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作為壹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壹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麽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

 祖先的搖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

 2.流利地朗讀古詩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難點

 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第壹課時

 (壹) 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大家知道什麽是搖籃嗎? 搖籃是幹什麽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妳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壹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壹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借助拼音,練讀課文

 1.自學要求:(出示課件)

 借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讀第壹遍時,在生字下面做“△”記號。讀第二遍時,生字重點拼讀。讀第三遍時,在難讀的句子下面畫“——”線。讀第四遍時,標上自然段序號。

 (1)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由練讀課文。

 (2)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學生生字字音的拼讀掌握情況。

 出示課件:

 zǔ 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

 祖 啊 濃 望 摘 掏 蛋 憶

 用各種方式指導讀生字。

 2.檢查難讀的句子。

 師:同學們,妳認為有沒有難讀的句子?(學生自由發言)指導讀。

 (1)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2)那/濃綠的/樹陰/壹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3)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

 3.請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讀。

 (3)播放課文錄音,範讀課文。

 (4)讓學生再讀全文,大體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祖 啊 濃 望 摘 掏 蛋 憶

 1.討論如何識記字形呢?

 2.教給學生識記方法:

 ①用熟字換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記,比如:“組”與“祖”,“淘”與“掏”,“憶”與“億”。“滴”與“摘”。

 ②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記,比如:“望”字要註意左上是個“亡”,豎折變成豎提。

 ③感到有困難的地方用記號標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習字本上進行描紅練習。

 4.當堂默寫。指名學生上臺默寫生字,集體糾正。

 (四)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讀壹讀,寫壹寫(出示課件)

 祖先 濃綠 壹望無邊 摘野果 掏鳥蛋 回憶

 第二課時

 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進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

 (二) 理解課文:

 1.師配樂範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妳怎樣的感覺?

 2.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壹找有關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麽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壹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4.想象壹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裏幹些什麽?(狩獵、采摘)

 5.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裏幹什麽?

 (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想象壹下,妳如果像祖先壹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裏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自由自在,驚喜連連)

 (3)練讀2、3節。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

 6.學習課文最後壹節。

 (1)說說:妳讀懂了什麽?(理解:蒼蒼茫茫、祖先)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汙染?

 ①我們不應該濫砍濫伐,不要隨便狩獵。

 ②森林附近不能開壹些工廠,排放廢氣、廢水。

 7.選擇喜歡的壹節有感情地讀壹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8.有感情地讀全詩。

 (三)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幹些什麽?畫壹畫吧!

 (鉆木取火、集體狩獵、打造石器、建房搭窩)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妳會有哪些問題?

 ①妳們什麽時候開始學會生火做飯的?

 ②妳們什麽時候開始學會搭建房屋的?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生字。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並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2、3小節中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2、3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裏做些什麽。

 [教學重難點]

 1.識記生字詞,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讀好第2、3小節中的問句。

 2.能展開想象,仿照第2、3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裏做些什麽。

 [教學課時]2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

 1.同學們,大家知道什麽是搖籃嗎?搖籃是幹什麽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是什麽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歌《祖先的搖籃》。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講解“祖”)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妳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標註小節號,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小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遊戲)

 2.教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請4名同學分小節朗讀課文,思考:原始森林給了妳怎樣的感覺?(生交流,師補充)

 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3.思考:為什麽把原始森林當作我們祖先的搖籃呢?他們會在搖籃裏幹什麽呢?找出相關詞句,讀壹讀,畫壹畫。

 (1)出示:摘野果,掏鵲蛋,逗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2)這些詞妳能表演壹下嗎?如果妳也在原始森林裏做這些事情,會有什麽樣的感受呢?(快樂、自由)

 (3)誰能讀出這樣的感受?指名讀第2、3節,師評價,男女生合作讀。2.照樣子,說句子。

 例: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1)那是的搖籃。

 (2)那是的搖籃。

 四、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形,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壹、復習鞏固,引出新課

 1.復習生字、詞語。

 2.上節課,我們體會到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很快樂,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

 二、研讀課文,合作學習

 1.課件出示最後壹節,齊讀。思考:妳讀懂了什麽?

 (1)引導學生理解“蒼蒼茫茫”,聯系第1節中“壹望無邊”理解。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示原始森林圖片,感受遼闊、茂密)

 (3)大家現在說說為什麽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結合前文,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長的地方)

 (4)說壹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不被汙染?(保護環境)

 2.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壹讀。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配樂)

 三、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想象壹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幹些什麽,仿照第2小節或第3小節說壹說。如果學生有困難,引導學生結合課本第3題的詞語展開想象。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妳會有哪些問題想問?

 [教學板書]

 祖先的搖籃

 原始森林(美好)

 猜想祖先生活(快樂)

 [教學反思]

 《祖先的搖籃》是壹首詩,詩歌通常不是那麽好理解。所以我在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用大量的時間引導學生誦讀,旨在幫助學生在讀中體味。在重視朗讀訓練的同時,我也十分註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詩歌教學難度大,常有壹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雖說通過反復讀,能使學生有壹定的感悟,但詩歌抽象表達的特點會給學生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因此,我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也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3

 壹、教學目標:

 (壹)、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類生活與自然的親密關系。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樹立保護祖先的搖籃的意識。

 三、課前準備: 有關原始森林的圖片,字詞卡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壹.激情導入

 同學們,大家知道什麽是搖籃嗎? 搖籃是幹什麽用的?妳的搖籃又在哪 裏?今天我們就壹起來認識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

