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古代的彭澤,面積3914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它接受江西、撫州、廣西、饒、秀五條河流的水,向下流向長江。它南寬北窄。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流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的總流量,是長江的調節器。
鄱陽湖煙波浩渺,水生植物豐富。長江流域有大量的珍貴魚類,每年都有許多珍貴的鳥類在這裏棲息。不僅如此,鄱陽湖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很多詩人都在這裏留下了不朽的詩篇。
洞庭湖:位於荊江南岸,湖南省北部,在湖南和湖北兩省之間,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壹。洞庭湖有三個港口與長江相連,湖南,貴州,沅水和漓江在南部流入它。這是湖南的第三個地理特征。洞庭湖就像壹個巨大的水庫,容納了湖南四條河流的水量,起到了處置長江洪水的作用。湖南的洞庭湖區是用來包括湖南、子、元、裏所有受堤防保護的地區。因此,就行政範圍而言,包括19個縣、7個市、15個國有農場的全部或部分,其中純湖區包括常德、漢壽、華容。據1985統計,洞庭湖區面積占全省1/14,人口占全省1/9,耕地占全省1/6,糧食產量占全省1/6,棉花產量占全省4/5,水產品占全省4/5。洞庭湖區是湖南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在湖南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是在淮河中遊沖積平原上發展起來的。以前是窪地,排水不暢,後來積水成了很多小湖泊。在中國的秦漢時期,它們被稱為“涪陵”湖。其中洪澤湖最大,面積達2069平方公裏,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公元616年,皇帝楊迪下到長江以南,那裏正處於幹旱時期,航行非常困難。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行得很順利。煬帝大喜,以為洪福上天,恩情浩蕩,遂將破釜池改名洪澤普。洪澤湖始於唐代命名。
太湖:位於江蘇省南部,毗鄰浙江省,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海拔3.33米,最深處4 8米,面積2338平方公裏。太湖古稱震澤、土居區,又稱李澤、五湖。它是在長江和錢塘江下遊用泥沙堰堵塞古海灣而形成的。太湖最後註入長江。湖中有48個島嶼,連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島,合稱“七十二峰”。洞庭東山、西山、馬跡山、三山、井頭最為著名,形成壹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連綿、層次厚重的畫面。
宏偉的自然圖片堆疊。沿湖有著名的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古吳古跡和宜興溶洞世界,形成了聞名中外的太湖風景區。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巢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壹,距方圓800裏,湖中央有孤山和嶗山兩個島,被譽為“兩大寶石”。坐落在湖中央的嶗山島面積為0.86平方公裏。古代有希望之塔和聖女殿,現在建了娛樂城和度假村。來到這裏,就像進入了壹個“虛幻的夢”和壹個“天堂”。中殿(漢),建在湖邊的天空中,與嶗山島隔水相望,被稱為“湖天第壹景”。境內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太湖山、雞籠山、野夫山、天凈山四大國家森林公園,被稱為“四大翡翠”,還有任賢、魏紫、王翹、華陽、博山五大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