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原詩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註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尋句:當時吳國曾於江中鎖以鐵鏈,王浚用大火炬將它燒斷。千尋:古時八尺曰尋,這裏只是形容其長。

3、降幡:降旗。

4、石頭: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吳孫權時所築,唐武德時廢。

5、四海為家:意即天下統壹。

6、故壘: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來的戰爭遺跡。

韻譯: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

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沈江底,

壹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

高山依舊枕著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壹家過著太平日子,

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壹

公元824(長慶四年),劉禹錫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乘舟東下,途經西塞山,即景抒懷寫下了這首詩。本詩層次十分清晰,前四句為述古,後四句為懷今。

個人認為,在古詩尤其是在律詩、絕句中抒情、寫景、議論均不難,最難的是敘事,因為完整的敘事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過程,而在詩中字數、句數、平仄、韻腳等卻都要受到嚴格的限制。

公元280年,晉武帝命王濬率領以高大戰船(樓船)能成的水軍討伐東吳,最終取得勝利,消滅了吳政權。這本是壹個復雜的歷史事件,而詩人僅用了短短的四句,便描述得十分到位,這除了要對史實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詩人具有極高的文字駕馭能力。

首聯中作者指出了伐吳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發點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戰,他建造了極具威懾力的“樓船”,這是他取勝的關鍵之壹。“王氣”則指吳政權,與“樓船”相對應,指出西晉的軍事力量的強大直接導致了吳政權的滅亡。此二句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下”與“收”二字,“下”字很容易讓想到西晉軍隊的勢如破竹,而“收”本已寫出吳軍的孱弱無力,再用“黯然”修飾,更讓人想到吳主孫皓的昏庸無能。

頷聯詩人對作戰過程進行了描繪,而在詩中,這種描繪必然是截取最有代表性的“鏡頭”。吳主孫皓本想憑借長江天塹,阻攔西晉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他在江中暗置鐵錐,並以千尋(古代八尺為壹尋)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可高枕無憂,哪承想王濬以大筏沖走鐵錐,用大火燒斷鐵鏈,孫皓處心積慮、耗財費力營造的防線瞬間便化為烏有,西晉大軍兵臨城下,吳主孫皓也只是在金陵(金陵又稱石頭城)城頭舉出降旗。句中“千尋鐵鎖沈”與“壹片降幡出”不僅對仗工整、對比鮮明,而且在戰爭過程中最具典型性。

頸聯中詩人指出無論是勢力強大、勝者為王的晉軍,還是軟弱無能、敗者為寇的吳軍,都無法阻擋歷史車輪的前進而成過眼雲煙。詩人看蒼山依舊,其下江水自流,逝者如斯,追古思今,怎不心生傷感?

尾聯中 “故壘”在這裏指位於西塞山前六朝時的軍事堡壘,它們早已成斷壁殘垣,荒廢於秋風蘆荻之中,成為六朝覆滅、分裂失敗的象征。而詩人寫作此詩時,大唐雖是江山壹統,但割據勢力卻重新擡頭,詩人是在以史為鑒,給他們和統治者敲響警鐘。“四海為家日”歷來有兩種解釋,壹種說法是指唐朝雖然經歷了“安史之亂”,但當時,卻已是四海壹家、江山壹統。另壹種說法解釋為詩人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外放,便四海為家、四處漂泊。筆者以為,兩種說法均有壹定道理,但卻更傾向於第二種說法,因為這樣解釋,尾聯中的兩句的意思承接更加流暢,後四句的感情基調更加壹致,也更能說明忠臣不得誌必將導致政權的衰亡的道理。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二

公元長慶四年(824),劉禹錫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乘舟東下,途經西塞山,即景抒懷寫下了這首《西塞山懷古》詩。

