹切。兩邊的對聯是蔣介石自己寫的:“報自己的親,盼孝子子孫孫,是最重要的方式。”

各位,剛才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了壹下豐豪之家。我單獨給大家介紹壹下豐豪府的雕塑藝術,因為它體現了主人的很多思想內涵。

馮浩方

馮是蔣介石發跡後,在祖屋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故居。院內雕梁畫棟,令人眼花繚亂,充滿民間藝術氣息。步入前廳,可以看到屋頂中間的塑料雕塑,中間是“福祿壽三星高照”,兩邊是“雙龍戲珠”。中殿是蔣介石祭祖祭天的“報館”,是豐豪樓整個建築的中心。走廊兩端的墻上有兩幅彩色的畫,第壹幅是“八仙過海”,第二幅是“姜太公釣魚”。柱頭的兩面叫牛腿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歷史故事。有《子牙釣魚》、《太子邀》、《文王預告片》、《上壇拜帥》等壹系列貶低周文王求賢的畫面。四柱頭木雕是三國演義中的四部戲,由東向西分別是闞羅基、夜馬超、長沙關羽、回荊州。《東西廂記四柱上的木香》也是三國戲,分別是《送皇妃》、《古城會》、《上馬獻金》、《斬首閻良》。東廂房走廊內的雕塑有《嶽傳》,並配有《湯陰大水》、《拜師》、《操場比武》、《嶽母刺字》等圖片,反映了宋代名將嶽飛的成長過程。西廂房走廊內的雕塑為八洞仙人群像,包括表情怪異的鐵拐李、神態自然優雅的呂洞賓、吹笛的韓湘子、提花籃的何仙姑等。,形象生動,引人註目。前廳裏,中堂屋檐下的白灰墻上,還有根據《封神演義》改編的《聞太師歸朝》,根據《貍貓換太子》改編的《陳琳抱箱》,根據《嶽越傳》改編的《嶽飛接蛇槍》,不僅體現了主人對這些歷史題材的興趣。

方西屏

西平府是蔣介石親屬和警衛員的住所。抗戰開始後,毛因腿腳不便而住在這裏。1939 12月12日,日軍飛機轟炸,她逃到漠河寺(祠堂)時被壓死在後門的矮墻下。蔣經國得知後立即從江西趕回,並親筆題寫了“血債血償”四個字。旁邊的銀杏樹是毛付梅親手種的。這是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的故居。也是中式建築,兩層磚木結構。這是蔣介石在1929年設計建造的。這棟二樓三室的小樓,是蔣介石分家時原來的六間平房。中間是王采玉的故居。這個房子的樓梯比較特殊,主要是蔣介石考慮到他母親年事已高,此外,她是個老派的中國女人。都是綁腳好看,上下樓梯不方便。所以特意搭起這個窄窄的梯子,只有壹人寬,讓母親借助兩邊的欄桿自由上下,可見蔣介石對父母的孝順。樓上樓梯多,是聯系風水的。1929年,新房子的高度並沒有明顯高於這個房子,只是為了蔣介石表示對祖先的尊重。

裕泰閻圃

接下來,我們去另壹個景點,叫魚臺鹽店。蔣介石出生地魚臺鹽店,位於溪口中街張強巷,是蔣介石的祖父司前和父親趙聰(即蘇口)經營糧鹽酒雜貨的地方。根據蔣介石的家譜,蔣介石於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生於此樓。蔣潔卿在寧波江海關監管下解除職務後,曾與子女在此居住。現有樓房三棟,平房三間,廚房、廁所等附屬建築。大門為石砌,額頭寫有“魯青”二字,門前壹角有蔣介石題字“魚臺鹽鋪原址”。外面有柵欄,就像原來的樣子。

不知道有沒有遊客看過金陵春夢。如果有人看過魚臺鹽店,應該和金陵春夢裏姜去河南賣鹽的故事有所區別。蔣介石的父親蔣確實在溪口開了壹家鹽店,但他不會去河南賣鹽。這是因為江主要從事的是山民的生意。更何況溪口和寧波沿海各縣都有鹽場,鹽量豐富。他為什麽要去千裏之外的河南?

