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很多亊情根本無法解釋清楚。不要難過,挺起身來,去坦然面對,因為路,不壹定是直的;不要抱怨,淡然沈靜,去真誠處置,因為人,不壹定永遠是對的;好比學習上,要敢於提出質疑。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梳理歸納的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0年 八年級 上冊必備古詩文默寫
野望 王績1.詩中點明時間、地點和事件,並表現詩人百無聊賴的仿徨 心情的 句子 是: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詩中運用對偶手法描寫傍晚時分,遙望山野,滿目濃濃秋意的對偶句(寫景句)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3.詩中以動寫靜,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與寧靜,也寫出了放牧和打獵的人各自遂願而歸的句子是: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4.詩中引用 典故 ,追古懷傷,在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表現詩人身處亂世,前途無望,孤獨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黃鶴樓 崔顥1.詩中記述神話 傳說 ,抒發詩人對於歲月流逝、世事滄桑的感慨的句子是: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2.崔顥用對偶手法描寫在黃鶴樓上所見之景的句子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3.詩中情景交融,抒發了遊子悲苦的思鄉之情的句子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詩中直抒胸臆,表現鄉愁的句子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使至塞上 王維1.詩中敘述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的句子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2.詩中不僅顯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地把自己孤寂、惆悵、抑郁情緒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3.詩中通過寫景來交代行蹤,暗示詩人因為受到排擠而內心激憤、抑郁之情的句子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4.詩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壹幅塞外奇特雄渾壯美景象,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5.詩中表現了邊塞將士緊張的戰鬥生活,也暗示出戰事頻繁的句子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李白1.詩中點明出發地、目的地的句子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2.詩中化靜為動,表現雄渾開闊意境的句子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3.詩中表達了奇特大膽的想象這壹特點的句子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4.詩中借故鄉之水的深情厚誼,表達對故鄉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5.詩中用比喻手法描寫楚地江水澄澈、水霧彌漫的句子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1.詩中借鶯燕的活動來傳達春天來臨的信息並表達自己喜悅之情的句子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詩中通過花草來體現西湖早春生機勃勃(運用擬人,化靜為動)的句子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3.詩中表達詩人為早春勝景所吸引流連忘返的句子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4.詩中寫出詩人觀景的處所,寫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庭中有奇樹 《古詩十九首》1.詩中描寫葉綠花盛的春日佳景的句子是: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2.詩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詩歌的主旨,表現對遠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3.詩中抒寫女子執花在手,無法相贈的愁苦的句子是: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4.詩中表達主人公無可奈何、自我寬慰,點明全詩主題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龜雖壽 曹操1.作者用比喻的 方法 ,以神龜和騰蛇為喻,極言人的壽命有限,慨嘆生命苦短(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句子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2.詩中最能體現詩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達詩人年老而壯誌猶存)的句子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3.詩中表現詩人雖近暮年,仍然老當益壯、雄心不減的句子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4.作者認為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順其自然,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壽,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的句子是: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贈從弟(其二) 劉楨1.詩中以山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的句子(描寫風狂的反復句)是: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2.詩中集中贊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雕的句子是: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3.詩中贊美松柏耐寒不雕、堅貞不變的品性,勉勵從弟在惡劣環境中要正氣凜然的句子(主旨句)是: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曹植1.詩中突出邊海人民生存環境惡劣的句子是: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2.詩中描述海邊的人民在荒野草叢林木中生活,表現詩人對下層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3.詩中寫出了邊海人民衣不遮體、粗俗艱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4.詩中通過狐貍、兔子的側面描寫,反襯出邊海人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民的恐懼與淒楚的句子是: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飲酒(其五) 陶淵明1.詩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幹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句子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2.詩中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句子(主旨句)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3.詩中表現詩人俯仰之間悠然自得,與自然融為壹體(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誌向,其中表現他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句子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詩中描繪傍晚時分山中美麗景色的句子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詩中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 杜甫1.詩中寫國都淪陷,山河依舊,春天來臨卻雜草叢生,且表現長安春日滿目淒涼,傳達出詩人憂國傷時之情的句子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詩中承上啟下,表明詩人移情於物,感時傷別,春天的花開、鳥鳴引發詩人的憂國和思親之情(運用擬人手法抒發傷感之情)的句子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詩中寫戰火連綿,久盼家音,抒發千古以來戰爭中人們***同感受的名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詩中悲哀國破家亡、傷感離亂之痛,表現詩人愛國、念家的美好情操,且能夠表現詩人憂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雁門太守行 李賀1.詩中運用比喻、誇張手法,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描寫城內將士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詩中“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兩句把激戰中的邊塞風光寫得很壯美。
3.詩中“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兩句描寫的顯然是潛師夜襲,壹場苦戰。“易水”二字使人聯想起戰國時刺客荊軻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4.“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臺相傳是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燕昭王渴望賢才,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奇才。詩人借用這個典故,既與戰爭的地點相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守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的稱頌。
赤壁 杜牧1.詩中借古物興感慨的句子是: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2.詩中運用議論手法隱含詩人獨特的見解,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情緒,以小見大,借二喬的命運反映赤壁之戰重大影響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詩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詩人誇大東風的作用,借古諷今,告誡統治者不要寄希望於僥幸)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漁家傲 李清照1.詞中展現了壹幅遼闊、壯美的海天壹色圖卷,形成壹種渾茫無際的境界,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的句子是: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2.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紮的苦悶不滿的句子是: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3.詞中“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兩句表達了詞人決心像大鵬壹樣乘風高飛,樂觀地尋求幸福的理想與願望,也是本詞的主旨句。
