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親自給黃書寫了60多封信。有些信透露重要的決定,而有些信則互相問候;有的長達數百字,有的短至百字。在書信往來中,有政見相同時的欽佩和贊美,也有政見不同時的討論;有壹般的友好問候,也有發自內心的感慨和流露;有直截了當的批評,也有委婉的暗示。等等,等等。
毛澤東的詞美化了它,黃炎培的詞讓它去。聲音差不多,只差壹個字。因此,當他們用紙筆交流時,黃稱毛為"潤主席"或"毛主席",而毛則稱黃為"任之先生"、"任老"或"黃老"或"黃副總理"。應該說,即使在“階級鬥爭”如火如荼的年代,毛與黃無論是見面還是書信往來,都以禮相待,多年的友誼沒有因為壹些政治分歧而中斷,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作為“文革”時期的學生,我已經明白了書信的價值,所以在我母親姚被害後,我把它們收藏起來,以後無論下鄉還是上幹校,我都要隨身攜帶。直到“文革”結束後,我才不敢犯任何錯誤,提交中央有關部門。
毛澤東給黃炎培的兩封信[1](1949年8月24日和26日)
下壹任先生:
民建發言人關於白皮書[2]的聲明寫得很好,對民族資產階級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民建的這種文件(生動的、積極的、有原則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應該能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動權,這對於壹個政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敬禮!
8月24日
爾治治先生:
很高興在8月24日收到妳的來信。民建的這個聲明,既是對白皮書的,也是為了闡明民族資產階級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即建立壹個理論,從而確立民建的主動權,非常有利於以後的合作。在民主建設工作中采取民主的方式也是非常好的和必要的。這種方式,看似緩慢,其實是迅速的,大家的思路清晰壹致,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恭喜妳!
8月26日
照稿印刷。
註意事項:
[1]黃炎培,江蘇川沙(今上海)人。當時他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的主要負責人。
[2]指1949年8月24日中國民主建國會發言人在北平發表的《加強內部團結和警惕,告訴美帝國主義者他們的夢想不能實現》的聲明。聲明指出,國務院發表美中關系白皮書,是為了掩蓋失敗,欺騙人民。白皮書中提到的發展“民主個人主義”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基本利益的矛盾決定了它對壹切帝國主義(包括美帝國主義)的態度,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不會成為美帝國主義發展“民主個人主義”的資本或條件。只有新民主主義是它唯壹光明幸福的道路。
■關於兩個偉人的兩個有趣故事
黃炎培有壹幅書法作品,據說是王羲之的真跡。毛澤東借走了它,並答應壹個月後歸還。才過了壹個星期,黃打電話來,問他看完了沒有,什麽時候還。毛澤東回復身邊的工作人員:壹個月不還,我就失信了;不到壹個月,他們就食言了。食言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過了幾天,黃又打電話來,問:“仁智先生,妳壹個月不生氣不行嗎?”壹個月後,毛澤東將這幅書法小心翼翼地用木板封好寄回,並命令必須在當天零時送到。對黃早期的《討債》的評價是:“朋友不夠,英雄不夠。”
■周期率”對話
1945在延安與談話時,黃說:我生了六十多年,親眼所見,真是所謂“其盛也富”,“其亡也驟”。壹個人,壹個家庭,壹個團體,壹個地方,甚至壹個國家,對這個周期律都沒有控制力。壹般剛開始大家都很專心,沒有壹個不努力的。可能那個時候,很難,很辛苦。只有從死亡中尋找生命,環境才逐漸好轉,精神才逐漸下降。有的是長期天然的惰性,從少數到多數,到風氣的養成;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這種努力是不可逆轉和補救的,該地區也在逐步擴大。它的擴張,有的是因為自然發展,有的是野心驅使,是被迫發展。等到幹部人才耗盡,難以應對的時候,環境越來越復雜,控制力必然減弱。在壹部歷史中,也有“政懶為官成”、“民死於政治利益”、“榮辱與共”。簡而言之,他們壹直沒能跳出這個周期率。他說:“我對中國從過去到現在的君王有壹個大概的了解。我只是希望找到壹種新的方式跳出這個周期率。”
聽了黃炎培的意見後,毛澤東對他說:“我們找到了壹個新的方法,我們可以調整這個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放松。只有人人有責,人才不會死人。”黃炎培認為:“這是對的”。“只有當重大政策由公眾決定時,個人野心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個地方的事情公開給每個地方的人,每個人才能從每個地方得到東西。用民主打破這種周期率恐怕是有效的。”
——摘自金沖及:《毛澤東》(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第719-720頁。
這個對話也叫“洞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