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壹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裏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註釋
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遠:遠自。
楚國:楚地,指湖北壹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仍:依然。憐:憐愛。壹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萬裏:喻行程之遠。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壹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壹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壹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壹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壹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在這壹聯,短短十個字,作者描繪了四種景象:起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每壹種景象都是那樣的闊大,讓人窮盡目光,思接千裏。這句的意思是山隨著低平的原野的出現而逐漸消失,江水在壹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描寫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用流動的視角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視線中壹點點地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畫出了壹副氣勢磅礴的萬裏長江圖,寫的是遠景。其中“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如何把四種景象融合在同壹個畫面中呢?作者用壹個“隨”字把“山”與“野”聯結在壹起,用“入”字把“江”與“荒”聯結在壹起。“隨”字描繪出山脈的走向與趨勢,富有流動感和空間感,仿佛壹幅圖畫在妳面前徐徐展開。隨著山脈的走向越來越低,最終沒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廣闊,詩人的視野也更加開闊,而“盡”字則道出了山脈消失,平原呈現時,詩人眼前豁然開朗的喜悅感覺。 “入”字則帶著強烈的楔入感,描繪出了長江沖擊荒原的力量,也激發著作者的豪情。作者內心的激昂奮進,也隨著水流奔向遙遠的天際。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的“入”字有同樣的意蘊。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壹面天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這壹句是長江近景的描寫。“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雲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意思是我還是憐愛故鄉的水,流過萬裏送我遠行。這壹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故鄉水擬人化,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裏,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
詩人順著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壹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裏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壹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壹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裏”,那麽,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壹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遊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2《渡荊門送別》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分類標簽:送別詩
作品賞析
註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壹次旅遊。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裏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評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
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
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
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足見椽筆功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可比功
力。或認為李是行舟流覽,杜則停舟細看。此說頗是在理。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壹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壹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壹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壹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壹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壹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壹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壹“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壹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壹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壹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壹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壹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壹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裏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壹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裏”,那麽,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壹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遊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3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註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⑴荊門: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今湖北、湖南壹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大河。大荒:廣闊無垠的原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⑺海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裏狀寫江上雲霧的變幻多姿。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壹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裏:喻行程之遠。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壹次旅遊。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裏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4渡荊門送別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註釋
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卷十五。
荊門:荊門山,在現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
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壹帶。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
海樓:海市蜃樓,是大氣中由於光線折射作用形成的壹種自然現象,多於夏天出現在沿海壹帶或沙漠地方。
憐:愛。壹本作“連”。
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遠:遠自。
江:長江.
下:移下。
仍:頻頻。
韻譯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去遊玩。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裏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賞析
這是壹首五言律詩,押韻的字有遊、流、樓、舟。題材:送別詩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壹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壹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壹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壹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壹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壹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壹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壹“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壹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壹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壹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壹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作者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詩仙”。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
《渡荊門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5原文:
渡荊門送別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流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連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那古時楚國之地遊歷。
重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彩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裏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註釋
⑴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今湖北、河南壹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⑺海樓:海市蜃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裏狀寫江上雲霧的變幻多姿。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壹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裏:喻行程之遠。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壹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壹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壹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壹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壹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壹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壹“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壹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壹“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頷聯這兩句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闊;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壹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壹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壹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頸聯兩句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在欣賞荊門壹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壹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壹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裏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壹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壹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裏”,那麽,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壹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遊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