4.詞中運用屈原《離騷》的詩句典故,意境壯闊、想象豐富、充滿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句子是: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浣溪沙 晏殊1.詞中追憶難忘歡聚,感嘆流光易逝的句子是: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2.詞中說明季節的變換、年華的交替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句子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3.詞人由景觸情,由自然規律的變遷更替,透露出對美好景物及難以忘懷情事的流連,流露出對光陰流逝的無限惆悵的句子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采桑子 歐陽修1.詞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繪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的句子是: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2.詞中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壹趟悠閑之旅平添了壹個興奮點的句子是: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相見歡 朱敦儒1.詞中象征南宋的國勢日漸衰微,並為全詞奠定蒼涼感傷的情感基調的句子是:萬裏夕陽垂地大江流。
2.描寫詞人回憶中原淪陷、士族南逃往事,抒發了對國土恐難收復的擔憂、無奈、沈痛之情的句子是: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
3.詞中表現了作者渴望早日收復中原、還於舊都的強烈願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的句子是: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如夢令 李清照1.詞中追憶郊遊地點、時間及由於景色迷人而忘了歸路的句子是: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2.翠綠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紅的荷花給人以涼爽幽靜、清香撲鼻的感覺,詩人楊萬裏贊其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詞人李清照卻在《如夢令》中嗟嘆:“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3.詞中寫回舟迷路的句子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三峽 酈道元1.文中寫山連綿不斷的句子是: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文中寫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文中寫夏季水勢兇險的句子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寫夏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4.文中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文中烘托三峽秋景淒涼的句子是: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6.文中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1.文中統領全文,充當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來***談。
2.文中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表現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3.文中講究色彩搭配,表現壹年之美,呈現出壹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4.文中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壹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1.文中以凝練的筆墨,點染出壹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庭院月下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文中表露作者復雜而又曠達心境的句子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與朱元思書 吳均1.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2.文中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喻、誇張)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句子是: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4.文中表達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贊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5.文中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誌趣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富貴不能移 《孟子·滕文公下》1.文中“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和“此之謂大丈夫”兩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壹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富貴不能淫》中與這句話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1.文中闡述在思想上經受磨煉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誌”;在生活上經受磨煉的句子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在行動上經受磨煉的句子是“行拂亂其所為”。文中闡述了經歷磨煉後產生的結果是“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文中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經受磨煉的好處,其中從反面揭示國家滅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3.孟子對治理國家提出的論斷是: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愚公移山 《列子·湯問》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3.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文中表現愚公移山艱苦的句子是:寒暑易節,始壹反焉。
2020年八年級下冊必備古詩文默寫
關雎 《詩經·周南》1.全詩的綱目,統攝全詩的句子或表現小夥子壹般都喜歡美麗而賢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詩中最能體現全詩的精神,抒發求之不得的憂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3.詩中最能表達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4.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詩中描寫青年男子對美貌少女表達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5.《關雎》中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男子對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難眠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6.《關雎》中的男子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聯想;“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抒寫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抒寫了求而得之的美好願望和喜悅心情。
蒹葭 《詩經·秦風》1. 成語 “秋水伊人”源於《蒹葭》中的詩句: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2.詩中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淒清氣氛,烘托惆悵心情的句子是:“蒹葭蒼蒼, 白露 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詩中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句子是:“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4.詩中表現男主人公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句子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詩中於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淒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逢入京使 岑參1.詩中寫詩人由於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句子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2.詩中運用誇張手法傳達惜別深情(表達詩人對家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句子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3.詩中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的句子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式微 《詩經·邶風》
詩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子衿 《詩經·鄭風》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麽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寫出了其相思縈懷之情。
