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繁盛壹時的隋朝
1、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了政權,建立隋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滅掉南朝最後壹個朝代陳,南北重歸統壹。
2、隋文帝統治期間,隋朝經濟繁榮,在長安、洛陽壹帶建立起了許多儲存糧食、布匹的大倉庫。
3、隋煬帝時開鑿了壹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開鑿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裏,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鞏固了國家統壹的局面。
第2課 貞觀之治
1、隋朝與秦朝很像,只有兩位皇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統治後期,實行暴政,最終導致隋末農民起義,隋王朝瓦解。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淵,都城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3、唐高祖退位後傳為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貞觀,他在位期間,采取了許多鞏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註重吸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②重視發展生產,輕徭薄賦;③註意“戒奢從簡”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4、“房謀杜斷”指的是唐太宗時期重用的兩位宰相:房玄齡、杜如晦。當時最著名的諫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壹面鏡子。
5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國號為周,在位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壹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這句話的意思是:統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這句話表明了人民群眾力量的強大。
第3課 開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年號開元,在他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統治跟唐太宗的相似點有:善於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重視農業生產,註意節儉等。
3、唐朝的經濟繁榮表現在:(壹)農業方面:①水利事業發達;②耕作技術和栽培方法的進步;③新植物品種的出現(有新蔬菜品種和茶葉。唐朝時,飲茶之風全國範圍盛行,江南成為種植水稻和茶葉的重要產地)④生產工具的改進——曲轅犁和筒車。(二)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發達;②陶瓷業發達(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三)商業方面:商業繁榮,大都市有長安、洛陽、廣州、揚州。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壹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的產生:①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②隋煬帝設進士科,科舉制誕生
2、科舉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③唐玄宗將詩賦作為進士科的主要內容。
3、科舉制對隋唐的影響: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③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第5課 和同為壹家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松贊幹布統壹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8世紀初,唐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壹家”。
3、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其首領被唐玄宗封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回鶻。
4、7世紀末,靺鞨族的壹支粟末靺鞨統壹各部,建立起政權,後唐玄宗在那裏設州,以其首領為都督,封渤海郡王。
5、六詔居民是彜族和白族的祖先。後來南詔統壹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6、唐太宗為什麽受到各少數民族的尊重?
答:他實行的開明的少數民族政策,不分貴賤,平等對待,因此受到各族擁戴。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都稱中國人為“唐人”。
2、“天竺”指今印度半島;“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島;“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兩國交往非常頻繁。日本為了學習我們唐朝先進的文化,派遣了許多使者來到中國,這些使者被稱為“遣唐使”。
4、唐玄宗時,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傳播唐朝文化,為中日兩國的友好和文化傳播作出重大的貢獻。
5、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來往頻繁。新羅盛世以後,派遣世界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6、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高僧玄奘西遊取經,並寫成《大唐西域記》。
第7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壹)
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壹。唐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詩仙)、杜甫(詩聖)、白居易。李白的詩歌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他被成為詩仙。杜甫的詩歌深刻反映,被後人稱為“詩史”,代表作是“三吏”“三別”他被稱為“詩聖”。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秦中吟》、《新樂府》,諷喻社會,同情人民是這類詩的代表作。
第8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
1、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的當推顏真卿和柳公權。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顏真卿,他自創“顏體”代表作:《顏氏家廟碑》。柳公權自創“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後人把他們並稱為“顏筋柳骨”。
2、隋唐時期,繪畫藝術高度發展,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大量出現。影響較大的有唐朝的閻立本和吳道子。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代表作是《歷代帝王像》和《步輦圖》。吳道子開創寫意畫先河,被後世稱為“畫聖”,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圖》。
3、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其中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裏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畫,其內容主要是宣揚佛教,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壹。
4、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並加以創新,呈現盛世特色。主要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陣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