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在減肥,李清照的生活並不富裕,可以說還很淒慘,跟著丈夫流浪,這種狀況下還需要減肥呢?壹、吃不上,二、不斷的走,不想瘦都難,但根據她在詩詞作品中大量運用“瘦”這個字,似乎可以確定,她也許真的很瘦,並非減肥。
據不完全統計,李清照在她的詩詞作品中,用“瘦”字的句子多達四五十句。如:《鳳凰臺上憶吹簫》: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醉花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點絳唇》: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當然也未必真是如此,因為,詩歌壹般不寫實,而是以“寫意”為主。寫意是詩歌創作的突然特點,也就是說,寫進作品中的形象,壹般不能按實情去理解,只能通過所寫的意象抽象地去賞析,就像“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壹樣,坐船而行,能壹日千裏嗎?這不過是詩人李白覺得順流而下,那船真是快如飛,便誇張地這樣說而已。
那麽,李清照的“瘦”也就未必是身型瘦,但她反反復復地這樣說壹定有原因。
李清照是婉約詞派的代表,有“千古第壹才女”之稱。婚前生活十分優裕,婚後與丈夫趙明誠***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夫妻恩愛,愛情生活其樂融融。自從金人占領中原之後,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
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再加上丈夫趙明誠病逝,這些給她帶來沈重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逃亡途中,行至烏江時,聯想到了在被劉邦四面楚歌的包圍中自刎而死的項羽,便寫下了有名的《夏日絕句》。
李清照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統治者腐朽無能,不思抗金,只顧偏安壹隅,茍且偷生,這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經歷了國破家亡夫喪的李清照,在晚年,還殫精竭慮地編撰了《金石錄》,完成了丈夫生前未竟的遺願。
總結:我們無從壹睹多年背井離鄉的李清照,其身型是否被生活壓得“人比黃花瘦”,但是,從她壹生的經歷與後期作品中不難想象,無依無靠的她,呼告無門的她,貧困憂苦的她,在流徙飄泊中,那顆被煎熬的心已不是“瘦”能夠形容的了。
最後,懷著壹顆殘損得不知成什麽樣子的心,寂寞地死在異鄉江南時是多麽的悲慘,這真如她在《聲聲慢》裏寫的那樣“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