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面積293.5平方公裏,占海豐縣的六分之壹。
赤石鎮轄11個行政村,2個社區,86個村民小組。據統計,總人口1.9萬余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3000余人。是原東江縱隊第六支隊、海陸豐中央縣委所在地,曾被紅二師、紅四師、許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和感動過。
歷史和文化
豐和老故事
在海豐縣以西的赤石,峰巒疊嶂,綠水青山。
其間有大安洞、明熱洞、四鄉三個盆地。大安河、明熱河、赤石河三大水系穿過溶洞,在赤石市場南部匯入壹條鳳凰河,再經應急門離開九龍灣入海。
豐河是赤石人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她用飽滿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子民。
早在漫月時代,位於桂山(今惠陽、惠東)和海豐之間的赤石月,就是人們最早醒來的地方。
近日,記者順著豐河從大安洞到赤石市場,從江頭村到夏薇村,壹路追尋。
在竹子的陰影下,古老的村莊,古老的碼頭,古老的渡船...美麗古雅的畫面,震撼著歷史的回聲。
河邊風景
海豐縣第二大水系豐河,自東北、西北流向東南,總陸地面積382平方公裏,河長36公裏,包括明水河壹級支流赤石河和4條小支流。
灃河流域的地質構造屬於蓮花山斷裂帶的管仲費爾斷裂帶,從費爾經尹平山進入盆地,在金奎大洞分成兩條支流。主枝東西向穿過赤石、棠湖,出惠東白雲,在淡水與高灘-深圳斷裂帶交匯。另壹條支線經鵝埠、吉隆和香港南岸插入大亞灣至赤沙。
灃河的名字是由於下遊的形狀。上遊狹窄陡峭的河床在應急閘門下方突然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陽光下波光粼粼如鳳凰,故稱豐河。
也許是受“晚渡豐河”的影響,整條河都叫豐河。
豐河發源於白馬峰,海拔1.256米,與惠東縣接壤。山西河源頭的7公裏長的河段被稱為北坑,它流入金奎大山谷,6公裏到達池塘的盡頭。東坑和雞籠山分別從左右兩岸註入。
雞籠山發源於東關山,紅軍洞就建在這裏。兩公裏以下,大椒園河從左岸註入。
芭蕉園發源於梅隴與漁仔灘交界處的峰頂山,在上遊較大支流之壹的馬仔角與主幹道匯合。
從馬仔角向南流6公裏,經龍潭坡至新城。
1.5km從新城往下到三江樓村,明熱河從右岸註入。
明熱河,赤石河壹級支流,發源於河梁市,峰高1.282米,長22公裏。從湯湖往下到冰塘鋪右側,有壹條明溪發源於成都山,峰高1098米,在三江樓匯入主流。
上遊水下山上有飛瀑,如青龍飛落,山下有水潭;它叫青龍湖,深不可測。
三江塔下河段江面寬闊,幾經轉折進入應急門峽。
急水,顧名思義,也是水流湍急。
門,象形說也。
寬闊的河面在這裏突然收縮了壹半,巖石插入河床,如壹道閘門攔截河水,落差1.5米。
後人以雅稱其為汲水門。
河邊有個村子,也是以它命名的。
“勒馬過河”是這裏的自然景觀。
河裏的石頭凹凸不平。從遠處看,像是壹匹戰馬涉水而來,水撞在石頭上發出隆隆聲,像是疾馳的戰馬過河。
應急門下面的河是另壹番景象。
上遊狹窄陡峭的河床在這裏突然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陽光下,波光粼粼,遠處如鳳凰。
在安全門的右岸是深湧村,那裏有壹個渡口。舊時是官辦渡口,路人免交渡費。這裏叫“益都”,岸邊立著壹塊“豐和益都”的石碑,是清朝鹹豐年間立的。
這裏有美麗的山和美麗的風景。每當夕陽西下,彩霞閃耀,有“夜渡豐河”的奇景,是海豐八大古景之壹。
豐河渡口到元墩林場1.2km,光山公路橋跨河,再低4km。發源於額布佘山南門河,自右岸至寶塔山腳下匯入主流。
主流收入南門河後,向南流向沙浦渡,流向九龍灣。
洪水時期,赤石曾是壹個內陸海港。每當汛期泛濫,潮水回灌,這壹帶就再現“大口小肚,島嶼巍然”的景象。
時間序列更多的是重疊,海水在變,泥沙在落,逐漸把港灣變成平原。隨著大海的逐漸消失,只剩下壹條彎曲的河流。
豐河是盲腸連接大海的壹段。
古村落
哪裏有河,哪裏就有人。
沿河而下,村莊簡單而安靜。
村邊綠樹成蔭,村外青山參天。
參觀古村落的第壹站是江頭村。
該村因建在江上遊而得名,當地人稱之為“江”。
明萬歷二十五年(1537),文的祖先從祖籍福建遷到這裏,開始與沿江人壹起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村子裏閑逛,我很少看到莊青村的人。
“他們都出去工作了,”祖母慢慢地說。
站在赤石橋上,遠眺三江樓村,青竹黛瓦白墻構成的古宅畫面引人入勝。
屋頂上的瓦片,幾百年後沐風梳雨的顏色,哪個畫家能比得上?
