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章哈的形成年代,目前還無法準確確定,只能從傣文古籍和民間傳說中有關章哈起源的資料裏,做出大概的判斷和分析。
傣文論著《哇雷麻約甘哈傣》(即《論傣族詩歌》)說,傣族祖先從吃栗子、果子時期,走向吃麂子和馬鹿肉的時期,在手腳不停地揀栗子、果子吃的時候,往往會遇到腳手被刺傷從樹上掉下來,或者從懸崖上滾下致死等情況,受到這樣的挫折和不幸時,就會發出呻吟、哀鳴和哭聲;……打死了老虎或馬鹿,大家就高高興興,笑啊笑,跳啊跳的,不住地叫喊:真得的多啊,夠我們飽飽吃,啾!啾!啾!天長日久,這種悲哀或歡樂的情調,自然地成了人們的口頭流傳語,逐漸演變成了歌。這個時期就是零星歌謠的時代,還沒有押韻,沒有格律,純屬心喜則唱,滿意則歌,音調像鳥啄木,像石頭滾坡,像果子落在野藤上。這與傣族群眾有傣族就有傣歌,有傣歌就有章哈的說法基本相同。但是,這個時期的章哈,與後來社會分工形成的半職業性的章哈,明顯是有差別的。
當傣族先民人采集、狩獵的流動生活逐漸轉為定居耕種時期,滴水或歌調和章哈與嘎蘭多鳥的傳說,說明章哈的產生,與生產勞動、居住環境等方面有著密切聯系。
關於章哈產生的確切年代,有許多種說法。傣族民間傳說距現在兩千五百年前,有個叫'瑪哈戛宰雅納聽'的人,就把佛經編成了唱詞。又傳說帕雅拉吾狩獵來到西雙版納,有壹次打得壹只金馬鹿,他把鹿肉分給大家壹起吃。於是,大家歡欣鼓舞,舞得好的成了'章凡'唱得好的就成了'章哈
從傣族的傳說及其它有關資料來考證,傣族章哈大約產生於公元6世紀至8世紀之間。第壹階段是傣族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由於社會分工的結果和群眾的需要,在群眾中孕育和培養了章哈。第二階段是15世紀初,傣族群眾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之前,傣族民間已形成了章哈習俗。第三階段是15世紀上半葉以後,從民間已有章哈的習俗向半職業化歌手轉化。第四階段是15世紀中期以後,地方政權與神權結合,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民間歌手被納入領主法規管轄範圍,章哈上升為社會制度的壹環。第五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章哈和其他勞動者壹道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人,成為新時代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