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也叫端午和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時節、崇武節、五月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拉節、詩人節、龍舟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體來說,各地人民的風俗是相似多於不同的。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有些活動,如賽龍舟,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成為國際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的理論;紀念曹娥;從三代夏至日節;驅邪月邪日說,吳越民族圖騰祭祀說等等。以上各有出處。根據聞壹多《端午考與端午歷史教育》所列的100多部古籍和專家的考古研究,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人舉行的圖騰祭,早於屈原。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們“惜之而悼之,議其言於世,以傳誦千古”。所以紀念屈原的理論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在端午節吃粽子與紀念屈原聯系在壹起。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中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
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有許多起源和傳說。這裏僅列舉以下四種:
從紀念屈原說起
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從紀念伍子胥說起。
流傳於江浙壹帶的端午節第二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五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何璐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吳被越國屠殺,被越國收買。他被讒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子虛死了。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他對鄰居們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消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後大怒,於五月五日將子胥的屍體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出自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就被傳為神話,再傳到縣衙總督那裏,縣衙總督把它立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有金所作碑。後來,為了紀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居住的村莊被重新命名為曹娥鎮,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為曹娥河。
圖騰祭祀起源於古代越族
現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遊地區存在著壹種具有幾何版畫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據專家推斷,殘存的氏族是歷史上崇拜龍圖騰的氏族——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裝飾圖案和歷史傳說表明,他們有不斷紋身的習俗,生活在壹個水鄉,並把自己比作龍的後代。其生產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鏟、鑿等小型青銅器。作為日常用品,用於烹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們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壹。直到秦漢時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節是他們創立的祭祀祖先的節日。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漢族,其余的則演變成了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在中國,端午節是以盛大的方式慶祝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慶祝它。常見活動如下:
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代楚國的人們,對聖人屈原之死戀戀不舍,許多人劃船追趕救人。他們爭先恐後地互相追趕,到了洞庭湖就不見了。之後,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了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
其實“龍舟賽”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龍形獨木舟和玩賽跑遊戲是儀式中娛樂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娛樂的節目。