馬哈地語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可以通過幾條小巷到達摩訶殿。漠河寺是蔣家的祖廟。因為蔣家的祖師漠河太公是佛教徒,所以這個祖廟就叫“摩訶廟”。這是獻給蔣家祖先的。蔣經國的生母毛也葬在這裏,妳所看到的就是吳敬衡題寫的“毛太君墓”。

以上,我們參觀了溪口鎮的壹些主要景點。接下來,我們去了姜木墓路,它主要包括石牌坊、過路亭(也叫下角亭)、八角亭、祭爐、墓等建築。石牌坊有三門,中門和左側門。因石牌坊中門刻有“姜木墓”二字,故從墓門至墓室統稱為“姜木墓”。從石牌坊到墓室,建在山坡上,是壹條夾在壹片松林之間的8米長的鵝卵石路。進石牌坊約300米,有壹過路亭,形似古代文人的方巾帽。據說蔣介石回鄉祭母,所以在這裏下了轎子,被稱為“下轎亭”。蔣介石每次掃墓,都是在這裏下轎子,走上去表示孝順。在亭子上方200米左右,途中有***12問平房墓。

陸祠庵墓

陸慈安墓。建於1923,改建於1930,改為11排屋。基隆主室有四塊石碑。正面正面是孫中山《祭蔣夫人書》,譚(譚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所書,背面是蔣介石口述、於右任先生所寫的《蔣夫人略》;左右是“哭母文”和“慰司令姜文”;汪精衛()為蔣阿姨的這幅畫像題詞。

正殿右側是蔣介石掃墓時住過的小屋。從這裏可以感覺到蔣介石當時在國民黨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左邊壹套兩居室,是蔣介石回老家掃墓或野外休息的永久場所。1936年2月Xi事變後,他在這裏度過了110多天,是時間最長的壹次。右邊的兩個房間是招待親戚朋友的。附屬建築被用作守墓人居住、烹飪和吃飯的地方。作為壹個孝子,蔣介石給母親建的墳呢?好了,上到168米就能看清楚了。

蔣母墓

這是姜母親的墓。姜的母親於6月1921去世,妳可能會說:太普通了。其實這裏有很多。此墓為石砌,上方扇形擋石上刻有“範足式”二字,蘊含女中楷模、楷模之意。在下面的墓碑上,孫中山先生題寫了“蔣母之墓”。兩邊的對聯是“災難與仁慈,那天再固執也來不及了;做了叛逆的兒子後,我對事業恨之入骨。“白臺刻有風竹圖,以示女墓,生於諸葛村。該墓朝北,為蔣介石之父墓(桃坑山)。那為什麽蔣介石的父母不葬在壹起?蔣介石的母親去世時,蔣介石的身價已經很高了。當時蔣介石正在與廣東軍閥陳炯明作戰,是粵軍前敵總司令。姜的母親是其父第三間房的第二任妻子,其父死後立碑時,無法刻上王姓的位置。此外,在分割遺產時,蔣的母親與蔣介石的哥哥蔣潔卿有矛盾。所以他臨死前請求蔣介石不要把她埋在他父親的墳墓裏。於是蔣介石在母親去世時為她選擇了另壹個基地,並在兩座墳墓上都留了壹個洞。

參觀完蔣母墓,有的遊客可能會問,蔣介石的父親是誰?妳叫什麽名字?他埋在哪裏?下面詳細介紹壹下:蔣介石的父親名叫蔣,字蘇安,墳墓位於溪口侯馬路北的桃坑山上。蘇安死於1895,墓中有四點。蘇庵葬有原徐和次子二人。這個洞原本是為蔣介石的生母王才武準備的,但因為王堅持要再葬壹次,所以壹直空著。墓碑“蘇安蔣公之墓”是蔣介石在擔任上海陸軍總司令時的上級和好友郭璜所寫。“兩邊別”的對聯,上半部連為“霧靈山抱”,下半部連為“屯溪長流水”。蔣父墳的復原,澄清了《金陵春夢》“只知母不知父”“末見他為父掃墓”之說的謬誤。

