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以 我驕傲 我自豪 我的祖國為題寫壹篇500字的文章

以 我驕傲 我自豪 我的祖國為題寫壹篇500字的文章

為祖國自豪的理由:

1、 歷史悠久。中國人有連續不斷的文明歷史,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人獨立完整的文明體系薪火相傳,雖然歷經劫難,沒有斷絕,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2、 文明進步。中國人在有史以來的五千年間,就整體而言,在大部分時間中處於人類文明的領先水平。

3、 地大物博。有史以來,中國人穩定而又持續地擁有了亞洲最適宜於人類生存的廣大地區(華夏九州的大好河山),所謂“江山社稷”固若金湯,縱然壹時失手,終將收復如初。

4、 人口眾多。有史以來,雖然歷經自然災害、戰火考驗和異族入侵,然而卻能夠始終保持人丁興旺,國家民族的生存基礎沒有動搖。

5、 語言文字。有史以來,歷經自然災害、戰火考驗和異族入侵,語言文字和思想信念沒有被破壞,始終壹貫,連續完整,民族文化傳統得以幸存。

6、 發明創造。從“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就可以得知中國人具有發明創造的天才智慧,與那位“普羅米修斯”的盜竊行為大相徑庭,兩相對比可以發現不同的心境和態度,仰或掩蓋著某種歷史之謎?中國人很清楚,勤勞智慧沒有必要大肆渲染,更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至於伏羲畫八卦、女媧制陶器,神農氏創立農業、發明醫藥,軒轅氏創立工業、發明舟車等,無不是勤奮好學、辛苦勞作的結果。今世所謂“四大發明”在中國人的發明史上只不過是晚期的幾件作品而已,其余無數重大發明創造,為西人所不能盡知者。

7、 生活水平。有史以來,中國人在大部分歷史時期的整體生活水平在世界上是領先的和高水平的。只要我們看看四、五千年以前的彩陶(仰韶文化)就知道當時的生活水平!

8、 生存能力。中國人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極強,此歷史所證明者,毋庸置疑。

9、 經濟發展。養育了最多的人口,維持了最長的歷史,保證了文化藝術的不斷進步。

10、 偉大人物。中國固有之學主要在儒、道二門,儒門聖人是孔子,道門聖人是老子,其余人等不足與相提並論,千古以來莫不如此。孔子、老子之後,又有分門別類的學問和相對“專業”的“聖人”:如醫家有“醫聖”張仲景、書家有“書聖”王羲之、兵家有“兵聖”孫子,詩家有“詩聖”杜甫……所謂“聖人”的評價標準揭示了壹種登峰造極的人品,無論言行功德、學問修養,無不樹立起中華民族的人生豐碑。中華諸子百家,人物眾多,外國人實難望其項背。在尚武爭霸的現代社會,只壹個“孫子”就足以傲世天下,其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已經達到無窮之境界。

11、 思想理性。沒有真正的宗教束縛和思想禁錮,講道論理,善於思考。中國人最佩服(心服口服、內心折服)的不是虛妄而武斷的“上帝”,而是真實親切的“聖人”。中國人最看重的不是權力和財富,而是道德和學問。中國人最為敬仰的是孔子和老子,不是三皇五帝,不是英雄豪傑,不求神異靈奇,唯重思想和智慧。

12、 精神境界。獨立思考和精神自由的學術研究始終未曾泯滅。

13、 天下壹體。漢語中有“天下”壹詞,其眼光、胸懷和度量足以證明其偉大。

14、 以德為重。尊道貴德,仁義道德,重德輕利,淡泊名利,註重道德修養。

15、 中庸之德。不卑不亢,動靜相兼;不驕不躁,剛柔相濟;不偏不倚,不離不棄。唯有如此大德,不計較壹時之成敗,不糾纏壹時之榮辱,沒有患得患失的負擔,沒有輸贏勝負的束縛,超然自處,不為外物所困,不為功利所動,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受制於人。惟其如此,中國人能夠始終保持從容自得,沒有偏激和盲目的失誤,沒有顧此失彼的焦慮,沒有進退維谷的困境,逍遙灑脫,頂天立地。