後來,各地的人們除了紀念屈原,還賦予了賽龍舟不同的含義。
江浙壹帶劃龍舟,是為了紀念本土出生的現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意義重大。夜龍船上,燈火裝飾,穿梭往來,場面動人有趣。貴州苗族在農歷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舉行“龍舟節”,慶祝插秧成功,並祝願豐收。雲南傣族同胞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燕弘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區對劃龍舟有不同的傳說。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臨江、湖海的地區,每年都會舉行各具特色的龍舟賽。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臺灣省開始舉辦龍舟賽。當時,臺灣省的行政長官江在臺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舉辦了壹場友誼賽。現在臺灣省每年五月五日舉行龍舟比賽。在香港,也舉行賽跑。
此外,龍舟賽艇首次傳入日本、越南和英國等周邊國家。從65438年到0980年,龍舟賽被列入我國的全民體育競賽項目,每年都舉辦“屈原杯”龍舟賽。1991 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首屆國際龍舟節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嶽陽舉行。賽前舉行“龍頭節”,既保留了傳統儀式,又註入了新的現代因素。“龍頭”被擡進曲子廟,運動員將龍頭“塗紅”(系紅絲帶)後,祭司宣讀祭祀儀式,並“點亮”龍頭(即點亮)。然後,所有參加龍舟節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龍頭擡到古洛河邊,趕去賽龍舟。60多萬人參加了競賽、博覽會和晚會活動,這是前所未有的。從那以後,湖南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龍舟比賽將會在全世界廣泛傳播。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壹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粟米”、“粽子”。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葉子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密封烘烤,稱為“筒粽子”。東漢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酸水粽子。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出來的餃子稱為“益智餃子”。據周人所寫的《嶽陽風土誌》記載:“習慣用樹葉把小米包起來,煮熟,煮透。五月五日到夏季至日,壹個是粽子,壹個是小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子。米飯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等。,而且品種越來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禮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出現了圓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有壹種“蜜餞粽子”,就是把水果放進粽子裏。詩人蘇東坡有詩“粽子裏見楊梅”。這時也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說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時尚的。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從樹葉變成了樹葉。後來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又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的人們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裴香包:
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囊,據說有避邪驅除瘟疫的意思。其實是用來裝飾內頭的。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繩,做成壹串形狀各異,各種精致可愛。
菖蒲: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掃庭,眉心放菖蒲、艾條,掛在堂上。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莖和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以艾草入藥,艾草有補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作用。艾葉加工成“艾絨”是艾灸治療的重要藥材。
菖蒲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狹長的葉子中還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滯、殺蟲、殺菌的良藥。