 二.點題教學

 1 通讀課文,回答“我們祖先的搖籃是哪裏?”(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麽樣子的,妳知道嗎?誰來說說

 出示圖片

 蔭掩蔽日的大樹,遍地的奇花異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蒼郁兩岸綠色峰叢高聳,其間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滿藤蘿樹木。谷地忽寬忽窄,兩岸錐峰時高時低森林覆蓋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現,時而流水清澈,時而亂石崢嶸,構成了幽深靜謐神秘肅穆的原始森林景觀。蜿蜒曲折莽莽蒼蒼,林中古樹、吊藤、飛禽、走獸,天然原始,陰森恐怖。

 2 帶著對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讀壹讀文章第壹小節

 說壹說,大森林有什麽特點

 學生試試動手畫壹畫這美麗而神秘的搖籃

 三.識字教學

 1 指導學生朗讀中註意“始、曾、掏、嗎、逮、蟈”等生字

 2 認讀含有生字的句子,進而認識生字

 3 出示文中生字,學生反復讀壹讀

 4 給生字組詞,教學書寫

 註意:始是女字旁,引導學生復習識記女子旁的字,如:姐、媽、好、奶等

 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導學生寫的時候把心字寫扁壹點,另外復習心字底的字

 曾不易寫好,教師可以示範著寫

 遠和憶可以分類指導

 5 完成習字冊

 四.知識拓展

 教師讀壹讀,關於人類進化的文章,給學生以知識的拓展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按要求預習課文,邊讀邊思。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搖籃、蒼蒼茫茫、文明、博物館、神聖”等詞語的意思。通過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試著解決閱讀中的問題。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按要求預習課文,掌握壹定的預習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1、我們先預習課文,明確預習要求:

 (1)有感情地把詩歌朗讀幾遍;

 (2)自學生字新詞,思考:搖籃是什麽意思?“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麽?

 (3)提出疑難問題。

 (4)根據需要和可能搜集有關資料。

 2、學生預習課文。

 3、揭示課題:祖先的搖籃。

 板書課題:6祖先的搖籃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2)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妳在預習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妳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抽讀

 (3)提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師:妳在預習課文時有什麽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壹起解決。

 2、復習預習方法。

 師:我們壹起來回顧壹下預習的`方法。

 齊讀。

 3、研讀詩歌的第壹章節。

 (1)出示圖片內容:

 屏幕上顯現出森林裏廣闊深邃、濃烈粗獷的多姿多彩畫面。

 教師朗誦《祖先的搖籃》。

 (2)談話引導:

 “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麽?

 生: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板書:原始森林

 畫面顯示“原始森林的蒼蒼茫茫”。

 師:說說這些圖片給妳什麽感受?

 生:面積大、壹望無邊,那濃郁的樹陰,碧綠碧綠、清涼清涼。

 師:看,這“搖籃”多麽大呀!(師作解釋:“搖籃”是供嬰兒睡的家具,形狀略像籃子,多用藤或竹制成,可以左右搖動,使嬰兒容易入睡。引申意:幼年或青年時代的生活環境或文化、運動等的發源地。)妳們想去看壹看嗎?想去親近壹下這個“搖籃”嗎?

 4、過渡:下節課我們壹起走進這蒼茫的大森林,去尋找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吧!

 三、復習鞏固

 1、“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麽?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第壹章節。

 3、背誦第壹章節。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搖籃濃綠賽跑遙遠蒼蒼茫茫、地久天長汙染文明神聖博物館

 3、根據課文內容寫句子。

 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起點),是(神聖的天然博物館)。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祖先的搖籃、遙遠、蒼蒼茫茫、天長地久、汙染、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等詞語的含義。

 2、按要求預習課文,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的情趣。

 3、正確搭配詞語;能照樣子學寫句子;嘗試選擇場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紹“天然博物館”

 4、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感情朗讀中,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意趣。

 教學難點

 註意這首詩的詩行排列特點,領悟到含蓄雋永的韻味。

 教學媒體

 原始森林的圖片

 學生課前準備

 預習,自學課文。

 1、正確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

 2、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麽?課文主要寫了什麽?

 3、提出疑問,做出標記。

 教學過程

 壹、揭示課題,預習反饋。

 1、板書課題,齊讀,說說“祖先的搖籃”在詩中指什麽?

 2、媒體出示:“原始森林”畫面,理解“蒼蒼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節朗讀詩歌,註意詩句的停頓,隨機正音。

 樹陰賽跑汙染神聖

 4、讀了詩歌妳了解到什麽?有什麽疑問?

 二、品讀詩句,釋疑感悟。

 (壹)學習第1節

 1、帶著問題輕聲朗讀:“祖先的搖籃”是什麽樣的?

 2、指名朗讀、交流。(板書:壹望無邊)

 (二)學習第2、3節,理解“美好”、“遙遠的回憶”

 1、自讀,想像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讀後交流)

 2、引讀,理解“那回憶,多麽美好,又多麽遙遠……”壹句。

 3、討論交流。

 4、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第4節。

 1、自讀,思考:為什麽說原始森林是“人類文明的起點”、“神聖的天然博物館”?

 2、討論交流。(板書: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

 3、師生合作讀最後壹節,加深體會。

 三、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聯系全文,思考討論:怎樣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汙染呢?

 2、交流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辦法和措施。(板書:天長地久不被汙染)

 3、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總結

 四、展開想像,學習表達。

 1、指導完成課後第3題。

 2、指導口述“介紹天然博物館”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並背誦。

 2、完成課後練習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