參觀完陵墓,我們將去千丈巖。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欣賞張騫瀑布的雄姿,我們將徒步而上。希望妳做好準備。這是禦書亭。玉樹閣位於雪竇寺東南,是“進山第壹入口”。跳過實地考察,簡單而莊重。據宋代雪竇寺方丈文光大師《禦書·應夢名山》記載:幽王年間,的趙幀在“八極桌”裏夢遊,醒來時“欲行天下之事”。雪竇山以“雙流奇效,珠美樹美”和“默契聖心”為特色,即派壹名內勤人員,為拯救壹件被盜被捐物品——沈香木雕山,開辟壹條新路。此後;雪竇山和寺廟的名字都是時不時取的。南宋淳祐五年(1245)冬,宋理宗趙陶追書《名山應夢》。次年四月,施樂建亭,亭中置“應夢名山”四字,為文光山師所記。供觀賞,現存亭子為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雪鬥寺僧人重修,1981年5月大修。禦書亭成了雷鬥山的第壹景。

金京池

再有就是金井池,在雪竇寺西南、東、西兩條小溪和水的交匯處。宋十壹年(公元1184),智簡雪竇寺住持在此挖池築堤。半年後就成型了。“池塘深八尺,長四百三十尺,半寬”,並在上面建了壹座橋,以控制甘樟巖的瀑布。南宋詩人張將其命名為“金井池”。這個池塘已經淤塞,變成了稻田。為保證幹掌巖觀瀑用水,政府撥款在1986處重建,開挖1米,池面積約200平方米;修壹條路300米,修其上端的關山大橋,重建橋上的清索閣。金鏡池、觀山橋、清索閣的修復,為千丈巖瀑布增添了優美的環境和氣勢。穿過清索閣,沿著鵝卵石路走,可以看到眼前是壹片平地,大概有四五十畝,是山頂的平地。如果不是坐車繞山而來,我們絕不會覺得會在600米高的山頂上。我們去看看甘樟巖吧,它被譽為“浙東名瀑”。所謂“千尺”,雖然誇張,但也有186米的落差,水源常年不變。在懸崖上探頭很嚇人。下壹站,去平安飛雪閣,瀑布盡收眼底。

千石瀑布

千丈巖瀑布位於薛鬥寺以南0.5公裏處,以雄偉壯觀著稱於江南。宋真宗曾將其命名為“董哲瀑布”。瀑布落差1.86米,來自東西溪的水。匯聚於金井池,經關山大橋至崖口。雷聲隆隆,傾盆而下,直到它的壹半撞到壹塊突出的巨石。如果灑上雪,就把瀑布分成了兩部分。上層如龍飛,下層如珠簾垂下。陽光照射後,呈現出七色長虹,在各地眾多天然瀑布中獨樹壹幟,觀者嘆為觀止。觀千丈巖瀑布有兩個角度:壹個是崖口對面,古人建有“飛雪亭”供人坐觀;第二,在瀑布底部,古人建有“楊誌橋”和“武磊閣”供人仰視。65438至0986年,政府撥款重建飛雪亭,亭前修建水泥平臺,四周設欄桿,以滿足日益增多的客觀瀑布的需要。楊誌橋和五毛亭也進行了翻新。

