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體的特點是結構宏偉、想象豐富、句式靈活,以屈原、宋玉等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離騷》、《九歌》、《九章》等。
首先,從楚辭體的藝術形式特色來看,它與楚地的原始神話和巫覡,工祝的有關宗教活動就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從屈原的作品《九歌》、《招魂》、《天問》等來看,無不在這方面有著鮮明的烙印。
其次,楚辭的產生與楚地的樂曲和民歌也有著密切關系,在春秋戰國時代,楚國的音樂和民歌被稱為“南音”或“南風”。
從楚辭作品中看到,其篇章體制均是比較長大的,特別是與北土的樂歌《詩經》作品相比,更顯示出其宏偉繁復。另外,將新型詩體楚辭與《詩經》作品相比較,除了上述的壹些藝術形式上的特征有所不同外,最為明顯的是句式,語調方面的不同。《詩經》作品主要為四言體,篇幅不大,以重章叠句的形式構成,屈原的楚辭作品則為長句,大量使用“兮”字語吻詞,特別是後者,幾乎成為楚辭體最明顯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