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題記
特別喜歡“微塵”這個書名,她讓我感覺是那麽地親切,仿佛壹下子就觸及了靈魂。或許,是因為我原本就是散落人間的壹粒微塵!
打開書,我似懂非懂地快速將序言讀完,了解了全書的大概。雖然我對礦業比較陌生,但正如作者所言:他描述的就是壹群生活在刀尖上的人群,看似渺小,實則偉大的人生。
我是壹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孩子,對這樣壹群拼命掙紮在社會底層的人民是那樣地親切,心疼。我的父輩親人們,何嘗不是遊走在另壹種刀尖上討生活的人?
壹,作者簡介
陳年喜,生於1970年,陜西省丹鳳縣桃坪鎮金灣村人,做了十六年礦山爆破工人,寫下代表作《微塵》《活著就是沖天壹喊》《炸裂誌》。
2013年年底,陳年喜在河南內鄉的壹個銀礦接到弟弟電話:母親查出食道癌,晚期。壹夜無眠,寫下那首流傳很廣的《炸裂誌》。詩歌評論家秦曉宇看到這首詩,立刻找到陳年喜,並拍攝了以他、鄔霞、老井等為主角的紀錄片。2015年8月,書出版;11月,紀錄片上映。
2015年11月,壹檔真人秀節目《詩歌之王》找到陳年喜,邀請他與歌手羅中旭組成搭檔,壹個寫詞,壹個譜曲並演唱。
2017年,參演央視春節特別節目《離別》。
2019年,參演央視節目《鄉村大世界》。
2020年10月17日,陳年喜參加了《朗讀者第三季》第3期的錄制。
二,內容簡介
《微塵》是壹部非虛構故事集,總***寫了二十壹個故事。正如武歆所說的,作者以凝練的筆觸,書寫普通工人的親情、愛情、友情,讀來感動、感慨、感懷。
帶著沈重的心情用兩天多的時間讀完這本書,其中好幾篇文章都讓我淚流滿面。
讀《我的朋友周大明》時,我腦海裏總浮現出“前三十年用健康換金錢,後三十年用金錢換健康”這句話,其實,周大明的情況更加糟糕。
風華正茂的年紀,周大明就基本是壹位老板,已經掙得盆滿缽滿。可是,他不知道他所有的金錢都是用生命在換取。如果他早知道這壹行會要了他的命,他還會不會義無反顧地投向這個行業?
2008年,年紀輕輕的周大明因為過度虛弱,走路都十分困難,呼吸受阻,臉色發紫。他家裏十幾年的積蓄已經花光,兩個孩子輟學在家,所有的生活重擔壓向了他的妻子,壹個瘦弱的女子。
周大明走的那天,作者從床上抱起他,像抱起壹個嬰兒。壹股苦杏仁的香味,淡淡的,刺鼻、沁心的藥味從周大明身上散發出來,即使在蓋上棺蓋之後依然不散,似乎是透過了厚厚的木板滲漏了出來。
死者已然,可是生活的重擔卻沈沈地壓在了瘦弱的妻子身上。可是那個女人,也遠遠地散發出壹股跟周大明身上壹樣的苦杏仁味。有誰知道,生活還將賦予她怎樣的苦難?
這讓我想起老家同村的壹個哥哥。那年冬天,他在城裏打工修房子,結果壹根橫梁斷裂當場將他壓成了肉醬。他家裏父母年邁,大兒子讀四年級,小兒子三歲,妻子肚子裏還裝著壹個即將誕生的三孩。
其實,農村裏像這樣的例子不止他們。出身就是貧窮落後的農村人,為了生活,刀山火海他們也必須上。有人說他們勇敢,他們是英雄……
可是有誰知道他們也害怕,誰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誰不想健康幸福地活下去?只是他們沒有選擇!
書中的《割漆人》《野豬兇猛》《表弟余海》等文章壹樣讓我讀得淚眼模糊。作者筆下很多的年輕人都因為生活早早地死於各種非命。
每次讀到某個人又被大石頭壓成血肉模糊時,我的心半天都抽痛不已,只有立馬跳過該段文字敘述,我害怕,我更不忍!
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老家修壹條國道(從原來的石子路換成水泥路),修路的全是外地人。有壹天夜裏,突然鬧哄哄的,結果是有壹個人被同伴打石頭的時候不小心錘死了,他們當晚就將那人埋在了山坡上,據說修那條路死了很多人。
經常聽說打工的人突然失蹤不見了,是不是都是像那樣發生了意外?
三,感悟
這是壹本生命的書,描述壹群卑微到塵埃裏人,為了生活每天行走在刀尖上的人生。
陳年喜說:生命是壹條水流,欣與悲,真與偽,困頓與得意,跌宕與奔流,對事物的追趕與賦形,也是真實的,有河床和風物作證。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從出生就註定了苦命。他們卑微,可是他們很用力地活下去。雖然他們用盡壹生仰望,可依然無法觸及幸福的指尖。
陳年喜說:山河如畫,人生艱辛,滿目都是擠擠撞撞的人群。每個人都在被生活押解,步履匆匆,而最後到底去往哪裏?
隨著社會的發展,期盼人間不再需要用血肉和生命換取溫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