16、 陰陽之道。陰陽互補,陰陽相得,虛實相應,相反相成,恩威並重,進退自如。惟其如此,中國人具備了壹種超乎尋常的“逆來順受”的智慧和“忍辱負重”的能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不為壹時悲喜所累,寵辱不驚,謂之通達之人。如此處事者,人所不堪,無動於衷,世俗苦惱,無所牽掛。反觀對照,那種“知進而不知退、知剛而不知柔”的人,哪有壹個能夠長久的呢?

17、 道法自然。“道”是中國人的思想法寶和精神支柱,所謂“有道之人”、“得道之人”那可是做人的極致,除此而外,無可稱道。

18、 仁人誌士。孔子曰:“仁者愛人”(《論語》)。所謂“仁者無敵”,蓋由此矣!孔子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又說“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誌”,如此人生信念,賦予中國人不可磨滅的偉大品格!

19、 禮儀之邦。中國人不怕失敗,不怕吃虧受屈,唯怕“失禮”。註重禮節的國家,人們不懼生死而懼禮儀,所謂“死生事小,失節事大”是也,這是何等豪邁慷慨。

20、 君子之國。中國人的文明開化甚早,不求禽獸之欲,不懼虎狼之威,不逞英雄之能,不鼓豪強之氣,不欺弱小之輩,不興不義之師。所謂“君子”,這是中國人所崇尚的人品和人格,《周易大傳》和孔子的《論語》樹立了壹個君子應該具備的標準和規範,他是和“小人”(註意:孔子所謂“小人”和人們所說的“壞人”可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反映了教育家的境界和思想家的水平)。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

21、 浩然之氣。《孟子》曰:“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這種大丈夫氣概就是無敵於天下的“浩然之氣”。中國人有如此大丈夫之人品,豈不偉哉?

22、 以和為貴。“禮之用,和為貴”,這是中國人的人生信條,禮儀之邦的“禮節”是壹種原則性,以和為貴的“宗旨”是壹種靈活性,既能夠堅持原則,又能夠靈活應用,不改其誌,不易其節,又不失變通的智慧,這是何等聰明之人?歸根到底,“禮節”是權宜之計,“和平”才是長久之計。

23、 謙虛好學。謙謙君子,虛懷若谷,聞過則喜,有過則改,這就不至於糟糕透頂。

24、 文武興國。文武雙全才能安邦定國,文事不廢武備,軍備不忘文化。止戈為武,是武備之本義,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兵家上上之策,古今知兵者不可不察。

25、 忠孝治國。孝敬父母,忠於祖國,所謂“愛家護國”的責任和“保家衛國”的義務,引而申之,天經地義的法則,長治久安的法寶。

26、 倫理安人。中國人講究“天倫”和“人倫”,由於“天人合壹”原理是基本原理,“天倫”就成為“人倫”的“原則”。因此,中國人的倫理是壹種天經地義的法則,是壹種自覺的人生智慧,而不是外加的“遊戲規則”。心安理得,心悅誠服,不需要以勢壓人,只可以以理服人,天理人情,人心自有公斷,無需強加於人。“天行健”,所以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所以說:“君子以厚德載物”。法天象地,這不是天經地義嗎?誰能夠否認這個“天理”啊!

27、 尊師重教。從古以來,中國都是壹個尊師重教的國家,唯其如此,開啟智慧,堅持真理,明辨善惡,判斷是非,有“孔聖人”壹夫當關,各種歪門邪道“萬夫莫開”。中國人不會被人所誤導,亦斷難為人所迷惑,域外種種“宗教神怪”終不能在我中華誤國誤民。所謂“中國無宗教”者,誠哉斯言!在所謂“天人合壹”的信念之中,天人不二,神人不二,縱然皇皇如“天帝”者,亦不能怪異於人,道德信念發自內心,又何必求異教束縛我心,豈不悲乎?

