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吐露芳香
那是遍地有簇簇紫丁香,
高山霜嵐繚繞
那是覆蓋著爛漫的野花,
椴樹上繁星密布
那是盛開了朱紅的花朵。
藍色、白色、
還有金黃色的花朵,
在青青的草地上搖曳
就像大海上歡鬧的波濤。
那陣陣襲人的薰香呵!
真比聖香還要甘美
溫暖而令人顫抖,
濃郁得中人欲醉,
哪怕是不信上帝的異教徒
也貪婪地吸進這泥土的芳馨。
生活,生活,
快快樂樂地生活!
盡情享受這美好的人生
把生命的花瓣統統張開
讓我們看到
它們是何等嬌艷動人!
讓鮮花的芳香
還有太陽的溫暖
來解除我們的饑渴
使我們如癡似醉、無比快活。
那麽,請問:
要是死神降臨,
要是天上的彩虹墜落到人間,
這又怎麽辦?
鮮花畢竟盛開過壹次,
太陽卻壹直光芒燦爛,
把天堂的熾熱而偉大的愛
筆直射進鮮花的花蕊,
筆直射進它的生命核心,
——鮮花還會再盛開!
(斯文 譯)
賞析
瓦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最著名的詩人,也是芬蘭自由體詩歌的先驅者,因而在芬蘭詩壇上曾經獨步壹時,並且對戰後芬蘭詩歌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她曾經學習過花卉描繪,因而她的詩作往往色彩鮮艷,充滿鳥語花香,有時還帶有濃厚的異國情調。
詩歌的第壹節,作者接連運用幾個排比句式,向我們展示了壹派生機盎然、色彩斑斕的世界。詩人選擇了幾個典型意象,泥土、高山、椴樹和花朵,這些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顯示出壹副欣欣向榮的氣象,紫丁香開遍大地,花團錦簇,在花香的包圍下,泥土仿佛也吐露出迷人的芳香,高山為何會霜嵐繚繞呢?因為有無數爛漫的野花覆蓋,那盛開的野花就像是陣陣氤氳,景色迷人,而椴樹上盛開的朱紅的花朵,也將椴樹裝飾成了繁星密布,這些都緊扣詩題,完全是壹派“鮮花盛開的土地”。而接下來的幾個色彩的並列,更加突出了這景色的迷人和秀麗。除上面剛剛提及的朱紅外,作者似乎意猶未盡,藍色、白色和金黃色,各種顏色的花朵***同在“青青的草地上搖曳”,掀起了壹陣陣歡樂的海洋,那起伏的花朵,“就像大海上歡鬧的波濤”。第壹節不僅構築了壹個動態的立體空間,而且在這個空間裏,色彩斑斕,鳥語花香,愜意怡人,也寄托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節是在第壹節詩歌繪景基礎上的延續。有花必有香,何況,還有那麽多各色斑斕的花朵呢,這裏的世界是花的世界,這裏的世界也是香的海洋。除了壹陣陣傳來的紫丁香花香之外,其他各色花朵也各自釋放出自己的香味,不斷傳來的薰香溫暖而濃郁,那溫暖會令人顫抖,濃郁會使人沈醉,即使是不信上帝的異教徒,也無法抵擋這溫暖而濃烈的香味,貪婪地吸進這泥土的芳馨。作者既從正面描繪了香味的甘美、溫暖和濃郁,也從側面用異教徒也無法抵擋的香味來烘托那香味的強烈,壹正壹反,從而進壹步渲染了環境,突出了主題。
第三節,作者從對自然環境的描寫和由衷地贊嘆中,回到了現實生活中來,轉而謳歌生活和人生的美好。詩人瓦拉在壹些早期作品中,如詩集《遠方的花園》(1924)、《藍色的大門》(1926)和《渡口》(1930),感情澎湃,熱情奔放。這裏,她贊頌光明、溫暖和象征著美好生活的花朵和薰香,她用激昂的語調告訴人們,要“生活,生活,/快快樂樂地生活!/盡情享受這美好的人生”。生命是何等的珍貴,生活又是何等的美好,到處充滿了燦爛的陽光和嬌艷的鮮花,那還等什麽呢?盡情地投入到她的懷抱中去吧,盡情地享受吧,不要辜負這美好的壹切,當妳徜徉在這壹切當中的時候,妳就會感覺“如癡似醉、無比快活”。詩人在詩歌中散發出來的火熱的情感,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出自壹位生長在荒僻寒冷的北國地區的女教師之手。
第四節:“那麽,請問: /要是死神降臨,/要是天上的彩虹墜落到人間,/這又怎麽辦?”詩人重視鮮花和色彩,但是詩人從來就不是壹個單純美化環境的花匠,在她的抒情詩中歷來就包含著自我審視和尊重生活,在她後期色彩暗淡的詩歌中亦是如此。她不是壹個政治詩人,不是壹位壹邊倒的詩人,過度強烈的情感往往會陷入偏執的境地,不管妳說這是壹種退縮也好,壹種折中也好,壹種辯證也好。詩人在接下來的壹節裏,來了壹個陡然的轉折,把詩的歡樂、激昂、美好的氣氛強行拉到了谷底,這個180度的轉變形成了壹種強烈的沖突和不適。死神降臨、彩虹墜落,這是兩個淒厲的景象,完全與前面四個詩節營造的氛圍相反,似乎有不顧壹切的決心把剛剛苦心營造的氛圍打破。在給讀者以陌生化感受的同時,作者又留下了壹個設問:“這又怎麽辦?”設問留下了懸念。
詩人接著又用詩的形象語言,明確回答了剛才的問題。是啊,生活中總不會是壹帆風順、毫無挫折、十全十美的,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鮮花盛開定會枯萎,不可能壹直保持盛放的姿態,但“鮮花畢竟盛開過壹次”,只要有壹次盛開的體驗,體會到了生命的美好和鮮活,此生足矣。何況,太陽還會“壹直光芒燦爛”的,即使是死神降臨、彩虹墜落,也永遠不要喪失希望、喪失信心和前進的動力,因為“鮮花還會再盛開”!如果說,前壹節給讀者的感覺是壹下子從雲端跌落下來,重重地摔到地面,經歷了火與冰的二重世界的話,那麽,詩的最後壹節,又重新把美、希望、光明和前途註入讀者的心房中去了。因為鮮花開過之後還會再開。
(周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