蔣介石的別墅——妙高臺

各位,我們要發揚頑強的登山精神,再爬壹段山路,去參觀蔣介石的別墅——妙高臺。妙高臺距離雪竇山景區甘樟巖約500米,山峰突起,將萬山地表截斷,稱為妙高臺,又稱妙高峰,或天柱峰。山頂有壹個平坦的平臺,東西長約13米,是南北長的兩倍。前面是懸崖峭壁,三面飛在空中,面對萬丈深淵,俯瞰雪竇,我只能看到沒有頂峰的平臺。從山腳往上看,只見山頂看不到平臺,這只是雪竇山的景點之壹。海拔396米,氣候涼爽,四周松樹、樟樹、竹子環繞,腳下是巖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據1948重修的《武陵蔣氏宗譜》第六卷記載,蔣介石8歲時“始見妙峰,喜愛之”,“民國十六年蔣公總統於其處建別墅壹座”,自稱“妙塔”。別墅是中式建築,中間三開間兩層,前面有天井,大門塗成黑色。入口兩側有平房,頂部有陽臺,有水泥走廊連接,後面有三間平房,用墻連成壹個整體,建築面積436平方米。刻有蔣介石手跡的門道“苗”仍掛在樓前。房子右側有兩個亭子,大門外有壹個平臺,平臺上的巖石右側凸出壹個光滑的正方形,可容納壹人。被稱為“郡坐石”。妙高臺在“文革”中被拆除。1986重建修復,但正門入口處的石塔被改放在中間。這座石塔是清末民初雪竇寺住持石齊和尚的寶塔。因為蔣介石很尊重他,所以在建高臺的時候就把它搬走了,每次都來這裏祭拜。

薛鬥寺

女士們,先生們,參觀完妙高臺後,我們直奔下壹個景點雪竇寺。雪竇寺是雪竇山景區的垂釣中心,歷史悠久,聞名中外。據雪鬥寺記載,金代有倪潔廬山為頂佛,名為瀑布院。此遺址重建於唐會昌元年(841)。在末年(859),它毀於攻擊。鹹通三年(867)重修,改名“瀑布觀音寺”。景福元年(892年),常通禪師來寺主持工程,寺內擴建至黃昆1300畝,成為十方寺。鹹豐二年(999),宋真宗趙恒慈賜寺額“雷都聖山寺”。紹興二十七年(1157),被火燒,隆興元年(1163)重建。南宋寧宗任時,評定天下寺院等級,雪竇寺為“天下十大禪寺之壹”。宋代,從太祖開始,雪竇山有四階。感激不盡。明至元二十五年和崇禎末年兩次被毀,清順治年間重建。“文革”期間,雷鬥寺再次被毀。1986 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開始重建。重建的大雄寶殿高23.7米,寬380.7米,深29.3米,大木架、大磚砌,氣勢恢宏。1988 10 21、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參觀寺廟,建議將雪竇寺建成獨具特色的彌勒道場。根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出版的《佛教大辭典》中“四大名山”的詞條,“有主張嘉豐雪鬥彌勒道場為五大名山。”彌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出生於奉化,出家於奉化侯麟寺。死後葬於城北關山(今金平)的中塔寺。1990 13年6月,彌勒寺在原天王廟舊址上建成。寺廟建築面積745.53平方米,高15.9米,寬28.7米,深23.2米。彌勒殿建成後,將重修山門、方丈殿、佛經樓、鐘樓。另外,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看到的雪都寺,恢復了“文革”前的樣子。對了,我想問妳壹個問題。雪竇寺為什麽這麽有聲望?雪竇寺最著名的對聯是什麽?雪鬥寺有個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化身,而彌勒佛又是中國各寺廟中的第壹佛像,所以雪竇寺才這麽有威望。對聯是“時時笑的人,笑遍天下;大肚子可以容納天下難事。逛完雷鬥寺,轉到後廳,見兩樹,乃南將軍也。

“Xi事件”的地點

說到震驚中外的“Xi事件”,大多數人都知道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壯舉。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們可以從這兩棵樹上領略歷史風雲和將軍們的功績。張學良將軍種下的四棵槐樹,有兩棵至今健在,枝繁葉茂,直指藍天。見樹如見人,張學良將軍的氣勢和正氣似乎就在眼前。

“Xi事件”後,蔣介石回溪口養病,張學良將軍被囚禁在雪竇寺。蔣介石親自規定了張學良的活動範圍:東邊不能出鎮口,西邊出曹娥江,有人跟著他到溪口調度憲兵到其他地方。他還派了壹個學者去給張雪薇講四書五經。張情緒低落時,便打靶放鞭炮,栽花栽樹,在雪竇山水間巖種了紫玉蘭、法國梧桐,在雪竇寺種了四棵楠木。長大後只剩下兩株,當地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南將軍”。