28、 尊重女性。從“女媧補天”到“觀音救世”,從天上的西王母到世間的巾幗英雄,娥眉不讓須眉者不可勝數,那些頂天立地的“女中丈夫”,何曾絲毫示弱於男兒?

29、 蓋世奇功。“女媧補天”的壯舉,“誇父逐日”的勇氣,“精衛填海”的鬥誌,“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有那惡戰不休的“刑天”,那種氣勢,誰人能敵?

30、 龍的傳人。人類古代文明都有“圖騰崇拜”的歷史,這是人類思維的雛形,是所有民族思想史的出發點。和那些形形色色的崇拜相比較,無論羅馬人的“狼圖騰”,還是英美國家至今猶存的“鷹圖騰”,或者其他民族的“虎圖騰”和“牛圖騰”,無不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唯有“中華龍”是個無所不能的神靈!“牛頭馬面”、“獅鼻兔眼”、“虎掌鷹爪”、“鹿角蝦須”、“蛇身魚尾”……無數優秀品質集於壹身,“春分則登於天”、“秋分則潛於淵”,或者“興雲吐霧”,或者“隱介藏形”,或“魚”、或“馬”,或“山”、或“水”,可為“火龍”,可為“水龍”,亦或“金龍”、“土龍”,神通廣大,變化莫測,反映了中國人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和凝聚力。若論思想境界和文化性格,中國人的先天優勢誰人能比?如此看來,偉大與渺小,狹隘與廣博,不是壹目了然嗎?

31、 龍鳳呈祥。單說“龍”的神奇,似乎已經登峰造極,然而,中國人又設想出壹幅更加輝煌的文化宏圖:龍鳳呈祥!這真是不可思議!“龍”有“鷹爪”,依然具備了鳥類的品德,為什麽又要創造出壹個“鳳凰”呢?《尚書》:“欲不可縱,物不可極”,龍之為物,可謂極矣!怎麽辦呢?這就是“鳳凰”的妙處!《易》曰:“亢龍有悔”、“潛龍勿用”,這就是天道,只有龍鳳呈祥,方顯“群龍無首”的智慧,只有這樣,偉大的巨龍才不至於孤獨和瘋狂,才不至於離經叛道!只要不背離天道,偉大的龍就不會自我毀滅!何謂天道?《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天道就是陰陽之道!龍為陽,鳳為陰,只有龍鳳呈祥,才能陰陽合德,和合之美,盡在不言中。

32、 象形文字。漢文字是當今世界上唯壹存在的具有生命力的象形文字,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象形會意,既可以形象直觀,又可以抽象演繹,象征意義和引申義以互不相妨礙,反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唯有漢語文字能夠做到這壹點,這不是壹個奇跡嗎?如:“本”和“末”,“上”與“下”。“陰”與“陽”,“虛”和“實”,“剛”與“柔”……如此之類,皆相對而言,指示而出。“本”就是樹木的根本,“末”就是樹木的末梢。所謂“本末倒置”不是很好理解嗎?至於“上”與“下”,壹目了然,不言自明。“陰”是山的陰面,“陽”是山的陽面,如此定義陰陽,復雜的自然現象,深奧的哲學思想,巧妙的人生智慧,昭然若揭,其理甚明。“虛”是壹種太虛境界,“實”不過是殷實之家,相對比較,那是壹種怎樣的意境啊!“剛”為金之性,“柔”為木之性,金木之別,人所***知,物理屬性與生態利害判然,形象之美與音韻之美無比真切地表現了出來,這是多麽優美的壹種文字啊!

