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告別宴會的詩句

關於告別宴會的詩句

1.宴會離別詩詞名句

1、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2、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3、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4、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曰不見兮,思之如狂。

5、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6、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7、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8、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0、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1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2、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3、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14、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1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16、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1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18、相思壹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19、壹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20、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1、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

22、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

23、雲山萬裏別,天地壹身孤。——陸蒼培

2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

25、壹曲離歌兩行淚,不知何地再逢君。——韋莊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27、相逢方壹笑,相送還成泣。——王維

28、系情外柳絲長,隔花人遠天涯近。——吳承恩

29、惜別傷離方寸亂。——李清照

30、我自只如當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黃庭堅

2.關於宴會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 漢無名氏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壹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

臨江仙·贈丁玲 毛澤東

壁上紅旗飄落照,

西風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壹時新。

洞中開宴會,

招待出牢人。

纖筆壹枝誰與似?

三千毛瑟精兵。

陣圖開向隴山東。

昨日文小姐,

今日武將軍。

宣清 柳永

殘月朦朧,小宴闌珊,歸來輕寒凜凜。背銀〔钅工〕、孤

館乍眠,擁重衾、醉魄猶

噤。永漏頻傳,前歡已去,離愁壹枕。暗尋思、舊追遊,

神京風物如錦。

念擲果朋儕,絕纓宴會,當時曾痛飲。命舞燕翩翻,歌珠

貫串,向玳筵前,盡是神

仙流品,至更闌、疏狂轉甚。更相將、鳳幃鴛寢。玉釵亂

橫,任散盡高陽,這歡娛

、甚時重恁。

3.關於告別的古詩

送兄 七歲女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不作壹行飛。這首詩表達小作者送別哥哥時依戀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雲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別處的路亭周圍,樹葉紛紛飄落,氣氛蕭索。令人感嘆的是人不能跟大雁壹樣,雁行能壹起飛向遠方,而此時我們兄妹卻不能同去遠地。

詩中寫景的氣氛與離別時的心情相應,兄妹不忍分離與雁行齊飛相對照,顯得自然,真摯。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青翠的山巒橫在外城的北面,靜靜的白水繞城東潺潺流過。

在此地壹分別,就像蓬草隨風飛轉,萬裏遠行。妳像天上的浮雲飄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樣對妳依依不舍。

我們在馬上相互揮手告別,那馬兒也不願分離而禁不住蕭蕭長鳴。這首詩像壹幅油畫,人情美與自然美交織在壹起,有聲有色。

全詩豁達樂觀,情意深切。別董大 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北國千裏,滿天的陰雲使白日顯得昏昏暗暗,北風吹來,大雁在分飛的雪花裏朝南方飛去。不要憂愁前面路上沒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誰不認識您呢?前兩句寫的北國風光,所繪之景烘托出詩人送別董大時的失意心情,後兩句則對友人進行安慰與鼓勵,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壹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贈別詩。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當年荊軻在這裏告別燕太子丹入秦刺殺秦王,臨行時,壯士慷慨激昂,怒發沖冠。如今古代的壯士早已死去,但這裏的水還是像當年壹樣冰冷。

這首詩與壹般的送別詩的那種傷感情緒不同,詩人對古代壯士的追懷,似乎在激勵友人也要學習荊軻去幹壹番事業。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分別的時候,分明是多情的,總覺得難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無情。

別宴上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不成。宴席上的蠟燭好像也理解我們的惜別之心,替我們垂淚點點滴滴壹直到天明。

詩人借物抒情,表達了與友人分別時那難舍難分的深沈而真摯的感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

首先是佩服其人品。這有《贈孟浩然》可證: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詩歌藝術。

孟作《遊精思觀回王白雲在後》:出谷未停午 到家日已昏 回瞻下山路 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 佇立待夫君 寫自己凝情望著“下山路”,所見所聞壹樁壹件地在眼前和耳邊飄過,在心底則漾起種種的情感波瀾,無非是要傳達出對那位落伍朋友的關切。那種癡癡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

李白那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正是靈活運用這壹手法的出色的匯報演出。至於前兩句,西辭的是“黃鶴樓”,東下的是“揚州”,都帶著“迷花不事君”的瀟灑,作為客體的孟浩然之神躍然紙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躍然紙上了。

這首詩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沒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給孟浩然壹個人的。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 益 十年離亂後 長大壹重逢 問姓驚初見 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 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幾重 事態原是這樣:李益與表弟邂逅於旅途,問姓稱名才相認,皆大驚喜。

但如果按照這個次序來寫,詩情洶湧處就被平庸的敘述掩蓋了。詩人把“十年離亂後,長大壹重逢”放在前頭,反映著他自己被觸動之深,也更能喚起讀者悲憫人生苦難的心思。

“問姓”兩句非常細膩:初見而“驚”,實際心中已經有個揣測,於是去“問”對方姓名——我們要是把這壹聯作互文句來看,當時那種“請教臺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而當對方壹說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詳著表弟勾起串串回憶。