無獨有偶,雪鬥寺正門右側有壹座高澇橋(現改名龍珠橋),橋旁有壹座古松。據解釋,隆慶五年(1571),奉化縣官欲砍樹,翰林代勛曾作詩壹首,請求留下。因此,當地人稱這種古松為“翰林松”。《南將軍》和《翰林歌》雖然屬於不同時期不同時代的不同境遇,但都是值得人們稱道的。

為了讓您更好地了解Xi事件和張學良將軍的功績,我們來參觀中國旅行社吧。中國旅行社位於雪竇寺西側,建築面積438平方米。6月建成開業,1934,隸屬上海中旅。有六間客房。有餐廳,旅遊旺季雪竇寺廂房有100張行軍床接待旅客。1937 65438+10月,房子被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使用,稱為“張學良先生招待所”。張學良帶著他的副官、奶媽和軍統特務隊長住在這裏,30多名特務成員和壹個連的憲兵駐紮在雪都寺監視。張學良在這裏關了八九個月。今年中秋節,木廚房失火,所有的房子都被燒毀。在雪竇寺呆了幾天,張學良被轉移到安徽黃山。1987年5月,政府撥款照原樣重建,1988建成對外開放,並展示張學良的功績和照片。

韓竹林

女士們,先生們,請註意雪竇寺前的壹片珠林。這裏有壹個傳說,有壹個像珍珠和松樹壹樣高聳入雲的圓丘,被稱為珍珠林。群峰環繞,鳥語如九龍抓珍珠。森林中原有個毛婷,名叫朱婷,1941年被日軍燒毀。相傳,寒竹林是晚唐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墓地。唐朝第四年(公元884年),黃巢的侄子林炎向朝廷投降,黃巢兵敗被俘於泰山狼虎谷。林炎不忍殺叔,殺了壹個長得像窩的,窩出家逃了。南宋《歸心雜識》:“張留西京,在僧中認識黃巢,後居思明雪鬥山,即雪鬥禪師也。”後人的詩《黃巢墓賦》指的就是這件事:“三十年前,芳草飛,鐵衣穿破。”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壹起去參觀“隱塘三瀑”。位於學鬥廟西北約1.5km處,東屯與板溪鄉交界處。建水從東橋村流下,形成上隱池、中隱池、下隱池三個瀑布。上隱池以隱患見長,中隱池以華美取勝,下隱池精彩獨特。

上音潭,位於東橋站西南角,從懸崖通向神潭216的石階。陡壁上深深地塑著9塊苔蘚斑塊,松樹在石縫中挺立。山溝底部有碧水深潭,南面有壹座混凝土平橋。瀑布沿懸崖而下,高約49米,呈線形,聲音洪亮。擡頭看欄桿,水濺在衣服上,沁人心脾。潭背崖的龍王廟,最早是建的。相傳北宋禦橘年間(1049至1054),朝廷將其留在此處,以拋金龍玉於池中祈雨抗旱,故歷代稱之為龍潭。現在有小水電站了。上音潭下遊約500米處的中音潭,濃蔭覆蓋,溪水中橫躺著巨石。瀑布從巨石上呈橫幅狀俯沖而下,水沫隨風飛濺,如霧如雨,充滿山谷野趣。

下銀灘,距離中陰灘大約500米。有巨石,寬9至12米,旁有石筍,高20至24米,稱為書案峰。峰底中空,半掩水池,仍是水上豪宅。瀑布斜倚在池邊,仰視如彩雲。集峰、洞、潭、溪於壹處,景色獨特。胡行知《潛塘下》詩:“百尺銀浪掛石蠅,青崖紫巖蓋。四點打雷,六月冷。”目前,由於蘭壩小水電站建設,風景受損。