33、 成語詞匯。漢語詞匯,特別是成語,講究偶聯、對仗,此陰陽之妙,道理頗深。言簡意賅,文淺意深,壹舉兩得,涵義豐富。漢語是壹種富有詩意的語言,是藝術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壹。如:扭轉乾坤,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顯微知著,借古諷今,水火不容,江山永固……再如“遊泳”、“旅遊”、“觀察”、“朋友”……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想象是外語所沒有的。無獨有偶,成雙配對,其中奧妙,唯有陰陽理論可以揭示出其中蘊含的玄機。關於這壹點,我將在《奇妙的漢語言文字》壹文中詳細論述,此不贅言。用最簡單的詞匯,表達最豐富的意義,這就是漢語言文字的神奇效果。試想壹想,如果不能像漢語言文字壹樣簡明扼要地表達,壹定會出現大量的廢話,那不是多余嗎?

34、 飛天壁畫。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舉世無雙。西方神話中有長翅膀的小天使,顯然,在他們的頭腦中,沒有翅膀是不能夠飛翔的,哪怕是天使也不例外。但是中國古代藝術中的“飛天仙女”就能夠無翅而飛,而且飛的極其瀟灑自如,自由自在,無所依傍,這不就是中國人藝術想象力的過人之處嗎?

35、 馬踏飛燕。“馬踏飛燕”是在甘肅武威市“雷臺”遺址所出土的壹件東漢青銅藝術品,這匹神馬無翅而飛,橫空而走,雖迅疾如飛燕者所不能也,這和西方人想象中的“飛馬”形象實在有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36、 萬裏長城。橫貫東西,跨越千山萬水的長城,隨山起伏,涉水淩雲,宛若壹條巨龍盤踞在亞洲,雄偉壯觀,靜中寓動,河山為之增色,九州連成壹片,北國萬裏風光,儼然壹幅圖畫。這不是壹種巨大的藝術創舉嗎?能做出這種藝術效果,怕只有中國人了。

37、 建築藝術。中國所獨特的建築藝術,以“大屋頂”為最。翹角飛檐,立柱鬥拱,高臺之上的大殿,就有了活的靈魂,虛實結合,動靜相兼,寓動於靜,靜中有動,若行若止,若舉若飛,若有所待,若有所望,莊嚴而不僵硬,靈活而不輕浮,這就是中國人所達到的藝術境界。無數亭臺樓閣、廟宇殿堂,無不體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靈感。

38、 曠世柔情。《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懷有誰能夠超越呢?

39、 行俠仗義。無論青史留名、萬世流芳的先秦“義士”,還是《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闖蕩江湖,橫行天下,盜亦有道,這是中國文化化腐朽為神奇的精彩之處。強盜土匪,地痞流氓,惡霸豪強,壹介武夫,能夠曉之以“大義”、諭之以“真情”,其“歸順詔安”之意,又豈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40、 古籍典冊。姑且不論“三墳五典”之類,只壹部《四庫全書》,足可以獨步天下矣。

41、 文章之美。三千年來,中國流傳至今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奇文美賦,足見古人雄才大略,氣壯千秋。無論《左傳》和《孟子》,無論《楚辭》與漢賦,從《戰國策》到《古文觀止》,浩氣凜然,氣象非凡,文章之華美,精神之純粹,罕有能匹敵者。

42、 中華詩詞。由於漢字的藝術性很強,漢語在長期歷史沈積和無數學人的錘煉之後,漢語的字、詞、句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及其豐富,漢語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極強。漢語給人們提供了無窮的想象力。詩人最重要的特質是想象力,所謂浪漫氣質就是詩人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在漢語熏陶之下的中國人幾乎都是天才詩人,詩人氣質已經是中國人的普遍特征,稍加引導和啟發,就會湧現出無數才情並茂的詩人和才華橫溢的詩篇。唐詩、宋詞是中華詩詞的傑出代表,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中國人的歷史文化和精神信念在唐詩宋詞中得到了濃縮和提煉,它凝聚了中國人的自然知識和人生智慧,它寄托著中國人極其豐富的思想感情,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無窮的藝術想象力。無論李白、杜甫,無論韓、柳和蘇、黃,無論陸遊和陳亮,隨便哪壹位,都是古今中外絕世無雙的奇才。僅就洋洋數萬篇唐詩宋詞,哪壹個國家和民族能夠與之相比呢?沒有!

