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白洋澱紀事》摘抄加賞析有哪些?

《白洋澱紀事》摘抄加賞析有哪些?

壹、摘抄:“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裏,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裏,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裏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裏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麽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賞析:“敵人”“炮樓”,點明了環境的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裏”,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澱水的晶瑩明澈,星星倒映在澱水裏,隨著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因而給人以“要滴落下來”的幻覺。

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多麽令人賞心悅目啊!可是,敵人侵占著我們的大片國土,在這美麗的葦塘四周,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視著這片革命根據地。白天,這裏壹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裏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

字裏行間,流露出多麽鮮明的愛憎感情!接下去,寫“葦子還是那麽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澱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裏頑強生存的姿態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誌和力量。這段景物描寫很富於生活實感,把讀者引到壹個特定的環境和氣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後邊故事的鋪墊,藝術上融情入景,寄寓著作者深沈的情懷。

二、摘抄:“這是冀中區的女孩子們,大的不過十五,小的才十三。她們在家鄉的道路上行軍,眼望著天邊的北鬥。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粱曬米。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來。她們長大成人了。”

賞析:把女孩子們的逐漸成長描述得多麽富有生活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詩意盎然地暗喻著時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於“眼望著天邊的北鬥”,所以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北鬥”,既是實在的景物,因為是在敵人的封鎖下,所以多半是夜行軍,但同時,它又是壹種暗喻:黨的光輝的指引。

三、摘抄:“人好像寄生在葦裏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裏穿來穿去”

賞析:這樣壹句簡單的描述就真實還原出白洋澱人們生活的特色,同時也不乏生動性和形象性,把人比作鳥兒既真切自然,又貼切形象。

擴展資料: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

荷花澱派,以孫犁為代表的壹個當代文學的流派。選自《白洋澱紀事》,與《荷花澱》是姊妹篇,是“白洋澱紀事之壹”,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

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壹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澱的壹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澱盛開的荷花壹樣,美麗燦爛。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鬥。

百度百科:蘆花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