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寫作文怎樣過渡

寫作文怎樣過渡

怎樣寫作文(八):怎樣過渡2(史振聲)

講第壹個問題:過渡的概念

過渡,是指文章中的層次和段落之間,表示連接或轉折的方式.

所謂“過渡”,主要是指段落之間的銜接和轉換.

具體壹點說:由這層意思向另層意思轉換;或由這段內容向另段內容發展,在這中間要用話串起來,這就是“過渡”.

“過渡”的實質:它是文章中的層次和段落之間,表示連接或轉折的方式.是文章內容轉換的壹種重要手段.也是段落與段落,層次與層次之間銜接的壹種常見的形式.

講第二個問題:過渡的作用

橋梁的作用: 過渡在上下文中間起橋梁和接榫作用.

過渡像橋梁,它連接兩頭,連接層與層,段落與段落,把上下文的意思銜接起來.它像橋梁壹樣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語氣連貫、脈絡清晰、結構嚴謹.而且有助於表現主題思想. 過渡好,文章顯得結構嚴謹,前後連通貫; 需要過渡而沒過渡,或過渡欠妥,都會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甚至會給讀者的思路造成混亂.連接不好的文章,就會顯得生硬、別扭、不通暢. 因此,要重視文章的過渡,學會過渡技巧.

講第三個問題:要重視過渡技巧

(壹)、要重視文章的過渡.壹篇作文,當壹層意思說完轉到另壹層意思時,不僅要註意內在的聯系,還要註意形式上的銜接,讓讀者的思路順利的由前者過渡後者,不致感到有什麽空隙.

(二)、在什麽情況下才需要過渡呢?

〖從適用範圍上看〗

1、在結構變化中,需要過渡(如:由總述轉為分述;或由分述轉為總述時,需要過渡).

2、在內容變化中,需要過渡(如:由壹個問題轉為另壹個問題;或由壹層意思轉為另壹層意思時,需要過渡;又如:從壹件事情的敘述,轉到另壹件事情的敘述,需要過渡).

3、在表達方式變化中,需要過渡(如:由敘述轉為議論;或者說由議論轉為敘述時,需要過渡;又如:論述問題,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時需要過渡).

4、在表現手法變化中,需要過渡(由順敘轉為插敘;或由插敘轉為順敘時,需要過渡;敘述與議論,順敘與倒敘、插敘等相轉接時,需要過渡.如:運用插敘時,在起止處,需要過渡.又如:由倒敘轉入順敘時需要過渡,當引入倒敘時,要交待清楚;當事情交待完畢,仍回到順敘時,也要過渡.).

5、記敘時間發生轉換;或地點發生轉移時,需要過渡.

(三)、有時,還不用過渡.

有的文章,層次之間,段落之間具有自然過渡的屬性,上下意思很緊密,就範不必另加什麽過渡段落、過渡句.

學會詞語過度

講第四個問題:過渡技巧常用的有四種(用詞語、句子、段落、

(壹)學會詞語過渡

1、詞語過渡的概念.什麽是過渡詞語?當文章的層次、段落之間意思的轉換,並不復雜時,壹般用其所長壹個詞、壹個短語來過渡.詞語過渡及句子過渡,統稱“語句銜接.” “語句銜接”,是文章過渡的壹種方法,是文章層次或段落之間的銜接轉換.

2、詞語過渡的作用. 語句銜接,它在上下文中起橋梁作用,使前後相關的兩層意思或段落,上下連貫,承上啟下.在寫作時,重視語句銜接,可使文章完整、緊湊、自然、流暢.

3、、過渡詞語的過渡方法常用的過渡詞:

用連詞:(因為、所以,因此等.)

用副詞:(不過、固然等.)

用方位詞:(以上、以下、此外等.)

用序數詞:(首先、其次,第壹、第二等.壹、二、三等.)過渡短語:( 綜上所述、由此可見、這樣看來、總而言之 等.)

用關聯詞語: 1、總分關系的:分述如下、綜上所述、總之 等.2、兩段之間是轉折關系的:後壹段落常用:但是,反過來說. 3、兩段是補充關系的:另外、還有 等.在意思有較大的轉折時:用:然而、不過,至於,現在 等詞過渡.

