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三衢詩歌筆記(61)·徐璟

三衢詩歌筆記(61)·徐璟

徐璟:生卒不詳,字景玉,常山縣裏擇人,屢薦不售,以歲貢任德清學訓導。生平博學能文,尤長詩賦,為邑侯孔公所推重。

《勸農為邑候孔公作》

民乃邦之本,食為民所天。保民在重農,足食在力田。山城春日陽和動,土脈潛融播嘉種。水耕火耨貴及時,主伯亞旅鹹赴隴。我侯夙駕出東臯,恤民勤苦知民勞。謂爾不耕受之饑,胡勿努力耘而薅。惰者什壹勤者多,我侯顧之歡如何。金錢分出清官俸,賜肉壹豆酒壹螺。壹時父老遍原野,歡笑喧騰聲謳啞。有官此時真可樂,吾儕不耕何為者。

按:邑候孔公,常山知縣孔毓璣。

《勸蠶為邑侯孔公作》

蜀錦不可得,齊紈未易求。嘆息貧家女,布帛身不周。何不為蠶娘,蠶熟當有秋。五月新絲成,可免虛筐羞。織縑與織素,壹任爾心謀。願聽杼柚鳴,軋軋機聲幽。五褲應有望,無衣寧足憂。王後曾親織,命婦有成勞。綠窗況貧女,女紅可無操。不織無服被,不蠶少絲繅。如何山城內,有宅長不毛。縱有二姑把,竊恐蠶欲饕。愚民無長慮,使我勞心忉。柔條須廣植,購以貽爾曹。

《三柏垂陰》

諸葛廟中有古柏,王家又見森喬木。祖德崇高樾蔭長,子孫趨拜冠裳肅。

《東塢春雲》

環抱人家盡好山,遙岑縹緲有無間。春來忽間雲飛出,舒卷無心態自閑。

《西郊秋色》

壹望西郊秋色賒,長川村口好停車。吟詩記得前人句,霜葉紅於二月花。

《雙樟列翠》

喬木何年植,婆娑列翠雙。壹方憑庇護,萬古樟屏杠。帶日扶疏碧,籠煙深淺龐。濃陰終歲綠,秋不冷吳江。

《五峰蜿蜒》

奇峰多怪像,繚繞如縣勢。滴漏承仙掌,浮雲宿石翳。何當結草廬,即此羲皇世。只為入山深,好山圖色麗。

《兩水瀠洄》

山高流亦遠,兩水夾汪洋。浪為穿橋曲,源分繞石長。鐘期憑撫摻,逸少興傳觴。秋至雙紅渡,瀠洄景更長。

《古坑石橋》

古橋何代構,路轉石玲瓏。半派清流處,壹村煙景中。遙凝龍瘠影,近訝虎吼風。似入仙源地,從茲跨玉虹。

《福林晚鐘》

何處來鏜鎝,靜聽古寺鐘。音傳禪性寂,響雜碓聲春。嶺表斜陽曲,渡頭落日濃。暮望雲樹暗,遙隔遠山重。(上源《王氏宗譜》八景圖)

《半閑亭》

山藏萬井裏,亭聳壹峰尖。出岫雲封檻,環門樹作簾。老僧留少憩,閑客許頻瞻。堪羨書顏者,偏能吏隱兼。

《軒峰飛翠》

四圍重疊萬山稠,脈發茲峰特悚眸。八面仰瞻連北鬥,壹方屏障福南州。舉頭早見巒光近,躡足難窮洞壑幽。排闥青來洵可喜,林泉蔔築足優遊。

《古木垂陰》

路紆谷口接雲煙,喬木森森古道邊。十畝柯連陰覆地,千層葉密翠遮天。暗培蘭若菩提樹,巧護樓臺歌舞筵。憇息悠然歸雲懶,婆娑便欲傍林眠。

《蕉塢晴雪》

霏霏塢內雪初晴,遙望蕉林景色清。幾處森森瓊樹燦,壹時朗朗玉山明。好從驢背尋詩句,如在剡溪問友生。聞說峨嵋千尺久,應輸幽壑片時情。

《曲阪春耕》

山中勝事在初春,農事田疇早及辰。處處攜鋤春草細,家家驅犢綠莎新。犁殘山月方知暮,耕破溪雲又向晨。我羨生涯躬稼好,秋來歲取不愁貧。

《東山奇石》

奇石林林狀萬千,峰頭匯聚自何年。玲瓏雅足供懷袖,磊落奚堪借補天。伏虎須防李廣射,駕梁無慮祖龍鞭。莫嫌價遜崐山玉,攻錯還能使玉妍。

《石橋澄碧》

溪流百折出山岡,恰值溁洄架石梁。坐處澄清人可鑒,渡時夷坦步容翔。閑情莫濯滄浪足,勝日宜流曲水觴。咫尺回龍佳境近,雙虹會合射時光。

《象鼻流泉》

曾聞巨獸鼻豐隆,怪石玲瓏狀略同。外曲權奇軀自巧,中空呼吸氣常通。流膏時有津資物,遠賄曾無齒害躬。卻笑歷山耕縱力,何如此處涕洟功。

《洞水噴雲》

洞壑深沈底莫猜,水泉噴薄濺山隈。飄來百斛珠成顆,散去千層雪作堆。疑是激湍奔灩滪,宛同瀑布掛天臺。石門佳氣稱名勝,此景還應美獨推。註:以上為軒峰八景,載於芳村《猷閣湖印徐氏宗譜》。