可見古人插艾葉、菖蒲是有壹定防病效果的。端午節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養生節”。這壹天,人們掃院,掛艾葉,掛菖蒲,灑雄黃酒,飲雄黃酒,攪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是我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共有的習俗。
端午節詩選:
端午
(唐)文繡
節日分端午節,據傳是屈原。
楚江之空我能笑,直洗不了。
七大定律。端午節
殷(唐)
少年逢年過節更深情,但年紀大了,就會感到悲傷;
沒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鬢角日添白頭,石榴年年放艷;
幾千年的聖賢愚人都是瞬間的,幾個人在幾個名字裏迷失了。
杜菁歌曲(節選)
(唐)張劍鋒
5月5日,陽光明媚,華陽在河邊唱小英;
國君出郡前,早聽得河上和音;
國君出來,準了,馬已被紅旗牽;
兩岸羅衣聞香,銀釵照霜刃;
鼓聲三響紅旗開,兩條龍躍出水面;
影浪飛向萬劍,鼓浪聲如雷;
鼓聲越來越近,兩條龍的目光如壹瞬間;
坡上百姓驚雷,桿上彩虹暈;
前船中標下水,後船失勢揮手。
界嶺門。端陽
(清)李景山
櫻桃桑葚和菖蒲,再買壹壺雄黃酒。
門外掛著黃紙,卻懷疑賬戶主人怕了符咒。
七大定律。端午節
老舍
端午節風雨滿堂,村裏的孩子還穿著舊衣服;
相邀攜帽,敢為泥深愛草堂;
有骨肉相聯沒錢買酒賣品的客人;
那時候的魚三尺,沒有今天的豆子好吃。
參考資料:
/μ/Jr 622 . htm
中國春節習俗
祭祀爐
在中國,春節通常是以祭竈開始的。民謠“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祀竈。有“官三民四船工五”之說,即臘月二十三官持祭祀竈,二十四日百姓持,二十五日宅船持。
祭竈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壹種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神龕。人們稱此本尊為“四明菩薩”或“廚主四明”。據說他就是被玉帝加封的“九天東廚王思明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被稱為“廚神奶奶”。這大概是對人類情侶形象的模仿。竈神的雕像大多還印有這壹年的日歷,上面寫著“東方廚師掌管生活”、“人間監督之神”、“壹家之主”等字樣,以示竈神的地位。兩邊都有“天道說好,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祝福全家平安。
竈神從去年大年三十開始就壹直呆在家裏保護和監督家人。臘月二十三,竈神會上天向天上的玉帝報告這壹家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根據竈神的報告,玉皇大帝把新的壹年吉兇禍福的命運托付給了這家人。所以對於壹個家庭來說,竈神的報告真的很有意思。
送竈壹般在黃昏舉行。壹家人先去廚房,擺好桌子,在廚房墻上的神龕裏給竈王爺上香,獻上用焦糖和面粉做成的蜜瓜。然後把竹竿紮成紙馬,做動物的飼料。用焦糖祭祀竈神,是為了讓他老人家嘴甜。有的地方還在竈王爺的嘴上裹上糖,說“多說好話,不說壞話。”這是用糖堵住竈神的嘴,叫他不要說壞話。在唐代的《舊時代年譜》中,偶有“司明(竈神)用酒糟敷在竈上而醉”的記載。人們用糖塗上竈王爺的嘴後,摘下神像,帶著紙和煙去了天堂。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稈和松枝,然後把供奉了壹年的竈王爺雕像從神社裏拿出來,和紙馬、草料壹起放在火上燒。院子裏燈火通明,此時壹家人圍著火堆磕頭,邊燒邊祈禱:今年二十三了,我要送竈尺去西天。有壯馬,有草料,妳會平安到達。蜜瓜又甜又甜。請對玉皇大帝好言相勸。
送竈神的時候,有的地方還有幾個乞丐,喬裝打扮,唱歌跳舞挨家挨戶送竈神,取名“送竈神”,換取食物。
送竈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很普遍。魯迅先生曾寫下“壹個庚子送竈當事實”的詩句:唯有雞膠香,衣裳香。如果家裏什麽都沒有,就只有幾只羚羊。
他在《送廚竈之日》壹文中說:“廚君上天之日,街上還有壹種糖,壹個柑橘那麽大,我們那裏也有,只是扁扁的,像厚厚的煎餅。那就是所謂的‘牙齦牙’。”本意是想請廚君吃了它,粘上牙齒,這樣就不會說玉帝的壞話了。"魯迅詩中"羚羊"的典故出自《後漢書·印石傳》:"宣帝稱帝時,陰子方最孝最慈。第十二天早上做飯,見到竈神,孩子又要拜,又要慶祝;家裏有壹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第三個之後自然就變得極其有錢了。“我已經認識了第三代,我已經發跡了。所以我經常推薦臘月裏的羚羊拜竈。”尹子芳見了竈神,祭了羚羊。後來,她交了好運。從此,殺羚羊祭竈的習俗流傳下來。
唐宋時期,祭竈的供品相當豐富。宋代詩人範成大對當時的民間祭竈活動寫了壹段非常生動的描述:古代傳說臘月,竈王爺對天說話。雲,車,馬流連,家有杯盤。豬頭是煮熟的,魚是新鮮的,豆沙和甘松魚餌是圓的。男人提出讓女兒回避,就是喝酒燒錢。妳聞不到妳仆人的掙紮,妳的貓狗碰妳也不覺得生氣。送妳到天門醉飽,也不要長勺短勺的重復雲煙,向市場乞討分。
臘月二十三的祭祀爐,與中國的新年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壹周後的除夕夜,竈神帶著壹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他神壹起來到了人間。竈神被認為是指引天上諸神的。其他的神過年後都會再上天,只有竈神會在別人的廚房裏呆很久。迎神的儀式叫“接神”,對竈神來說,叫“接竈”。壹般是除夕夜拾竈,儀式簡單很多。那時候只要換上新的竈燈,在竈龕前燒香就行了。
