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春雪》是怎樣的壹首詩歌?

《春雪》是怎樣的壹首詩歌?

既為詠雪,又須切中春字,故先從春天的感受落筆。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然而白雪卻不肯就此離去,它還要穿庭落樹地和春天逗個趣。

詩人借鑒岑參《白雪歌》之意,擬雪為花,又進壹步擬雪為人,說雪都嫌春天來得太遲了,因而要為人們裝點出壹些春花春意。詩中洋溢著壹種北方人在冬去春來時節的喜悅之情,這大概是嶺南人所難以體會到的。

此詩當與八年後所作《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參讀。 白雪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壹片飛花,只因為它等不住春天的到來了。

《春雪》-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獨具風采,是韓愈小詩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歷正月初壹,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壹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

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單純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詩人為二月剛見草芽而吃驚、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而驚喜。

內心的感情是: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初驚”寫出“見草芽”時的情態,極其傳神。“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然而這種淡淡的情緒藏在詩句背後,顯得十分含蘊。

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從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華”,壹抑;後句“初見草芽”,壹揚,跌宕騰挪,波瀾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