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和散文是最早形成的兩種文體。
資料擴展:
詩歌,是壹種抒情言誌的文學體裁。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壹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毛詩·大序》記載:“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壹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2022年,中國詩歌學會命名清遠為中國第壹個“中國生態詩歌之城”。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壹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誌,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它的特點是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散文,漢語詞匯,拼音是sǎn wén。壹指文采煥發;二指猶行文;三指文體名。隨著時代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