43、 明清小說。只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那壹部都是舉世無雙的極品。《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水滸傳》中的梁山英雄,世界上還有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藝術創造嗎?

44、 中國書法。從甲骨文、鐘鼎文中我們就會感受到,那些遠古的漢字就像是鬼斧神工銘刻而成,古樸大雅,厚重端莊,那種強烈的藝術震撼力是從遠古而來,是從大地深處而來。至於秦篆漢隸,清雅秀麗,飄逸靈異,每當觀臨之時,壹種神奇的感染力撲面而來。唐宋以降,漢字的藝術功能在紙墨筆硯的錘煉之中就誕生了洋洋大觀的中國書法流派,美不勝收,目不暇接。無論在那裏,只要見到壹個有修養的中國人拿起毛筆,在壹張壹無所有、潔白無瑕的宣紙上盡興揮毫,壹番筆走龍蛇之後,轉眼間,滿紙雲煙,如夢如幻,作者如癡如醉,觀者無不傾倒!這個時候,誰不為中國人而自豪呢?

45、 中國繪畫。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大地灣的“地畫”就是壹幅難得的絕筆。從仰韶時期的彩陶,發展到秦磚漢瓦的恢宏氣度,中國人的繪畫天才就已經是勢不可當了!不可思議的是,中國人的繪畫很早就具備了卓越的“寫意性”,獨特的寫意畫成為人間奇跡。而這種極其抽象的功夫,在西方繪畫中只有到了法國人畢加索的手裏才有了發揮的可能。而在中國,似乎天生如此,並且代代相傳,不斷發揚光大。魏晉時期有顧愷之,有唐壹代是吳道子,中國繪畫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新的氣象已經蓬勃而出。宋元以後,從“松雪道人”趙子昂到華亭“香光居士”董其昌,其間誕生了許多國畫大師,使中國山水畫以及人物、花鳥無不精益求精,意境深遠,格調高雅,中國寫意畫的成就達到了巔峰,特別是明清時期發展壯大的文人畫,內涵豐富,意味深長,精美絕倫,蔚為大觀。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壹脈相承,水墨功夫,清新秀雅,壹派吞吐宇宙的氣象,壹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壹片生機盎然的天地,方寸之間展現無限風光。寫意畫在平淡中得真味,精神到處,風雲際會,百態千姿,躍然紙上,萬象眾生,呼之欲出。

46、 中國音樂。西方音樂自十八世紀以來,真如洪水巨流,無論貝多芬,還是柴科夫斯基,其音樂成就似乎無人可敵,各種交響樂占居著世界各地的音樂廳,光芒耀眼,音樂高亢,歌聲嘹亮,幾乎令所有其他的音樂都黯然失色。然而,這是音樂的最高境界嗎?我們看看中國古代,發現於八千年前的精美的“骨笛”以及仰韶時期出土的大量的“陶塤”就足以說明中國音樂的早期成就已經非同壹般。傳說在伏羲女媧之後,神農黃帝之時,中國所發明的樂器已經自成體系,這在戰國的“曾侯乙墓”中發現的大型編鐘為主的樂器體系已經充分得到了證明。鐘磬、鑼鼓、琴瑟、簫笛、塤龠……和西方交響樂中的器樂體系相比,在那些大型的編鐘和編磬面前,我們能不為之所動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只有和西方現代優秀的音樂成就相比,才能夠認識到中國古代的音樂成就。漢語中的“知音”壹詞講的“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壹曲《高山流水》成為萬世絕響(見《列子》“湯問”篇)。然而,真正的“知音”莫過於孔子,在《論語》的“八佾”篇中記載了孔夫子對於音樂的評價標準,從孔子對於《韶》樂和《武》樂的比較中,由“盡美”到“盡善盡美”的藝術升華,使我們對於音樂的理解就不僅僅局限於音樂本身了。再看道家,老子說:“大音希聲”,這在莊子“至樂無樂”的“天籟”境界中可以得到更具體的理解,那是怎樣的壹種音樂修養啊?由此斷定,中國道家音樂和儒家音樂的成就是不容忽視的。