2.“壹日不見,如三月兮!”的內心獨白,則通過誇張的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詩人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3.詩中運用假設語氣、讓步的姿態做出強烈反問的兩句是:“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1.詩中表達詩人送別友人時曠達胸懷和真摯友情的句子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詩中在敘將別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別之意,為下文抒情奠定基調的句子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3.詩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句子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詩中表明不要因為離別而 傷感的句子 是: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1.詩中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壯闊氣勢的句子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2.詩中隱喻詩人想做官而沒有途徑,希望有人引薦,積極出仕的句子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詩中表達詩人渴望出仕而無人引薦的句子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1.詩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2.詩中寫詩人無可奈何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3.詩中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沈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淒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詩中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5.詩中表現“我”衰老困窘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6.表現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願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的句子(全詩的主旨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7.詩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句子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賣炭翁 白居易
1.詩中描寫賣炭翁飽經風霜、孤苦伶仃的勞動者形象的句子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2.詩中描繪賣炭翁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3.詩中表明賣炭翁貧困的句子是: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4.詩中揭露了宮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紅紗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1.破山寺後禪院環境幽靜深遠,正如常建詩中所寫: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詩中有兩句詩各含壹個成語,這兩句詩是:“曲徑通幽處”“萬籟此都寂”。
3.詩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寫出了環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啟示。
4.詩中寫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心靈愈發沈靜的句子是: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送友人 李白
1.詩中交代送別地點及環境的句子是: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2.詩中借馬的蕭蕭長鳴,表現友人不忍離去的句子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詩中比喻友人離家遠遊,行蹤難定的句子是: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4.詩中借比喻的修辭手法來表達詩人與友人難舍難分之情的句子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1.“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營造了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
2.“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詞人被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
3.“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是直寫詞人孤寂的心境。 蔔算子·詠梅 陸遊
1.詞中通過驛站、斷橋、黃昏、風雨等意象,營造落寞淒清意境的句子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2.詞中表現梅花高潔傲岸的句子是: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3.詞人借寫梅花雕落的情景來表達自己至死不變的愛國之心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桃花源記 陶淵明
1.文中描寫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文中從環境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文中從心情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是: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4.文中從穿著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是: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5.文中寫桃花源人的精神狀態的句子是: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6.文中寫桃花源社會風尚的句子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7.文中寫桃花源人對漁人熱情的句子是:“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桃花源人“皆嘆惋”的原因(寫桃花源人與世隔絕時間長的句子)是: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小石潭記 柳宗元
1.文中從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文中描寫潭上多姿的樹蔓的句子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文中寫潭中遊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句子是: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4.文中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句子是: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遊,面對如此美景,遭貶而遊歷於此處的柳宗元卻感到“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北冥有魚 《莊子·內篇·逍遙遊》
1.文中描繪鯤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幻莫測的句子是: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
2.莊周用比喻的手法來描述鯤鵬奮飛時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3.文中描繪鯤鵬奮飛時激起的水花達三千裏,奮飛直上九萬裏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來也並非逍遙,因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
4.作者舉現實生活中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將徙”作類比的句子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面對高遠蔚藍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如果大鵬鳥飛到九萬裏的高空向下看會是什麽樣呢?會不會也像我們看天空壹樣呢?文中對天空的顏色成因進行了探尋,並發出了疑問的句子是: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雖有佳肴 《禮記·學記》1.文中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類比“至道”,說明實踐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教學相長”指教和學相互促進,出自《禮記·學記》中的句子是: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大道之行也 《禮記·禮運》
1.文中可以為現在政府任用人才、營造社會風氣所借鑒的句子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文中意思與之相近的句子是: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3.“大道”的內涵是實行民主體制,***同管理公***事務。用文中的話說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4.“大同社會”是各盡所能。用文中的話說是: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5.“大同社會”實行各取所需。用文中的話說是: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6.“大同社會”安定和平。用文中的話說是: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7.“是謂大同”是全文的總括句。 馬說 韓愈
1.本文的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2.本文的主旨(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馬也!
3.具體寫千裏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4.千裏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
5.羅丹曾說:“世界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聯想到文中的壹句話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020年八年級全冊必備古詩文默寫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語文上全冊必背古詩文匯編
★ 2020中考語文必考50篇古詩文默寫
★ 2020語文近10年中考古詩詞填空試題整理
★ 2020屆高考必背64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匯總
★ 2020年中考語文名句默寫
★ 期末專項復習:古詩文默寫(八年級下冊)
★ 初三復習語文古詩默寫大全
★ 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復習
★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重點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全部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