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安塞腰鼓信息

安塞腰鼓信息

起源

黃土地腰鼓

安塞腰鼓的形成和發展與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密不可分。安塞位於陜西省延安地區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蜿蜒流經境內,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是抵禦外敵入侵的邊防要塞之壹。據當地人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守軍士兵視為與劍、槍、弓箭壹樣不可或缺的裝備。遇敵突襲,擊鼓報警,發信息;兩軍交戰,以鼓助威;戰鬥勝利後,士卒擊鼓慶祝。隨著時間的推移,腰鼓逐漸從軍事用途發展成為當地人民祈求神靈、祝願豐收和慶祝春節的民間舞蹈,從而使腰鼓更具群眾性。但在鼓樂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了部分秦漢將士的英氣。

發展

安塞腰鼓(4件)

1981年,人們在毗鄰安塞縣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壹處名為“墓崩”的山坡上發現了壹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兩件形制和人物造型相同的腰鼓畫像磚,均為成型後燒制而成。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為宋代創造。畫像磚上塑造的鼓手,腰鼓細,側身,頭向左後方擡起,左腳著地,右腿踏出,雙手高高低低,揮動木槌擊鼓;左邊壹人是鈸門環,用腳跳起來,吸著左腿,看著左邊,雙手放在胸前打鈸。打鼓的人,赤膊上陣,穿著燈籠褲,腰間系著絲帶,飄到前面和底部。特別是鼓手的動作和形象,與今天安塞腰鼓的“馬步踢正步”第四拍和“前進”第二拍頗為相似。腰鼓畫像磚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展示了宋代陜北腰鼓表演,為研究陜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而翔實的文物。

65438年至0942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新秧歌運動發展了安塞腰鼓這壹古老的民間藝術,成為億萬軍民慶祝勝利和解放的象征。也被稱為“勝利腰鼓”,傳遍了全中國,進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歷史。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全國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表演,安塞馮家營村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藝術團傳授腰鼓技藝。安塞腰鼓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青年學生節演出後,獲得特別獎,蜚聲海內外。

腰鼓是廣泛流傳於陜北地區,尤其是延安安塞縣、榆林恒山、米脂等地的漢族傳統鼓舞形式,是陜西最具影響力的漢族民間舞蹈之壹。安塞腰鼓起源於榆林橫山。明朝後期,由於饑荒和農民起義,安塞地廣人稀,安塞人從玉林恒山遷來,帶到安塞。安塞腰鼓是漢族特有的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塞腰鼓的獨特魅力在黃土地上掀起了狂飆,香港在中國各地展現了風采,舉世矚目。豪放粗獷的動作和矯健的舞姿,充分體現了陜北高原人民淳樸、勇敢、有力的性格和品格。安塞腰鼓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獲得了首屆中國民間舞大賽最高榮譽獎。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2009年國慶典禮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也曾赴日本、德國等國演出。[1]

陜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壹些主要地區,幾乎每個村莊都有鼓隊,每個家庭都有鼓手。並且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正是由於其流傳時間長、範圍廣、參與人數多,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態節奏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就是其中的代表。[2]

安塞腰鼓歷史悠久。最初是古代軍隊用來提高軍隊士氣,傳遞信息的。這裏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相當密集的鼓點,強勁的步伐,變換的戰位,雄壯的吶喊,都表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在世界上非常有名。

社會評價和展示

2012《為人民歌唱》大型文藝晚會的開場節目是享譽海內外,來自革命聖地延安的安塞腰鼓。[3]

安塞腰鼓,號稱“天下第壹鼓”,歷史悠久。革命時期被稱為“勝利的腰鼓”。革命根據地的人民在歡迎毛主席和工農紅軍,慶祝勝利的時候,跳起了雄壯的腰鼓。改革開放之初的1990北京亞運會上,安塞腰鼓表演成為開幕式上的壹大亮點,至今為人稱道。安塞腰鼓見證了中國的時代變遷,是紀念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為人民歌唱》的開場節目..[4]

安塞腰鼓

安塞位於陜北。相傳古時候,安塞守衛邊疆的士兵,打仗時用腰鼓歡呼,勝利後用腰鼓慶祝。隨著時間的推移,腰鼓逐漸成為壹種娛樂,特別是在節日期間,人們用演奏腰鼓來慶祝豐收,增添節日氣氛。安塞腰鼓參與者壹般為男性。有兩種形式。壹種是路鼓,即邊走邊打,壹種是地鼓,在廣場、舞臺、指定地點進行。鼓手頭戴羊巾,腰系紅絲帶,腰上系鼓,雙手持槌。伴隨著大鼓、鑼、銅鈸、嗩吶,它們左右跳躍,生機勃勃,展現著黃土高原的熱情,這是力量的凝聚和爆發。[5]

安塞腰鼓起源於戰爭或祭祀,後演變為漢族的壹種民間娛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可以幾個人打,也可以幾千人打,非常壯觀。安塞腰鼓是安塞三大奇跡之壹。1996年,安塞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