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12歲的詩句

關於12歲的詩句

1. 十二歲少年寫的詩詞

小兒詩 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散誕無塵慮,逍遙占地仙。

排衙朱閣上,喝道畫堂前。 合調歌楊柳,齊聲踏采蓮。

走堤行細雨,奔巷趁輕煙。 嫩竹乘為馬,新蒲折作鞭。

鶯雛金鏇系,貓子彩絲牽。 擁鶴歸晴島,驅鵝入暖泉。

楊花爭弄雪,榆葉***收錢。 錫鏡當胸掛,銀珠對耳懸。

頭依蒼鶻裹,袖學柘枝揎。 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

頻邀籌箸掙,時乞繡針穿。 寶篋拏紅豆,妝奩拾翠鈿。

戲袍披按褥,劣帽戴靴氈。 展畫趨三聖,開屏笑七賢。

貯懷青杏小,垂額綠荷圓。 驚滴沾羅淚,嬌流汙錦涎。

倦書饒婭姹,憎藥巧遷延。 弄帳鸞綃映,藏衾鳳綺纏。

指敲迎使鼓,筋撥賽神弦。 簾拂魚鉤動,箏推雁柱偏。

棋圖添路畫,笛管欠聲鐫。 惱客初酣睡,驚僧半入禪。

尋蛛窮屋瓦,探雀遍樓椽。 拋果忙開口,藏鉤亂出拳。

夜分圍榾柮,朝聚打秋千。 折竹裝泥燕,添絲放紙鳶。

互誇輪水碓,相教放風旋。 旗小裁紅絹,書幽截碧箋。

遠鋪張鴿網,低控射蠅弦。 詀語時時道,謠歌處處傳。

匿窗眉乍曲,遮路臂相連。 鬥草當春徑,爭球出晚田。

柳傍慵獨坐,花底困橫眠。 等鵲前籬畔,聽蛩伏砌邊。

傍枝粘舞蝶,隈樹捉鳴蟬。 平島誇趫上,層崖逞捷緣。

嫩苔車跡小,深雪履痕全。 競指雲生岫,齊呼月上天。

蟻窠尋徑劚,蜂穴繞階填。 樵唱回深嶺,牛歌下遠川。

壘柴為屋木,和土作盤筵。 險砌高臺石,危跳峻塔磚。

忽升鄰舍樹,偷上後池船。 項橐稱師日,甘羅作相年。

明時方任德,勸爾減狂顛。 選自《全唐詩》 作者:唐 胡令能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2. 12歲生日賀詞

親愛的爺爺奶奶 、叔叔阿姨和各位好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在百忙中參加我的十二歲生日宴會。

12年的時間,既短又長,對於我的人生來說,是剛剛起步,濃墨重彩還在未來;但對於為我付出了辛苦和關愛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來說,卻已經傾註了他們全部的心血和時間。

所以今天,在我將告別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在我將步入如詩如夢的少年時代時,在這特殊的時刻,我要特別感謝家人的養育之恩,感謝親朋好友的關愛之情。是妳們用無限的愛滋潤著我、沐浴著我,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這裏,我要真誠地說壹聲“謝謝妳們”!(鞠躬)

12歲,是人生中新的裏程碑,也是我立誌向上,追求崇高理想的新起點。我立誌成為壹個勇敢正直、善良博愛、健康樂觀,擁有優秀品質、博大胸懷和無限愛心的男子漢!為實現這個目標,我要發奮圖強,刻苦學習,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用優良的品質塑造自己,用堅強的毅力鍛煉自己,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用最優異的成績報答所有關心關愛我的人!用自己的熱血、汗水、能力和素質回報祖國、造福社會!

最後,在這個充滿幸福和快樂的時刻,我真心祝願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吉祥安康、福壽延年;祝願爸爸媽媽和叔叔阿姨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祝願我的朋友們和我壹起幸福快樂、健康成長!

再次謝謝大家!(鞠躬)

3. 12歲的年齡的在古代稱為什麽

12歲的年齡在古代被稱為“總角”。

壹、簡介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壹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壹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二、不同年齡段稱呼 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

初度:周歲。《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後稱生日為初度。 生小:幼年。

《孔雀東南飛》“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裏”。 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發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嶽《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恒牙。

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教數:9歲。

外傅:10歲,出外就學。 束發:束,捆,結之意。

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因以「束發」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古代年歲的別稱。

舞勺:13歲。 壹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舞象:男十五歲~二十歲。 是成童的代名詞。

原本是古武舞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禦。”

《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雲:‘謂用幹戈之小舞也。

’”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

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左思《詠史》詩之壹:“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聊齋誌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 不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強壯:指四十。

《續焚書》卷壹·書匯:兄雖強壯之年,然亦幾於知命矣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老年頭發蒼白如艾。《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麽不滿意的事?” 花甲(耳順):指60歲。

以天幹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發服戎,功成皓首。” 耄耋:指八九十歲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黃發: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發臺背”。老人頭發由白轉黃。

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臺背”,“臺”與,“鮐”通用。

《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百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軾《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蔔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

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壹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誌”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歲。

古稀是七十歲。耄(mào)耋(dié)指八十歲。

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壹百歲。

參考資料:

年齡稱謂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