三江樓村建於清初年(1626-1636),曾居住過鐘、林、黃、張、李、陳等。
因地處金奎大河、明熱河、赤石河交匯處,並有城門樓,故名。
高大雄偉的門樓不見了,古老的渡口還在。
船慵懶停泊,呈現出“渡野無舟自過”的意境,與橋飛架、天塹變通途形成鮮明對比。
當我踏上李玉普村時,我心中有壹個困惑的問題。
那個形狀像大鯉魚的大草塘還在嗎?鯉魚頭還是對著赤石河吧?
“想看鯉魚就得爬遠山!”我的朋友小曾似乎已經猜到了我的想法。
隨後,他介紹了村子的歷史。
明顯宗八年(1473),陳氏兄弟從祖居茶園遷至村居住。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壹些姓劉的移民從祖籍梅縣遷到鵝步黃牛灣,後又遷到村稍上方居住,形成農村。
李玉普離赤石市場很近。在過去,它曾是海船的泊位和海鮮及山貨的集散地。仙船可達大安。
中午時分,村頭的大榕樹下,幾個披著黑布的老人正躺在竹椅上乘涼,享受著山風的舒適,旁邊壹只小狗警惕地看著我們這些陌生人。這是孩子記憶中的畫面。
老人黝黑的皮膚和突如其來的發根讓人想起畫家筆下的父親。
李玉普村下面是大山頭村,是清代“赤石河壹渡”的碼頭。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附近馬頭嶺村的李姓居民率先遷入此處定居,後又從鄰村遷入林、洪、彭、於、陳等居民,形成村落。
因為村子建在牛石埡主峰下,村子後面周圍的小山都很高,很有名。
下遊的夏薇村是我們的最後壹站。
這個三面環河的村莊,有著南方水鄉的韻味。
元朝初年(1230),陳的祖先從福建遷來此居住。
壹些陳姓居民是明朝嘉靖年間(1553-1566)從李玉普村遷來的移民後裔。
申沖古碼頭
申沖村,也叫申沖村。
洶湧,大海能到達的意思。
十幾米深的深水,形狀像鍋,所以叫“深水”。
申勇村位於灃河下遊的鹹淡水交匯處,過去是船只停靠的碼頭,經常可以看到千船爭流、船滿河的壯麗景色。
在古代,沿海地區的碼頭沒有形成之前,縣城和各大集貿港的貨物裝卸主要依靠內河碼頭。
深水航運業壹度非常發達,許多“淘金者”蜂擁而至,每天來來往往的貨船成為這裏的壹景。
所以深湧碼頭經常人頭攢動,非常熱鬧。
清初,梅隴的張、林等移民率先來到這裏種田打魚,後又從鄰村遷入居民為李、葉、吳、洪、楊等的村落。
“深湧”曾經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名字,每個人都知道。在過去,海外華人寄回信件時,只需在信封上寫上“中國海豐深湧”即可到達。
赤石水上交通主要依靠豐河和金奎大、明熱河。
清末至民國時期,灃河上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捕鳥船”和“賓興船”。大量的赤石土特產源源不斷地銷往外地,而外地的副食、日用品也在赤石大受歡迎,每次貨船都滿載而歸。
當我們到達大安溪和明熱溪時,因為河水變淺了,我們不得不換乘壹艘叫劉孜的船。
建國初期,灃河仍可通航。後來,由於海上“山埔仔”的搬遷,這裏成了壹個危險的港灣。1961,從“山浦仔”到小莫市場前面新開壹條輔助通道。到70年代中期,小莫市場的前輔助航道變得又淺又窄,大型貨船難以通過,河運逐漸被廢棄。
現在,這壹切都成了過去,古碼頭也沒了。
繁華如夢,曾經富裕的航運業,曾經繁榮的碼頭,都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豐和萬度
“夜渡豐河”是海豐八大古景點之壹。
翻開地方誌,不乏對其自然景觀的描述:“豐河申勇村附近河道寬闊,西側山坡青翠欲滴,竹影倒掛在沿河水中。每當夕陽西下,彩霞相映,山巒美不勝收。
“千百年來,浩瀚的江面依然映著竹影,坡上的松樹依然青翠,渡口依然在。然而,我們不能等到太陽落山才看到彩霞滿天的美麗景色。
然而,這又有什麽關系呢?難道不知道看風景不如聽風景,怎麽聽都比得上“讀”嗎?