用時間、方位詞語:如去年、今年,過去、現在(表示時間轉換); 前面、後面,東、南、西、北等(表示地點轉換)

4、〖詞語過渡訓練〗寫作文

題目1:我站在鮮紅的團旗下.提示:1、這是需要發揮聯想的題目.2、要通過幾個典型的事例,表述自已的成長過程.3、要註意語句銜接.

題目2:《——促使我進步》.提示:1、在半命題中可以填上:爸爸、媽媽、姐姐等.2、“促使”是題眼,“促使”的方法:或是言教,或是身教;可以是學習上的進步,也可寫思想認識上的進步.3、要註意語句銜接.

用過渡句過渡

(二)學會用句子過渡

1、、過渡句的運用.用承上啟下的句子過渡,要用壹個完整的句子過渡,或用二個句子過渡.句子過渡,常借助“因為”、“所以”,“雖然”、“但是”、 “可是”等關聯詞,組成壹句話來過渡.

2、、過渡句的作用. 過渡句起到連接上下文、承上啟下之作用.用壹個完整的句子過渡,如果過渡句在壹段之首——起承上啟下作用;如果過渡句在壹段之末——起啟下的作用.

用過渡句(或過渡段)過渡,在時間、場面、議論的重點等有大的轉換時,在各大層次之間進行轉換時,在敘、議之間,互相轉換時,往往用過渡句(或過渡段)過渡.有時,也用空行來表示.

3、根據過渡句所在的位置,有三種過渡方法:

a\過渡句置於段首:用下段首句過渡.

用下段首句過渡,起挈領下文的作用,稱為“啟下過渡”.

如《黨員登記表》文中用“這實在是出乎敵人的意料之外的”壹句過渡,既承接上文(敵人嚴刑追逼黨員登記表,黃淑英母女英勇鬥爭.)又引起下文(母女牢房見面,連夜秘商對策)使故事情節得到進壹步發展.

b\、過渡句置於段末:用上段句尾過渡.

過渡句放在段末,起小結前文,引出新意的作用,可稱為“承上過渡”.

如《趙州橋》

在介紹了趙州橋“雄偉”、“堅固”這些特征後,用“這座不但堅固,而且”這個過渡句,自然顯示下文將是描寫橋的“美觀”這個特征.這樣過渡,把描寫的內容、順序都交待清楚了.

c\、過渡句置於段中:用段中句子過渡.

如《反對黨八股》壹文中的壹句:“長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了麽?也不好.”作者用這壹設問句過渡,既承接上面對“長而空”的批判,又開啟下面對“短而空”弊病的闡述,強調“應當禁絕壹切空話,”並且明確指出“我們反對的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八股調.”

過渡段的過渡

(三)、學會用段落過渡

1、什麽是過渡段? 銜接上下文,在兩個意思相距較遠,或轉折較大的情況下,用過渡段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引起下文,達到自然過渡.“邏輯段”(層次結構段)之間,有時也用“自然段”來過渡.

2、過渡段的作用.用段落過渡,既承上,又啟下.段落過渡法,能使相鄰的兩層意思和段落,上下貫通,前後銜接,渾然壹體.內容轉移、跨度較大,或倒敘與順敘相轉接的地方,壹般需要段落過渡.

3、段落過渡的運用.用作過渡的獨立段,可以是壹句,也可以是幾句話.

例如:《偉大的友誼》

第二、三段之間,有壹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將上下兩段緊密地連接在壹起:“在生活上,恩格斯熱情地幫助馬列著克思,更重要的是在***產主義事業上,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特殊形式的過渡

4、特殊形式的過渡. 特殊形式的過渡有:自然過渡、空行過渡、小標題過渡、頂針過渡、逆接過渡、兩次過渡等.

a\自然過渡.這是最常見的過渡方法.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文章在時間、地點、場面、人物活動、論述的問題等,緊緊相連,而沒有發生大的轉換時,往往自然過渡,就不需要什麽過渡語.

為了銜接緊密,自然過渡的上下兩段,在詞句上,還經常互相照應.

這也就是說,在層次之間、或在段落之間,具有自然過渡的屬性,上下意思緊密,就不必另加過渡句、過渡段了.

b\、空行過渡.層次與層次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采用空行過渡形式,也可起到承上啟下之作用.

c\、用小標題過渡.在文中設立幾個小標題,也是自然過渡.

d\、兩次過渡.記敘文,要進行插敘和倒敘時,在插敘部分和倒敘部分的首尾,要進行兩次過渡.

e\頂針過渡、逆接過渡(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