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竈”。有些地方,女人不祭竈。據說竈神長得像小白臉,怕女人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神的起源,由來已久。在中國的民間神中,竈神的資格由來已久。早在夏朝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被百姓崇敬的大神了。據古書《禮記·禮記》記載,孔英達說:“顓頊之子日立為祝融,拜為竈神。”《莊子·盛達》記載:“竈有饃。”司馬彪評價說:“饃饃,竈神,壹身紅衣,看起來是個美女。”“抱樸子。《魏徵》也記載:“在壹個漆黑的夜晚,竈神還指責白人有罪。”這些記錄很可能就是竈神的來源。還有,或者竈神是個挖柴生火的“燧人氏”;還是神農的“火官”;或《黃帝烹任》的“蘇李記”;或竈神姓張,名榜,字郭;眾說紛紜。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時候有個姓張的家庭,兄弟倆,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油漆工。我哥哥的專長是烹飪鍋碗瓢盆。他被東街和西廣場邀請,他們都稱贊他的廚藝很高。他成名已久,稱他為“張躁王”遠在千裏之外。奇怪的是王說,無論誰建立了壹個爐子,他喜歡幹涉別人的家,如果有爭議的話。遇到吵吵鬧鬧的媳婦,他會勸,遇到兇婆婆,他會說自己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鄰居有事都會找他,大家都很尊重他。王活了七十歲,他死的時候,正好是臘月二十三的深夜。在王死後,張嘉珂陷入了壹片混亂。原來王是壹家之主,家裏的壹切都由他指揮。現在大哥已經離開了人世,弟弟只能寫詩畫畫。雖然他花了很多時間,但他從來沒有打理過家務。幾個房間的媳婦吵著要分開,畫師被攪得無奈,整天皺著眉頭。壹天,他終於想出了壹個好主意。臘月二十三,王逝世壹周年,深夜,畫師突然打電話叫醒全家,說大哥出現了。他領著兒子、兒媳和全家人來到廚房,卻看到漆黑的廚房墻壁上,搖曳的燭光下出現了王和他已故的妻子,他的家人都驚呆了。畫家說:“我睡覺的時候夢見大哥大嫂成仙了,玉帝給他起名叫‘九天東廚命廚為宮中之王’。妳總是又懶又懶,嫂子不和,不敬不孝,讓家人不安。”大哥知道妳們要分手,很生氣。他要去告訴玉帝,他會在除夕那天下來懲罰妳。聽到這些話,孩子們的侄子和媳婦們嚇壞了,他們立即跪下,連連磕頭,並急忙把王平時最喜歡的糖果帶到爐子上,懇求竈王原諒。從此,經常吵鬧的叔叔、哥哥、兒媳再也不敢鬧了。全家和睦相處,老少和睦。鄰居們知道了這件事,消息傳開了,他們都來到張的家,想知道真相。其實臘月二十三晚上廚房墻上的竈王爺是畫家提前畫好的。他來鎮上嚇唬他孩子的侄子和兒媳,但這種方法真的很管用。於是鄰居來找畫師打聽情況,他只好裝模作樣,把畫好的竈王爺分發給鄰居。於是,沿著農村流傳開來,家家戶戶的廚房都貼上了竈王爺的形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祭竈神,祈求家人平安的習俗。祭祀竈神的習俗流傳開來後,從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其納入祭祀儀式,在全國範圍內制定祭祀竈神的規則,成為固定的儀式。
返回
清掃灰塵
竈臺節結束後,正式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工作。每年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們民間稱這段時間為“春節”或“除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掃房子”,南方叫“除塵”。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大江南北,處處洋溢著樂於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氣氛。
有意思的是,關於古代掃塵的起源,有壹個比較奇怪的故事。傳說古人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附著壹個三屍神。他像影子壹樣,跟隨著人們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奉承和八卦的家夥。他經常在玉帝面前講故事,把世界描述得很醜陋。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這個世界簡直就是壹個充滿邪惡的骯臟世界。壹次。三屍神秘報告訴我們,世人都在詛咒天帝,要造反天帝。玉帝大怒,下了壹道聖旨,要迅速查明天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任何憎恨神靈並侮辱他們的人都把他們的罪行寫在屋檐下。然後讓蜘蛛用網蓋起來做標記。玉皇大帝在除夕夜下令王靈官下去,所有被標記的家族都被斬首,壹個不剩。眼看這個計劃就要成功,三個屍神趁著空隙,飛下凡間。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在每家每戶的屋檐和墻角做了記號,好讓王陵宮滅絕。正當三屍神作惡時,廚神發現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趕緊找各路廚神商量對策。所以,我想出了壹個好主意。從臘月二十三送竈之日到除夕收竈之時,家家戶戶都要收拾屋子。如果住戶不幹凈,竈神就會拒絕進屋。大家按照竈神升天前的指示,打掃灰塵,撣去蜘蛛網,打掃門窗,把自己的屋子徹底打掃幹凈。王靈官除夕夜訪下界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通明,人團圓,其樂融融,世界壹片美好。王靈官找不到表示不良行為的標誌,非常驚訝。他沖回天上,告訴玉帝人間平安幸福,祈求新年快樂。玉帝聽後大為震驚。他降旨扣留三屍神,下令抽他三百個嘴巴,把他永遠關在牢裏。多虧竈神幫忙,這場人間災難才得以幸免。為了感謝竈神幫人消災解難,保佑張祥,民間掃塵總是從廚房送來後開始,壹直忙到大年三十。
“臘月二十四掃屋帶塵”的習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說法,由於“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惡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
返回
春聯
春聯作為壹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始於五代十國,尤其是明清時期,發展到今天已有壹千多年。
