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詩是壹首富於哲理的詩,闡發了詩人的人生態度。詩中的哲理來自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因而寫得酣暢淋漓,有著壹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因而述理、明誌、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詩中?老驥伏櫪?四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內蘊著壹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猶有?終為?兩個詞組顯得沈著。而?老驥?以下四句,壹改?及時行樂?的糜風,語氣轉為激昂,使這位?自強不息?的蓋世英豪的形象躍然紙上。
教學設想:
關於曹操,學生們並不陌生,因為在此之前剛學過曹操的另壹首詩《觀滄海》。因此學習本課要從舊有的知識入手,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和關註,同時也把各個獨立的知識點串連起來,更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形成規律性的東西。
教學目標:
1.鞏固有關古典詩歌的知識;
2.鑒賞古典詩歌的語言、表達技巧,把握古典詩歌作品的形象、思想內容;
3.在感受藝術美的同時,接受人生價值教育。
教學重點:
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把握詩詞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把握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對詩人、詩作的影響,把握詩歌所體現的思想內涵與社會內涵。
課堂教學實錄:
師:上課!
生:問好!
師:請同學們回憶下我們學過的曹操的詩作。
生齊答:《觀滄海》
師:誰能起來有感情的背誦?
生:紛紛舉手。
師:好,我們齊背吧。
生:齊背《觀滄海》
師:同學們,背得不錯,現在我們來學習《龜雖壽》。
師:妳知道曹操有多少?
生:字孟德,我國漢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師:範讀。
生:讀兩遍。
師:指生讀。
師:指生不足,指導註意節奏緩慢
師:好多了,以後繼續練習。
師:這首詩第壹句起句就不凡。寫了滕蛇、神龜,為什麽寫哪?
生:四人壹組討論 ,回答
師:明確:為了表明作者的人生態度,萬物的生和滅都受客觀規律的支配,即使滕蛇、神龜也不例外。
師:這裏,作者也是覺得人生很短,覺得人生不夠用。那幹什麽時候不夠。
生:做大事。
師:壹般文人墨客寫到此處,可能倡導什麽思想?
生:及時行樂。
師: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憂來明日愁。
生:個別作喝酒狀。
師:妳可別學,否則妳以後就像鄭智化的《水手》中所唱的?總是靠壹點酒精的麻醉才能夠睡去,總是莫名其妙的感到壹陣的空虛?。曹操作品的風格突然在這兒轉向了。大家聽我朗讀,註意到我這裏語氣的變化沒有?
生:註意到了。
師:為什麽呢?大家可以參照註釋理解 。
師:?烈士?是什麽意思?
生:有遠大抱負的人。
師:大家把這幾句讀壹下。(學生朗讀)
師:我再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參照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四句的意思。
生: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 滕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裏馬伏在馬棚裏,它的雄心壯誌仍然是壹日馳騁千裏。有遠大誌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師:回答得很好!這種觀點我比較贊成,人難免壹死,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沈,在有限的生命裏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師:好。其實大家已經明確前四句意思了,哪後三句什麽意思哪?請同學們思考、討論。
師:有答案的同學舉手。
師:指生答,明確: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師:曹操的認識很到位,壹個人的生命雖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完全聽從上天的安排,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師:本詩具有積極的意義,現在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背下來。
聲:背詩。
師:提問背誦。
師:本詩是怎麽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述理、明誌、抒情?請找出來短語詞組作具體分析。
生:神龜、滕蛇、年老的千裏馬、烈士
師:咱在整體看這首詩,作者開篇之後便感嘆人生苦短,這是壹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無法避免的是年老。我壹直以為,中國缺少老的教育,但是,面對年老,每壹個人的想法與感情都不壹樣。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覺得死在眼前,朝聞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則覺得塵歸塵,土歸土。不同人對待年老的作法是不壹樣的,那麽曹操,他對待年老,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業未就,他想到的是用有限的生命發揮無限的價值。
師:其實,人的壹生應是奮鬥的壹生,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大家是否想到壹個問題。這些詩篇的作者很早就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為我們留下了這麽寶貴豐富的遺產,但是為中國歷史下了篇章,他們為自己的生命塗沫的亮色,足以永生。我們應該怎麽做?
生:好好學習,做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師:我曾經說過――做人要?胸有大誌?,但要?鼠目寸光?。在立下妳的誌向之後就別再去想太遠的事情,我們唯壹能做的,就是當妳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告訴自己,我要過好這壹天,晚上臨睡的時候告訴自己,今天我過得很好。好了,今天的課就到這兒,下課
課後反思:
學習此古詩,我堅持?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誦讀直至背誦?的壹貫主張。此詩為二組,先充分朗讀,然後在討論的基礎上,交流經驗、理解詩意,接著再讀,直至背誦。這樣學生在課堂裏真正活躍起來,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參與中獲得最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不足主要是讀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