其後竟日長談,親情濃濃的,時光飛逝,會少離多,讀者自會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灌註其中,為之驚喜,為之嘆息。然而樂事還來不及充分高揚,詩人的心卻早已被次日的離別折磨了。

他凝想著來日的巴陵道上,依舊是孤身壹人,過了壹山又壹山,壹山放出壹山攔,就未免沮喪得很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闕輔三秦 烽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沾巾 唐代士大夫階級其實都以能“致君堯舜上”、作“帝王師”為人生最高價值的實現。

因此,他們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這首詩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這種“戀京情結”,故而對送別處的長安城依依不舍,而向將要赴任的方向壹望,就覺得特別的風煙迷漫。

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別點明自己“同是宦遊人”,等待著自己的也許同樣是外放的命運。命運既然相同,那就心有靈犀,什麽悲哀都能分擔了。

然而初唐士子畢竟有樂觀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擺脫悲切切的情調,喊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言壯語。我們仿佛看到他堅定地把手壹揮,就把前面的萬縷愁思通通斬斷。

這首詩的起承轉合是最規範的。壹、二句點出送別之地,三、四句承接著傳達離別之愁,五、六。

4.宴會離別詩詞名句

1、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2、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3、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4、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曰不見兮,思之如狂。

5、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6、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7、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8、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10、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1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12、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3、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14、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1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16、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1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18、相思壹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19、壹寸相思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20、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21、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22、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陸龜蒙23、雲山萬裏別,天地壹身孤。——陸蒼培2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25、壹曲離歌兩行淚,不知何地再逢君。——韋莊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27、相逢方壹笑,相送還成泣。——王維28、系情外柳絲長,隔花人遠天涯近。

——吳承恩29、惜別傷離方寸亂。——李清照30、我自只如當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黃庭堅。

5.描寫宴會的詩句

《古詩十九首》

年代: 漢 作者: 漢無名氏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壹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

《瑤臺月》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嚴風凜冽,萬木凍,園林肅靜如洗。寒梅占早,爭先暗吐香蕊。逞素容、探暖欺寒,遍妝點、亭臺佳致。通壹氣,超群卉。值臘後,雪清麗。開筵***賞,南枝宴會。好折贈、東君驛使。把嶺頭信息遠寄。遇詩朋酒侶,尊前吟綴。且優遊,對景歡娛,更莫厭、陶陶沈醉。羌管怨,瓊花綴。結子用調鼎餌。將軍止渴,思得此味。

6.關於告別的詩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駱賓王《於易水送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賦得古原草送別》)

蘇慕遮

·列女仁智圖

幾多憂,

幾多愁,

幾多淚水,

只往心裏流,

壹夜未眠君知否?

明早又要,

送君到村頭。

曾經問,

何所求?

語重心長,

勸君莫遠遊。

夜闌獨上最高樓,

四面寒風,

壹人苦等候。

天仙子

·客使圖

當年雄心曾萬丈,

獨自流浪到遠方。

分手時候莫悲傷。

夕陽下,

話桑滄,

奈何兩眼淚汪汪?

雲外誰把山歌唱?

歌聲帶我入夢鄉。

雖然相隔千萬裏,

天不老,

地不荒,

今宵***此明月光。

虞美人

相逢欲訴心頭語,都被風吹去.金雞啼唱古陽關,恰似窗前花語,淚斑斑

無情不似多情苦,更與何人訴?可憐離去太匆匆,縱有靈犀壹點,也難通

箜篌曲

·松亭會友圖

風吹桃花落,

新亭思舊約。

雖千言萬語,

難訴說。

心潮澎湃似汪洋,

激蕩著,

魂與魄。

天上白雲過,

人間情難舍。

多少年,

不曾忘卻。

多少風雨多少愛,

燃燒著,

情與火。

楚山欲雨圖

舉杯風雨中,

人去樓空。

可嘆茫茫楚河水,

依舊只流東。

我借天上天公筆,

寫君慘淡人生。

記當時:

只有楚山客,

憤世嫉俗,

難改初衷。

欲訴萬種情,

石破天驚。

天下人落天下魄,

獨做寥寥寒星。

喋血黃昏空喋血,

不見舊日雄風。

看今日:

空有淩雲誌,

棄我而去,

何太匆匆?

離別

渺渺細雨徑巷深

與君邂逅互傾心

今日離散揮雨淚

此情再訴與誰聽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感謝: 魔幻

7.與告別有關的詩句

舉例如下:

送別詩隋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

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別董大[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8.關於告別的詩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