早在秦漢以前,每逢過年,就有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符濤是兩塊桃木制成的大板,上面寫著傳說中驅鬼鎮邪的神和的名字。這壹習俗延續了1000多年。直到五代以後,人們才開始把對聯放在紅木板上,而不是神的名字。據史書記載,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之主孟昶在臥室門上題寫了對聯,即“除夕在,賈介諾。長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
宋代以後,人們在新年時掛春聯已經變得相當普遍。所以王安石《壹月天》詩中寫道“千戶總換新桃換舊桃”是當時春聯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與符濤的密切關系,古人也稱春聯為“符濤”。
到了明代,明朝開國元勛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建都金陵(今南京)後,他命令大臣、官員和老百姓寫壹副對聯,在除夕前貼在門上。他親自穿著便裝,出門挨家挨戶看熱鬧。當時的文人還把對聯視為高雅的享受,寫春聯成為壹時的社會時尚。
進入清代後,對聯在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盛行,壹如盛唐,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對聯。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了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這些國家至今仍有貼對聯的習俗。
返回
年畫
春節期間,人們不僅貼春聯,剪窗花,還喜歡在客廳和臥室掛年畫。壹幅年畫給家家戶戶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年畫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們反映了人們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春聯是從申屠、雷宇的名字發展到人物的,年畫還是沿著繪畫的方向發展。
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再局限於門神,而是逐漸邀請財神到家中,然後在壹些年畫作坊中,制作出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祈福等豐富多彩的年畫,以滿足人們慶祝和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
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開始流行,中國出現了年畫的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中國最早的年畫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畫,表現了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趙,班戟和綠珠。然而,在中國人民中最受歡迎的圖片是嫁給老鼠的年畫。這幅畫描繪了壹個有趣的場景,壹只老鼠按照人類的習俗娶了壹個新娘。他的畫構圖生動活潑。這幅畫給魯迅先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所說,這部寓教於樂的《嫁給老鼠》不僅引起了成年人的興趣,而且對孩子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民間傳說除夕是老鼠結婚的吉日。人們應該在床下和廚房裏放壹些食物作為禮物送給老鼠的新郎,以祈求來年的豐收。有的奶奶經常在孩子睡覺前逗孩子說:“快把鞋藏起來,別讓老鼠偷了當轎子。”這就是單詞的來源。所以年畫《嫁老鼠》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 * *聲。
返回
除夕之夜的家庭團圓飯
除夕對中國人來說極其重要。這壹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中國,壹些監獄官員甚至讓囚犯回家與家人團聚過年,可見“團圓飯”對古代中國人是多麽重要。
壹年壹度的團圓飯充分顯示了中國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和關愛,使家庭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家庭團聚往往在精神上安慰和滿足壹家之主。老人們滿屋見兒孫,壹家人其樂融融。過去養育孩子的細心和辛苦沒有白費。這是多麽幸福啊。年輕壹代也可以借此機會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
孩子們在玩鞭炮的時候,也是家庭主婦在廚房最忙的時候。過年的菜前幾天就做好了,年夜飯總是在年三十做。在北方,大年初壹的餃子也會在30號晚上包好。這個時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來的案板聲,大街小巷傳來的鞭炮聲,“劈裏啪啦”的算盤聲,店鋪店鋪傳來的報賬抑揚頓挫聲,到處夾雜著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與歡樂相呼應,交織成除夕夜歡快的樂章。
說起除夕夜的砧聲,鄧雲翔的《燕京地方誌》記載了除夕夜壹個非常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艱難,年三十晚上是壹關。有壹戶人家,老公到深夜還沒帶錢回來。“家裏沒有壹瓶小米,也沒有年貨。當壹個女人在家哄孩子睡覺時,她不知所措。她聽到隔壁的砧板聲,痛得不得了。不知道她老公能不能帶點錢什麽的回來,也不知道明天怎麽過年,也怕家裏沒有砧板讓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