47、 中國戲劇。無論秦腔和京劇,無論越劇和豫劇,其綜合成就和藝術境界就全球而言依然是無與倫比的,莎士比亞的作品,無論內涵韻味,是絕乎不能相比的。

48、 中華美學。中華美學講究真、善、美的和諧統壹,所謂“中和之美”(儒家的崇尚)和“自然之美”(道家的追求)是把握美學標準的兩大要領,而那些孤立的美和純粹的美都是荒誕的和不完整的,謬誤在所難免,偏頗和缺陷的存在如何可以達到真正“完美”的境界呢?美的標準有陰陽虛實之別,有剛柔動靜之變,所謂“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雖各有其美,又何如完美之境界呢?人生之完美、天地之大美,必然是陰陽和合、剛柔相濟,相反相成、渾然壹體,達到壹種所謂的“化境”,這就是中國美學的特殊境界。美學的最高境界是妙不可言的,《易》之“賁”有“白賁”之意,那是壹種返璞歸真的意境,拙樸之美,淡雅之極致也。

49、 沈魚落雁。“沈魚落雁”和“閉月羞花”是中國古典美學所揭示的壹種美學境界。所謂“沈魚落雁”的境界就是壹種閑靜優雅、自然從容的境界,不驕不躁,不慌不忙,落落大方,款款而來,恬淡靜雅的風度,自由自在的氣度,氣定神閑,優哉遊哉,這就是“沈魚落雁”的意境,壹種美的狀態和意象。“閉月羞花”是指“月朦朧”、“花半開”的狀態,這是中國古典美學所揭示的“含蓄之美”和“朦朧之美”。值得註意的是,所謂“沈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意境主要體現的是壹種“生命之美”和“生態之美”,這給我們壹個啟發,美學原理和美學原則與生命的規律以及生態學原理是壹致的,不符合生命法則和生態原理的美學就出現問題了。

50、 中國印章。“印章”是中國書法繪畫中產生的壹種獨特的藝術。繼承了甲骨文和鐘鼎文的古老傳統,“刻印”體現了壹種極其古雅的藝術品味。“中國印章”集雕刻、繪畫、書法於壹體,壹方印章凝聚了多少中國人的智慧,濃縮了多少中國文化!

51、 中華寶玉。中國人對“玉”的崇尚在全世界是獨壹無二的。“玉”的審美價值是多方面的,它是真善美的完整統壹,是無比尊貴的象征,有道是“黃金有價玉無價”。把玉的屬性和君子的秉性統壹起來,美玉的純潔無瑕和君子的高尚品行相壹致,外柔內剛、溫潤堅毅,只有在“天人合壹”的思想指導下才能夠把“君子”和美玉統壹起來。佩玉的傳統成為中國人最古老的文化傳統,這在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未曾中斷,這在《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身上得到了生動地體現,壹塊寶玉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52、 中華奇石。中國人鐘情於石並欣賞奇石的傳統在世界上是獨壹無二的。 “醜石”與“美玉”成為互相對應的壹個審美體系。石以醜為美,美在那裏呢?“瘦”、“皺”、“漏”、“透”就成為評判湖石的四個美學特征,這和美玉的圓潤、光滑、精致、細密的特點是完全相反的。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壹峰奇石,既醜且怪,既拙且樸,然而它卻是壹個山水園林的點睛之筆!這是壹種不假雕琢的天然之美,它賦予人工園林壹種自然情趣,這種審美趣味是壹種超凡脫俗的藝術品味。

