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的意思是:我暫且抒發壹下少年的豪情壯誌,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
這句詩出自於哪裏呢?——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該作品的原文是這樣的: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我暫且抒發壹下少年的豪情壯誌,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像疾風壹樣,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我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英姿。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麽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壹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壹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作者寫下這首詩的時候,當時的背景是怎麽樣的呢:
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壹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詞的上闋敘事,下闋抒情,氣勢雄豪,淋淳酣暢,壹洗綺羅香澤之態,讀之令人耳目壹新。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後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過片以後,敘述獵後開懷暢飲,並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起衛國守邊的重任。
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壹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壹樣,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統壹掃而光。這首詞在偎紅倚翠、淺斟低唱之風盛行的北宋詞壇可謂別具壹格,自成壹體,對南宋愛國詞有直接影響。作者對此闋也頗感自豪,在《與鮮於子駿書》中,他曾說此詞“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自是壹家”。可見這首詞可能是作者第壹次作豪放詞的嘗試,可見作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頗具文學底蘊。
知道了創作背景,接下來我們就能更好地賞析這首詩: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用壹“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壹腔磊落之氣。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壹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壹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作者倍受鼓舞,氣沖鬥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壹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說,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何妨?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這兩句是說,什麽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名(壹樣信任我)呢?此時東坡才三十八,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自請外任。此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西夏大舉進軍環、慶二州,四年占撫寧諸城。東坡因這次打獵,小試身手,進而便想帶兵征討西夏了。漢文帝時雲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後來文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雲中太守。這是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壹個文人要求帶兵打仗,並不奇怪,宋代詩人多有此誌。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說,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如滿月壹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詞人最後為自己勾勒了壹個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邁,氣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壹。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誌,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後又作出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利用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壹轉,自然地表現出了他誌在殺敵衛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作品融敘事、言誌、用典為壹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誌在千裏的英風與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