徐與石瀑

女士們,先生們,徐福巖瀑布值得壹遊。徐福巖在東嶴鄉支嶴村雪鬥寺西北7.5公裏處,巖石峭壁重重,山頂海拔476米,瀑布落差242米。崖口伸出壹塊巨石,相傳仙人騎著鬼慢慢升天,故名。遠遠望去,巨石像壹只石猴倚天鞠躬,所以又叫巨厚巖。宋·寶卿《四智明》記載,崖上刻有“巨厚巖”三個大字,可能是唐人所刻。這面新刻下“徐鬼濺雪”四個大字。巖石邊緣有許多植物和樹木,懸崖頂部很寬,有洞穴和橋梁。o:山溝裏的水清澈潔白,來自猶豫嶺,穿過山谷,穿過森林。至今,它沿著山崖奔湧,大雨過後,聲如驚雷,震動山谷。俯瞰懸崖,萬丈深淵,JL,冰寒壹栗。崖下白霧蒸騰,珠飛玉舞,下有水潭,枝頭擊水,雄偉壯觀。宋代奉化人王說:“壹崖在天,古人曾說不死;鬼飛紅局,淩,鶴背姚看紫煙。”20世紀30年代,修建了壹條從懸崖頂部到底部的山路。20世紀60年代後,電影《難忘的戰鬥》和《人類的黎明》在此拍攝。1991年,政府撥款新建蜿蜒的鵝卵石道路、扶手、涼亭、接待樓、階梯。

亭下湖

女士們,先生們,如果我們有時間,我們還可以參觀夏婷湖。夏婷湖位於柯溪河上遊,雪竇山南緣,距溪口鎮6公裏。這是壹個被群山環繞的大型人工湖。微山大壩位於八區高屯和夏婷村之間,湖面面積5.9平方公裏,庫容6543.8+0.53億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6倍。

夏婷湖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奇峰怪谷,山嵐的水色構成了許多不同而有趣的湖光山色。同時空氣清新,水質優良,魚產果,森林資源豐富。大壩建成於1983,湖岸沿山蜿蜒,全長20公裏。湖中的景點正在開發中。遊客可以在湖上劃船、釣魚、野餐和在戶外睡覺。主要景點有平湖高壩、會溪九曲、鮑魚臥波、金龜探水、方道春影等。

溪口彌勒佛景區

奉化,素有“彌勒聖地”之稱,自宋代以來被佛教界壹致認定為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的故鄉。據史料記載,佛教徒的法名因比奉化長汀村長而得名“長汀子”,後人傳為彌勒佛化身。出家後,佛教徒經常來到風景秀麗的雪竇山,與雪竇寺結下了深厚的歷史淵源。彌勒道場雪鬥古寺在南宋時期被稱為“天下禪宗十大寺”之壹。

65438-0984年,雪竇山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推薦為佛教五大名山之壹。1999年,奉化市提出了建設露天彌勒佛的設想。2005年9月,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在雪竇寺修建露天彌勒佛像。據悉,這是國務院宗教事務新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國家宗教局批準的第壹座大型露天宗教造像。5438年6月+2006年2月,雪竇山露天彌勒佛奠基正式奠基,定名為“人間彌勒佛”。如今,壹尊以中國布袋和尚為原型的56.74米高的青銅露天彌勒佛已經落成。它坐在雪竇山乳頭的肚子裏,微笑著,被世界各地的信徒膜拜。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坐式露天青銅彌勒佛像。佛像基座上的四個大字“人間彌勒佛”是由臺灣省僧人星雲大師題寫的。擴建後的奉化彌勒佛景區位於海拔369米的溪口雪竇寺後山山坡上,規劃面積52公頃,由中、東、西三軸和六大功能區組成。中軸線是大佛的主要景點。主景區中軸線從南入口到大佛650米,高差55米。沿軸線有10多處景點,如八功德水廣場、定慧橋、大山門、渝北亭、建築面積1288平方米的摩尼殿、宏偉的銅塔、露天彌勒銅像等。萬歲雕像左下八角七層水晶塔,右下萬年亭。大佛基座內有65,438+0,200人講堂,彌勒文化博物館,Kutokuhayashi碑墻。從講堂上去,可以直奔佛祖蓮花跪拜佛腳,下到地宮,忽明忽暗。明故宮可供遊客參觀,隱宮藏有法寶。東軸為大佛副景區,西軸為原雪鬥寺建築。主景區內有露天彌勒佛和六個功能區,即佛的核心區、佛的崇拜區、彌勒佛雕塑區、文物展覽區、休閑修身區、旅遊購物區等。,動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