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前後,* * *進行了兩次變法,第壹次是在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常,他上任後,發動了第壹次變法。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49年,在第壹次變法已經取得明顯的初步成效之後,再次展開了更為細致的變法行動。軍銜晉升制度是第壹次變法的核心內容之壹。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的封號都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什麽是父親的封號,什麽是兒子的封號,這就造成了很多世家子弟不務正業就能獲得普通人憑血統得不到的高官厚祿。而那些平民就更慘了,就算再英勇善戰,表現再好,到死也只能是平民,沒有逾越的可能。
商鞅通過變法,打破了西周以來以血緣繼承爵位的制度。他要建立的是壹個擇優的社會,壹切都靠擇優。不管妳的背景如何,只要妳勇敢戰鬥,妳就會成為貴族。其中,軍功爵位的整個體系最大的亮點就是,贏得壹個壹等軍銜就可以晉升壹等軍銜。
尚軍定律說:斬壹曲者壹級榮,欲為官者五十石官;官階的移動與砍頭的功績是相稱的。
這樣大家就在壹個起跑線上了,要想往前邁壹步,就要看戰場上的表現了。某種程度上,商鞅的爵位制度創造了壹個新的社會。商鞅的規定中,爵位共分20級,從最低的“男秀才”開始,逐級上升。但是這個套路越來越明顯了。
第壹,對抓拍的頭部有具體要求。《尚軍》中提到商鞅的軍禮標準是要“壹個人頭”。什麽是頭?簡單來說就是小領導,小官。
“能得第壹名者,賞第壹秩,益壹頃田九畝宅”——《尚軍之書》
也就是說,並不是說上了戰場之後,隨便拉壹個人去砍頭就認為是軍人,起碼得是對方的下級軍官。這無形中增加了完成這項任務的難度。畢竟當時能混到下級軍官的大多都是有真本事的人。至少,他們是強大的。在亂軍中成功殺死這樣壹個人,砍掉他們的腦袋,真的很難。
這樣安排的另壹個好處是防止壹些人亂殺。如果沒有身份限制,那麽壹些投機取巧的人可能會殺壹些平民來彌補。如果這樣的話,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後果。想蒙混過關?大秦的軍法不是吃素的,很少有人能在這上面作假。所以,如果妳得不到“第壹領導”,就沒辦法升職。要想升職,只能努力工作,找機會幹掉對方的下級軍官。沒有其他選擇。
第二,A升壹級很好,但只為第壹名成績意味著什麽?其實很簡單,也就是說,從普通士兵到最低軍銜的“男秀才”,妳只需要拿下壹個“第壹”。但是,如果從“男秀才”上去,就不是拿個“第壹名”那麽簡單了。就好像我們在玩打怪物升級的遊戲。當我們從新手村出來的時候,可能只需要殺死兩三個怪物就可以升級到下壹關,但是越往後,需要的經驗就越多,這就迫使妳去找經驗高的怪物來殺。
但同樣的,經驗值高的怪物風險更大,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讓妳打過來。在戰場上,遊戲的結束意味著失去生命,沒有重新開始的機會。所以秦國的士兵都崇尚“首功”,因為這是比較容易獲得的,而且要上去的爵位不僅需要強大的實力,還需要運氣。壹不小心就會死在戰場上。所以,高收入意味著高風險,想升職?加倍努力。
第三,強調團隊作戰,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根據秦國的軍事制度,不同數量的士兵會被組織成各種作戰單位,所有大大小小的作戰單位都會有壹名軍官,比如每五人壹名,每百人壹名。這樣的編制便於管理,命令可以快速上傳下達,同時也可以有效考核軍功。
如果打了壹場仗,作為主官的指揮官或將軍沒有攻下敵人的頭,那麽他們就會被斬首,作戰單位下面的士兵也不能晉升爵位。除非這個作戰單位,從上到下,尤其是軍官,按質按量完成了斬首任務,那麽所有的士兵都可以晉升。
這就相當於,如果妳自己完成不了,妳需要幫助別人完成,這樣大家才能提升壹個層次。團隊作戰,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這種思想即使在現在也是相當有用的,所以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通過以上的條件我們就知道,在秦國想要得到提拔和提升,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實現目標不僅需要真材實料,還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壹定的運氣。
所以秦爵位含金量這麽高,賞賜這麽豐厚。真的不容易獲得。但即使如此艱難,也有無數秦國的勇士壹個接壹個奔赴戰場,奮力殺敵,因為這在當時是壹個平民壹步登天最容易的方式,無論是土地、榮耀還是其他福利。如果沒有軍銜的晉升制度,這些事情是普通人做夢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