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二字出自《論語·為政》:“七十而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70多歲後總結自己壹生時說的話。意思是到了70歲的時候,他的道德修養已經到了壹種蛻變的狀態,他會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為所欲為,也就是什麽都不做,什麽都做。
《文廟條例》中沒有從心門這回事。這座大門是時任柳州市委書記陳剛根據柳州文化特色和時代結合而命名的,寓意深遠。“從心之門”取順其自然,不逾矩之意,呼喚和諧有序,人心向善的社會。當今社會的內涵在於,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人的內在需求都要建立在與外部環境的適應與和諧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既是個體社會化和個性化和諧發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心理健康完善的主客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