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聯,不是古詩。
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廟的對聯(鐵選,明朝祭祀)。作者不詳。那是劉的壹副對聯。它描寫了大明湖的美——湖中荷花環繞,三面垂柳;壹座城市壹半的山倒映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劉·
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門口的電線桿上有壹副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有山,半城有湖”。這幅對聯恰到好處地概括了濟南的風景特色,吸引了大批遊客。這幅對聯的作者是被譽為“江西才子”的劉。
劉(1760?1830),字承木,號。金門人,是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鄉石觀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甲第三秀才(探花)。帝國學院的主編。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任國子監勤工儉學學士。此後,先後擔任國子監敬酒大典、太常寺尚書、內閣學士、兵部右侍郎、民政部右侍郎、民政部右侍郎。在此期間,他曾在廣西、山東、浙江等省擔任學者,
劉才思敏捷,能言善辯,文筆不凡。萍鄉人中間流傳著許多他即興發揮、口若懸河的故事。
劉十幾歲的時候,就是村裏有名的神童。有壹年春天,壹個很有文墨知識的老人,看見劉從田裏經過,他說:“稻草紮苗,父親抱子”,說得對。正巧有個姑娘提著壹筐小竹筍路過,劉靈機壹動,說:“竹筐裏裝的是竹筍,媽媽懷孕了”。大家都誇它精彩。劉考取後,在樓下村裏的壹戶人家結了婚。親自動手。因為疲勞,突發心臟病,他去世了。災難從天而降,壹場喜事變成了葬禮。眼看著新媳婦的轎子快到了,如何改寫門前的對聯?學究儒生請了幾批,都搖搖頭,陸續離開。恰巧劉路過,師傅讓他做對聯,以盡快挽救現場。劉笑著為這戶人家寫了壹副新奇有趣的對聯。對聯上說:“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不能哭,不能笑,不能笑。”所有旁觀者都鼓掌。
舊科舉,皇帝宮考要欽點三名第壹名。乾隆五十四年(1789)劉進宮考試後,好奇心驅使他到金殿各處參觀。可惜被皇帝看見了,皇帝生氣地說:“妳看什麽看?”劉聽了,戰戰兢兢地答道:“我想看看廟裏的字畫。”皇帝說:“什麽字畫?”劉高楓說:“如果皇帝不相信對聯,我可以背誦。”皇帝聽了,不妨讓他背出來,然後說:“妳能把廟裏的對聯背出來,就可以免於處罰。”劉確實把廟裏的對聯都壹字不差地背出來了,皇帝說:“妳怎麽有這記性?”劉曰:“陛下,殘月照人間。”(據說劉有壹種病壹眼就能看出來。)皇帝壹聽,喜出望外,馬上告訴他:“東祁鳴,西長庚,南極北鬥,誰是摘星人?”劉想了壹會兒,對自己說:“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我是探花郎。”殿下的文武百官印象深刻。按他的資質,劉本該是狀元,但這壹對含義本來是獻給探花的,“東西南北”壹定是給“春夏秋冬”的,“摘星”壹定是給“探花郎”的,所以
劉在北京做官。作為學士侍從,他隨乾隆皇帝遊泰山,登峰頂,看群山。他看到氣勢就很高興,然後就在山頂的廟裏休息。寺廟的住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命令小米沙把它擡進巨大的牌匾,並請求壹本皇家書籍來增加他的榮耀。乾隆皇帝總是在各地寫作和訪問,他喜歡寫詩和墨水來留下皇家的痕跡。找方丈要壹本書。突然,我感到發燒和不舒服。看到左邊的劉太公,我靈機壹動,用筆在手心上畫了幾筆,伸出手掌問劉:“妳看行不行?”看到乾隆手心裏空空如也,劉知道乾隆想自己起草,但拒絕出聲要求。他頻頻點頭,假裝誦經,“妳能壹目了然,真是完美。”很好!乾隆聽到這八個字,很有誌氣,默默會意,興致勃勃地寫了壹本書。沒想到“壹覽無余”的“壹”字被擡高了半格。如果他繼續寫,字的布局就很難看。他趕緊停筆,雙手不禁冒汗。劉見此情景也很著急。劉知道皇帝又在故技重施,急忙上前,裝著壹本正經的樣子,說:“世界小,更美更好。”那就更好了!”乾隆這才松了口氣,正如劉所說,壹氣呵成。泰山頂上的寺廟至今還掛著這塊“小天地更好”的橫匾。
劉的“卑微崛起”真可謂“無源之水,無本之草”。他出生在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6歲喪母,從小酷愛學習。他勤奮努力。考中進士後,去北京參加進宮考試,身上只有65,438+04串錢,只好壹路步行,走不動了才租了壹頭毛驢。好事多磨,他壹舉成名。他已經收集了三卷杜甫的詩。他在《書諺六》中說:“文字載文字,文字雖華麗,卻是奢談。”所以他的詩也很簡單。因為他的詩,廣東巡撫李恭義沒有想到他出身貧寒,欣然將女兒許配給他,留下了千古佳話。劉在書法方面也很有造詣,有大楷和行書。從不來往。他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和堅持。20多年後,他終於完成了歷史巨著《五代史補》,還編著了《存熱齋文集》32卷,外附4卷,成為流芳百世的著名學者。道光十年(1830)正月,死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