《猷閣紀遊詞》

名山大川固多異,觀壹邛壹壑,亦擅勝致,猷閣地非通都,姓實巨族,風俗淳龐,至者如入桃源,峰巒秀麗,歷歷如登,雁巖予也,蹤跡重遊,曾過徐氏園林,江山猶識,莫賦蘇公赤壁,遂以為陳跡,因述以記鄙懷,不足怡情,徒資捧腹雲爾。

《滿庭芳·望八面山》

躡屐探幽,摩崖作記,壹生誌在巖阿,籃輿深入,忽到萬山窩,驚覩峰開八面,列屏障,勢壯山河,仰止處,飛來蒼翠,滿目盡煙蘿。迤邐環數裏,遠觀縹緲,近望嵯峨,好振衣千仞,磅礴婆娑,呼吸上通帝座,料咫尺相去無多,擬絕頂,攜將謝眺,詩句朗吟哦。

《石門賦》

維茲定陽,素號神邱,當閩豫之沖會,居吳越之上遊。千巖環峙而競秀,萬壑分布以爭流。繡壤之形相錯,山川之勢紛糾。乃陰陽亭毒,昔埋沒於斷簡;過存神化,今生色於賢侯。黃岡為登臨之選,碑留羊叔;龍山為林壑之美,記述醉翁。球川則控引乎西隅,壹村棠蔭;金川則襟帶乎南郭,滿縣花封。褰帷所至,載筆何窮?邇者出北郭之開陽,渡流水過山岡,逞崇朝之越歷,快半日之翺翔。遇林巒而瞻眺,見邱壑而觀望。明媚目悅,秀麗意移,峰回路轉,風景轉奇。三家五家村落,九裏七裏河堤。恍九疑之莫定,宛具茨之易迷。未到桃源之洞,已經武陵之溪。水窮尾閭,雲起端倪。匹練澄清,虹霓浮動。不波而興,匪濤而湧。隱隱吹噓,遙遙奔送。耳目為驚,心神欲悚。第見有若蒸而若撼者,排空層疊而來,蓋莫測誰何之鼓弄。居民告余曰:進此有洞焉。實噴薄而來,此吾邑所謂石門佳氣者也,子或素聞而未之見乎?於是,躑躅而前,沿流而上,根究所因,諦審厥狀。有山岑嵚參差,如墳崔嵬猶崒,軒臨而蹲。峭壁懸崖,洞辟巨門。谽谺空谷,杳無底根。回旋地軸,消息河源。四時醞釀,乃氣所屯。其為氣也,渾沌在中。滃然而出,霏霏微微。浸以洋溢,於焉浩蕩。彌漫四塞,沖斷山腰。蒙遮路側,凝釋融液。遠近各得,稼穡鮮潤。草木芳澤,極目迷離。數裏厭浥,叆叇何垠,暨訖莫測。其為氣也,則又溶溶漾漾,浮於水濱。汪瀼皓白,洶湧。漫衍溟滓,渙渙沄沄。流飆吹波,結絡遊鱗。日光玉色,澄瀾氤氳。掩映漣漪,錦花成文。汯粼澎湃,迅澓汩淪。千匯萬狀,不可殫論。余睹而詫異者久之,告者曰:吾子蹤跡所及,與夫誦讀所知,亦見寰宇山水有如是非常可喜者乎?且吾子操觚之士,曷不擬諸形容象其物,宜以增斯景之勝?余乃喟然嘆曰:噫嘻,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其朝暮紛紜也,此非巫山抑何似雲?彼其瀼瀼布濩也,此非蒼江抑何似露?若乃披拂晴巒也,疑來神女裊裊煙寰;時而蕩搖水曲也,疑有仙人翩翩霧縠。此豈蜃樓耶?萬戶千門無壹不周。抑或海市耶?車馬人物倏忽而至。吾聞三湘七澤號為巨藪。是雖山谷,吞若雲夢者八九;具區震澤稱為巨浸,是雖邱壑,而廣有三萬六千之頃。又何異乎廣陵之濤有素車白馬之稱,浙江之潮有怪異詭觀之嘆也。告者又曰:是皆然矣。然自吾鄉,有此土田腴生齒繁,風俗和樂,勝於他所。非若嶺之氣為厲於人,故以佳稱。子盍更為我述之?余曰:唯唯,否否。子獨不見夫五陵之佳氣乎?郁郁蔥蔥,無日而匪甄陶乎壹方實為福於通都。川嶽之所鐘靈,篤生豪傑丈夫。若乃懷遠大之思,存曠達之見,必逢聖明,斯為河清必歸禹甸,斯為海晏必遊先天,斯成醴泉必居樂土,斯成甘露嘉祥,所示有開,必先兆在太平,又何疑焉?不然五嶽何日不峙,四瀆何日不流,何以必今日而後嵩呼。聞榮,光浮石門亦何日不見稱於吾邑,又何以必今日而河上稱為神明,城頭同於姑射也歟。甚矣子言之細,而將為士君子之所鄙也。告者聞言愧赧,默默而去。余遂奮轡前征,飄飄有淩雲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