這是壹首七言律詩。“西塞山”六朝時著名的軍事要塞。“王濬”晉宜州刺史。據相關資料記載,王濬奉命伐吳,造大船,以木為城,起樓,每樓可容二千人。

首聯“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黯然”陰暗的樣子。詩人首先展示出了壹幅壯闊的歷史畫卷。當時伐吳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發點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戰,王濬建造了極具威懾力的“樓船”。在公元280年,晉武帝命王濬率領以高大戰船(樓船)討伐東吳,最終取得勝利。這裏的“王氣”古人迷信望氣之術,認為帝王所在地有“王氣”,國亡了,帝王之氣也黯然而收。“金陵王氣”指吳政權。這裏表明了西晉的軍事力量的強大直接導致了吳政權的.滅亡。詩句中的“下”字,表明了西晉軍隊的勢如破竹,而“收”字表明了吳軍的衰弱無力,再用“黯然”修飾,把吳主孫皓的昏庸無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頷聯“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降幡”投降時打的白旗。“石頭”即石頭城。據記載,王濬伐吳,攻下石頭城,吳主孫皓親自到營門投降。詩人對作戰過程進行了描繪。吳主孫皓本想憑借長江天塹,阻攔西晉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他在江中暗置鐵錐,並以千尋(古代八尺為壹尋)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可高枕無憂,而王濬以火燒毀了鐵鏈,而西晉大軍兵臨城下,吳主孫皓也只是在金陵(金陵又稱石頭城)城頭舉出降旗。這裏,詩人以豪邁的筆觸追述歷史,說明天險、人力都無法挽救腐朽統治者亡國的命運,這既是歷史的教訓,也為下聯抒發感情做了鋪墊。

頸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長江。在此,詩人從東吳滅亡想到了繼東吳之後,同樣以金陵為都城的東晉、宋、齊、梁、陳諸朝的相繼破滅,表明了無論是勢力強大、勝者為王的晉軍,還是軟弱無能、敗者為寇的吳軍,都無法阻擋歷史車輪的前進,壹切都會成為過眼雲煙。其中“依舊”表明了沒有什麽改變,什麽都依然如故。特別是壹個“枕”字,不但以動寫靜,賦予山河以生命,而且表現出山河依舊的狀況。因而,詩人看蒼山依舊,其下江水自流,逝者如斯,追古思今,因而不由得產生傷感之情。

尾聯“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中,“四海為家日”是指唐朝雖然經歷了“安史之亂”,但當時,卻已是四海壹家、江山壹統。“故壘”在這裏指位於西塞山前六朝時的軍事堡壘。這裏是說,如今是是四海升平天下統壹,而那些早已廢除的古時的營壘依然存在,它們早已成斷壁殘垣,靜靜地呆在蕭瑟秋風搖蕩的蘆荻之中。這殘破荒涼的遺跡,不但是六朝覆滅的見證,也是分裂失敗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為家日”,江山統壹的結果。在此,詩人把今昔對比,含蓄地表明了對現實的看法,現在大唐雖是江山壹統,但實際上藩鎮割據勢力卻重新擡頭。詩人以史為鑒,不但給藩鎮勢力提出警告,而且給唐統治者敲響警鐘。

這首詩歌的藝術性很強,無論在語言上或者結構上都表現出壹定的審美特點。下面擇其主要談談。

壹、借古喻今,情感真摯

詩歌的前半首“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這裏主要是寫歷史,轟轟烈烈的英雄業績與冷落荒涼的江防陳跡,古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半首“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這裏是感嘆現在。詩人聯想到當時中唐時期雖然在形式上維持著統壹局面,但藩鎮割據嚴重,詩人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感慨讀者自然可以感受到的。

二、情景交融,諧和統壹

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觸景生情”,“景為情生”的及其在相互

關系中所含蓄蘊藉的審美效果。因此,在詩歌中,景是為情服務的,景為情感的抒發營造了和諧的審美氛圍。在《西塞山懷古》中,奔流在秋色裏的江水,搖動在寒風中的蘆荻,渲染了蒼涼、悲壯的氣氛,而這種氛圍恰與詩人借古傷今之情和諧地統壹起來,並起了映襯、烘托的作用,從而使整個詩歌產生了感人的力量。

三、結構嚴謹,表意深刻

詩歌從內容上說,前半部分敘述歷史實事由概括到具體,後半部分描寫景物由整體到局部。從整個詩歌的結構來看,符合詩歌結構的起承轉合的要求。第壹聯“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是起,寫歷史事件。第二聯“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是承上的事件並展示了歷史事件的具體情況。第三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是轉,進入對事件的感嘆。尾聯“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是合,把歷史與現實結合,並發出感嘆。詩歌的結構是多麽的嚴謹,由懷古到傷今,層層深入,很好地表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感。

《西塞山懷古》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劉禹錫於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所作。是年,劉禹錫由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刺史調任和州(治今安徽和縣)刺史,在沿江東下赴任的途中,經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感嘆歷史興亡的詩。

《西塞山懷古》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壹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壹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壹。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