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陌上桑》三段表現的母題如何概括?

《陌上桑》三段表現的母題如何概括?

1、《陌上桑》按音樂分為三解,其文字內容,也相應地分為三段。

2、第壹段著重寫羅敷的美貌和人們對她的喜愛。

起首四句,從大處說到小處,從虛處說到實處,是典型的民間故事式的開場白。同時,這四句也奠了全詩的氣氛,隨後作者筆勢壹蕩,不直接寫羅敷本身,而去描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通過從虛處落筆,無中生有,表達了不可描摹的完美。總之妳愛怎麽想像就怎麽想像,羅敷總是天下最美的。

3、第二段描寫使君意欲調戲,羅敷欲擒故縱,最後當頭棒喝。

第二段壹起句就開始轉向了,來個好大氣派的使君!古時使者多指太守、刺史壹類官員的尊稱,官做得大,氣派自然大,膽子跟著大。別人見了羅敷,只是遠遠地看著,這位使君就不甘心於此了。於是派人去問,羅敷不動聲色,壹壹作答。但使君問道:妳可願意坐上我的車,跟我回去?羅敷的回答猶如當頭壹棒:“使君壹何愚!”有了“壹何”二字,語氣十分強烈。理由是很簡單:妳有妳的妻,我有我的夫。各安其家室,乃是禮教之大義,豈可逾越?這壹節表現了詩歌的道德主題。而道德主題,總是在善與惡的沖突中才能表現得鮮明強烈。

4、第三段著重描寫羅敷誇夫,羞退使君。

第三段由主人公全面鋪展地誇耀丈夫。道德大義在第二段用結末二句話點明之後,到第三段就轉向壹層富有喜劇色彩、詼諧的情節。羅敷誇婿,完全是有針對性的。使君出巡,自然很有威勢,於是她先誇丈夫的威勢:丈夫騎馬出門,後面跟著上千人的僚屬、差役;他騎壹匹大白馬,隨人都騎黑色小馬,更顯得出眾超群;他的劍,他的馬匹,全都裝飾得華貴無比。使君官做得大,她就再誇丈夫的權位:丈夫官運亨通,十五歲做小吏,二十歲就入朝作大夫,三十歲成了天子的親隨侍中郎,如今四十歲,已經做到專權壹方的太守。

言下之意,目前他和妳使君雖然是同等官職位,將來的前程,恐怕是難以相提並論了!最後是誇丈夫的相貌風采:丈夫皮膚潔白,長著稀稀的美髯,走起路來氣度非凡,用這些來反襯使君的委瑣醜陋。這麽壹層層下來,羅敷越說越神氣,越說越得意,使君卻是越聽越晦氣,終了必然是灰溜溜逃之夭夭。

5、《陌上桑》其實有雙重主題:

(1)從道德主題來說,作者所要求的道德是合理的。在這裏,堅貞並不是壹個抽象的、違背人性的教樣,而是同確實可愛的丈夫及幸福的家庭生活聯系在起的。

(2)從美的情感的主題來說,也沒有因為道德約束的存在而受到過分的削弱。羅敷的美貌,在作者神妙的筆下表現得動人心魄,取得了以前文學作品所未有的效果。對於常人出於愛美之心而略有失態的行為,作者只是稍作揶揄,始終不失人情味。愛慕美色,其實是人的天性。但這種天性在生活中不能不受到約制,所以文學作品常常在這方面提供安全無害的補償。

《陌上桑》在美的情感方面的意義恐怕比它的道德意味更重要壹些,或至少說更受人喜歡。所以在《陌上桑》出現以後,魏晉南北朝產生了大量的模擬之作,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變化的詩篇。至於它的獨特的表現手法,直到元明清的戲曲小說中,還不斷有人效仿。如《西廂記》寫鶯鶯出場時,便先寫周圍人看得失魂落魄的神態,正是從此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