清康熙年間,海豐縣令姚作詩贊曰:
長長的英濤河與水平的池塘相遇,船在招手,以利用日落。
芒迪州前花舞,燕在溫泉嶺忙。
輕輻波催色,野渡帶鳳凰乘涼夜。
聽說楊桃剛在十裏之外,聽到和尚家烘茶的味道。
歷代詩人也留下了許多詩篇:
江村地區被毛鵬環繞,黃厝附近的景色很清晰。
古木籠煙,喜鵲仙鶴,陰風鼓浪戲傲嬌。
在海灘前面,魚爸爸不見了,夏玲神廟的鐘聲斷斷續續地敲響。
乘客們匆匆忙忙回到他們的船上,帆在日落窪地斜掛著。
溪水之光融於黃昏,岸上青山入鏡。
野水在遠離藍色的地方徘徊,淡淡的泛著夕陽紅。
行人莫遲疑回首,舟乘風不勞。
但我羨慕深水附近的垂釣者,忘了海鷗是朝西朝東。
其實“義渡河”和“晚渡河”是壹回事,只不過前者強調的是“義”,後者強調的是“景”。
只有風景的美,讓人流連忘返;壹個義舉,讓人心生敬意。
豐和渡口是古代粵東各縣通往惠州、廣州的唯壹官方渡口。
明熱溫泉向北10公裏,羊蹄嶺東北5公裏。
擺渡是政府出錢選船,雇擺渡人,住在渡口,讓路人早晚有擺渡。因免交擺渡費,故稱“豐和壹都”。
“豐和益都”名為官辦,實際上是同治銜林哥自己設立的。
清同治版海豐縣誌?延續?人》載:林戈字順義,號壽山,授五銜為例。
樂善好施,平路造橋,修城填海,主張建棚供教育部門審查,重修明倫堂,肖傑廟,安息於廣洲,賓興,建茶亭,發給文廟工人出租,在大冶和豐禾之間設渡口。
天壹色,船滿船。
這壹天,豐河留古渡,炊煙猶在秋。
歲月的長風早已吹走了秦漢的秋月,但渡口山腳下的壹塊石碑,壹支鐵筆,壹把銀鉤,卻把幾百年前的往事定格為永恒。
碑文有三行,上壹行是“鹹豐元年1911年秋”,中壹行是“豐和益都”,下壹行是“賓客不必交錢往來”。
端午節古風
端午節時,豐河兩岸的村落常舉行龍舟比賽,附近居民扶老攜幼,觀賽助威,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獲勝者在河上遊行並進行慶祝活動。
正午時分,紅綠相間的女子從豐河中取“午水”。據說存放壹年不會腐爛,還能治病。男人帶孩子去河邊洗澡。據說洗完壹年都不會得瘡毒。
家家戶戶都從河裏采摘榕樹枝椏插在家裏的門或窗戶上,稱為“插青”,中午有人用艾葉熏蚊子。
據說熏蒸後壹年沒有蚊子。
中午,每家客家人都吃粽子丸子和糍粑,簡米語區每家每戶都燒水做菜。
赤石端午是古風,歌曲裏回蕩著歷史的音符。
宋末元初,遼金侵邊,中原百姓大規模南遷。粵東相對穩定的環境和大量的山谷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流寇將士和廣大群眾。突然,潮汕、徽州人口劇增,各有六七萬人。
尤其是南宋末年,元兵攻陷臨安,蘇、淮、閩、浙軍民數十萬人避難廣東潮州、惠州沿海諸州。赤石地區位於楊桃嶺驛道西側,地廣人稀,水資源豐富。壹度建村近200個,人口3萬多人,帶來了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奠定了赤石人的根基。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帶來了原居住地的文化、藝術和習俗,使赤石成為民間藝術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