53、 中華瓷器。絲綢和瓷器成為唐宋以來中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它給中國贏得了許多聲譽。瓷器以景德鎮為最,壹塊普通的泥土經過水火交融的鍛煉,奇跡就出現了:光彩奪目,晶瑩如玉,千姿百態,華美無比,這就是精美瓷器的藝術魅力。在瓷器的創造發明中,中國人把“女媧煉石”的神話變成了現實,化腐朽為神奇,化學變化和藝術創造相結合,人工之妙,造化之奇,常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如果把中國的瓷器工藝和意大利的玻璃工藝相比較,中國特色就顯而易見。

54、 中國象棋。中國象棋是中國古代政治軍事的壹個縮影,是戰爭藝術和軍事智慧的結晶,壹炮壹馬,壹兵壹卒,縱橫車車,運籌將相,進退生殺,相互制約,行軍布陣,攻守應變,頗具人生智慧,表現出豐富的哲學思想。

55、 中國圍棋。中國圍棋是壹種絕妙的發明創造,其中的藝術構思和思想內涵說明中國人具有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和發明創造能力,體現了中國人非凡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懷。圓形棋子主動,象征天道;方形棋盤主靜,象征地道;正合“天圓地方”之意。壹種棋子,色分黑白,理通陰陽,道法太極,有天地日月之象,有乾坤開合之妙,虛實進退,往來變化,剛柔相推,攻守相依,忽如龍爭虎鬥,忽如二龍戲珠,忽然硝煙四起,忽然風平浪靜,忽然狹路相逢拼命廝殺,忽然天高地遠各奔西東,春風得意者步步領先,海闊天空,任意馳騁。然而棋逢對手,豈可大意?壹時失手則處處被動,步步緊逼,節節敗退,所謂壹著不慎,滿盤皆輸!雖然,高手自有妙著,斷腕“棄子”亦可扭轉乾坤、起死回生,以小敗而獲大勝,不亦快哉!圍棋對弈,有“氣”則生,無“氣”則亡。高手相遇,最終勝負取決於空間實地大小與先後手,不是妳死我活的較量,而是境界高低、胸懷大小的呈現。圍棋是“神仙棋”,壹番“手談”晤對,比賽的是棋手的風度和修養,眼光之遠近,氣量之大小,最高境界的對弈是人生的感悟和超越,而不在於簡單的得失輸贏。這就印證了傳說中堯帝發明圍棋的意圖: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涵養道德,培育精神。

56、 中華武術。武器的最初發明是人類文明的壹個重大進步,然而,在武器的使用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當武器被人們用於自相殘殺,武器就成了兇器。在廝殺格鬥中出現的各種武器,不是為了對付野獸,而是為了殺死自己的同類。如何化解這個矛盾,這就有了“化幹戈為玉帛”的思想。“止戈為武”的思想是中華武術的基本信念。把防身抗暴和修身養性相結合,化殘暴為吉祥,化戾氣為和氣,化敵為友,化險為夷,於是,刀槍劍戟,戈矛棍棒,這些殺生的兇器演變成了養生的法寶,“十八般武藝”都成了健身養生的藝術。“峨眉劍”、“少林刀”,經過中華武術的改造,刀光劍影和槍棒拚殺成了壹種祥和的藝術境界,這不是壹件很神奇的事情嗎?至於中華武術的最高境界,武器反而成為多余的累贅,“太極拳”、“八卦掌”都不需要武器,它是壹種生命的藝術和思想的升華,其中的人生感悟蘊含著中國古代哲學的高超智慧,高深莫測,誠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57、 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不是壹般的飲食文化,是受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深刻影響的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是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統壹,其中的科學內涵、思想內涵和文化藝術內涵是極其豐富的。孔子說:“食不厭精”,這是對中國飲食文化最好的註解。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和源頭,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殊性質。“調和五味”是中國烹調技術的基本指導思想,由於烹調過程中需要平衡陰陽、調和五味,其中的道理和治理國家是壹樣的,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把飲食文化和政治文化統壹起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綜合性與調和性,實際上,中國飲食文化已經融會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首先,中國飲食文化的科學性非常重要。試想壹下,在油、鹽、醬、醋、糖、酒的化學處理之後,在姜、蔥、蒜、花椒。

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