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生僻字註音
旄 (máo) ? 褎 (yòu)
譯文
葛藤攀援旄山上,枝節蔓延密又長。我遠行的小情郎,為何還不回家鄉?
為何在外久滯留?心上情人定另有。為何在外那麽久?想必是這個理由。
狐裘外衣多蓬松,壹去東歸不見蹤。那遠行的小情郎,寒夜我無人陪同。
鳴叫聲音脆又清,黃鸝鳥兒真可伶。我遠行的情哥哥,充耳不聞思戀情。
品析
這是壹首描述妻子對遠在外地行役的丈夫的思戀之情的詩歌。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批評衛國君臣不救黎侯的詩。
從詩歌“狐裘蒙戎”來看,詩中妻子的丈夫應該地位不低,但是在戰爭頻亂的年代,王公貴族,也由不得他們去安然享受、怡然自得,也要四處奔波,為國為民,忍受痛苦。
詩歌細致地描述了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通看全篇,似乎沒有壹個字是在表述思念,而詩的妙處也即在此。詩歌以旄山的葛藤,暗喻妻子內心的思念,密密麻麻攀援成長,思念也在心裏蔓延開來,黃鸝清脆婉轉的鳴叫,則又暗示時間又過了壹年,依然不見丈夫歸來的蹤影,內心的思念又增壹層。痛苦的相思,使她不禁產生了畸形的聯想,想著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所以不回家,是不是已經把自己忘了,所以不顧及自己的相思情。而這種畸形的聯想,卻也符合人心的情感流程。
以物比相思,以物喻想念。歷經千萬年,閉上眼睛,恍惚那個苦苦思念丈夫的女子,就在眼前,如身臨其境。真正是:相思相望不相親,薄情轉是多情累!
原創聲明
? 本文由 詩經情話 原創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