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古代悼亡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哪裏

中國古代悼亡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哪裏

第壹首:《詩經·唐風·葛生》之:百歲之後,歸於其居!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葛生

——詩經·唐風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譯文:

葛生長覆蓋住荊條,蘞蔓生在田野。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居處?

葛生長覆蓋酸棗樹,蘞蔓生在墳頭。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睡眼?

角枕燦爛啊,錦緞被子鮮明啊。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長,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後,到這兒***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長。

只有百年以後,到這兒***同居住!

背景:

這首詩被後人認為是‘悼亡詩之祖’。關於這首《葛生》的主旨,歷代學者多有爭議。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錦衾”為收殮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說。顯然,憑“亡此”、“於域”、“角枕”、“錦衾”、“其居”、“其室”、“獨處”、“獨息”、“獨旦”等詞語證本詩悼亡之旨,是有說服力的。

後世對這首詩評價極高,今人認為本篇“不僅知為悼亡之祖,亦悼亡詩之絕唱也”(朱守亮《詩經評釋》),又認為“後代潘嶽、元稹的悼亡詩傑作”,“不出此詩窠臼”(周蒙、馮宇《詩經百首譯釋》)。就本詩的藝術魅力和對後世悼亡詩歌的創作影響而言,這種評價是當之無愧的。

詩從葛藤寫起,或者正是墳墓之地,觸動情思,兩相分離各自獨處,倍感傷心。詩寫亡人的獨處無人陪伴,正是為了寫活著的人的孤獨無親,從而見出生前的相親相愛,同心同德,以致於發出死後同穴的悲號。詩反復抒寫無法忍受的獨處的時日,都是為了表達當初同處和和諧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國悼亡詩的濫觴,那生死不渝的愛情絕唱,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每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期許。

第二首:《詩經·邶風·綠衣》之: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衣

——詩經·邶風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淒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譯文: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裏子。

心憂傷啊心憂傷,什麽時候才能止!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上衣黃下裳。

心憂傷啊心憂傷,什麽時候才能忘!

綠絲線啊綠絲線,是妳親手來縫制。

我思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

細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風鉆衣襟。

我思亡故的賢妻,實在體貼我的心。

背景:

這首詩同樣被壹些學者認為是中國第壹首‘悼亡詩’,和《葛生》壹樣,其在中國詩歌史上是否歸屬悼亡範疇亦有爭論。舊說謂詩的主旨是衛莊姜傷己,《毛詩序》雲:“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雲:“莊公惑於嬖妾,夫人莊姜賢而失位,故作此詩。”但後世多家註本均點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奉為悼亡詩經典。

這是壹首懷念亡故妻子的詩。睹物思人,是悼亡懷舊中最常見的壹種心理現象。壹個人剛剛從深深的悲痛中擺脫,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東西,便又喚起剛剛處於抑制狀態的興奮點,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這首詩在文學史上有較大的影響。晉潘嶽《悼亡詩》很出名,其實在表現手法上是受《綠衣》影響的。如其第壹首“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寢興何時忘,沈憂日盈積”等,實《綠衣》第壹、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懷》,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雲:“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全由《綠衣》化出。可見此詩在表現手法上實為後代開無限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