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誰幫我介紹壹下安徽和山東?謝謝妳

誰幫我介紹壹下安徽和山東?謝謝妳

安徽省

省會合肥,有17個地級市,44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6個縣。

全省南北長約570公裏,東西寬約450公裏,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裏,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45%。

安徽位於中緯度地帶。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綜合影響下,安徽具有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的氣候。在中國氣候區劃中,淮河以北屬於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征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季氣溫多變,秋季空氣清爽,梅雨明顯,夏季雨水集中。總體來看,安徽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豐富的光、熱、水資源有利於農、林、牧、漁業的發展。但由於氣候的過渡性特點,南北冷暖氣團交叉頻繁,天氣多變,降水年變化大,經常發生旱、澇、風、凍、霜、雹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壹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

安徽省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涼”“冬寒”氣候明顯。如果按氣候平均溫度劃分四季,氣候平均溫度冬季< 10℃,夏季> 22℃,春秋兩季為10-22℃,那麽我省四季分布大致如下:春秋兩個月,夏冬四個月,冬季長,春秋短。由於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淮北冬天比夏天長,江南夏天比冬天長。季節開始日期春夏由南向北,秋冬由北向南,相差約5-15天,春季相差最大,夏季相差最小。

二是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安徽省年平均氣溫在14 ~ 17℃之間,屬於溫和氣候類型。冬季65438+10月平均氣溫在-1 ~ 4℃之間,夏季7月平均氣溫在28 ~ 29℃左右,全年範圍內各地均低於30℃,大陸性氣候不明顯。除個別年份外,寒期和熱期壹般都很短。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 mm之間,呈現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的特點。淮北普遍在900 mm以下,江南、江南西部、大別山在1200 mm以上,1000 mm等雨量線貫穿江淮丘陵中部。山區降水量壹般隨高度增加,黃山光明頂年平均降雨量達2300mm。從全國降水分布圖看,我省降雨量適中,壹般年份能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三、春溫多變,秋高氣爽。

4月和5月是冬季風向和夏季風的過渡時期。南北氣流相互競爭,進退自如,鋒帶南北移動,氣旋活動頻繁,天氣氣候多變。因此,冷暖、多雨、多晴是我省春季氣候的壹大特點。春季氣溫上升不穩定,每天變化很大。春季氣溫低於秋季氣溫,春雨多於秋雨。3、4、5月的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20-38%,由北向南遞增。江南雨季來得早,每年的降雨集中期在4、5、6月。春雨比江西、屯溪、祁門的夏雨還要多。春季氣溫低,春雨多,特別是長期低溫持續陰雨,對早稻、棉花等春播作物幼苗生長不利。秋季,除地面冷高壓外,高空仍維持副熱帶暖高壓,大氣層結相對穩定,秋高氣爽,陽光明媚。

秋季9-165438+10月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異不大。因此,安徽省各地經常發生秋旱、秋旱。若幹年後,在夏季風撤退和冬季風加強的過程中,氣旋和鋒面帶來秋風秋雨,對秋收秋種不利。

第四,梅雨顯著,夏雨集中。

最長梅雨期(1954)為57天,梅雨量超過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造成百年壹遇的洪澇災害。在1958、1959、1966、1967、1978、1994年,由於梅雨短暫或空落,造成了百年不遇的嚴重幹旱甚至旱災。可見,梅雨量與安徽省旱澇災害和農業生產有很大關系。

夏雨集中是季風氣候的特征之壹,是雨帶由南向北緩慢移動的結果。我省夏雨濃度自南向北逐漸增大,6、7、8月降雨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33-60%。

春夏季沿江、江南降雨量差不多,江淮之間夏雨占40-50%,淮北大部分地區占50%以上。夏季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季節,需水量大。夏季雨水集中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但如果過於集中,雨量過大,容易發生漬澇,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都是有害的。

世界文化和自然的雙重遺產——黃山

黃山黃山熊生活在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她以三絕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聞名於世。它與埃及金字塔和百慕大三角洲壹起,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黃山所擁有的,是大自然的傑作,雄偉壯麗,在陌生中見英雄,在陌生中藏隱逸,在陌生中美,在陌生中險。黃山風景集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峨眉山的涼爽、匡廬的瀑布、雁蕩山的奇石和恒山的煙雲於壹身。景區內共有36座大峰和36座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為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兩次遊覽黃山,感嘆道:“海內外皆無黃山徽之稱。若登黃山,天下無山。”黃山以變取勝,壹年四季景色不同,山川不同。獨特的花崗巖峰林,錯落有致的峰巒峽谷,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林,栩栩如生的山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壹幅黃山的巨幅畫卷,動靜皆宜。這幅畫卷神奇、迷人、有靈性。過去有句話:不要相信;真的很奇妙,我們要到這裏才知道。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跨黟縣、休寧縣、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078平方公裏。黃山是五嶽中的三山之壹。黃山風景區的自然景觀很美。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被譽為黃山“五絕”,令海內外遊客驚嘆不已。黃山82,或稱崔偉,雄偉壯觀,或險峻秀麗,布局合理,自然精巧。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墜入深谷,升至峰巒絕壁。

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1世紀,中國母系社會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和生活了。三四千年前的商朝時期,有壹個叫山越的祖先生活在這裏。山越是百越之壹。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先歸吳,亡吳歸嶽,亡嶽歸楚。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實行郡縣制,這就是會稽郡的疆域。南朝設新安縣,縣治遷都,從未離開過新安江上遊。徽州古稱新安,其來源以此為據。到了宋朝,五月二十四日(公元1121),上諭改她為徽州。關於徽州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徽州有惠玲、惠水、大惠村,所以州以地名命名;另壹方面,又說趙宋取“徽、美、善”之意,炫耀他收復這壹地區。這兩種學說共存了八百多年,歷代都在使用郡縣的名稱。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時,以安慶和徽州的首字母作為省名。

九華山——佛教名山

九華山,四大佛教名山之壹,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它是西藏菩薩的道場,也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皖南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壹。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部,西北與天柱山隔江相望,東南的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省“兩山壹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北部的主要入口和景區。景區面積120平方公裏,保護範圍174平方公裏。中心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北緯30。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譽為國際佛教道場。

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巖構成,以山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流、泉水交織其中。九華山名峰70余座,1000米以上山峰30余座,最高海拔1.342米的望峰。唐代劉禹錫遊山時稱贊:“奇峰之見,震撼心靈”,“是自然之美”。山上遍布深谷、深潭、流泉、瀑布,氣象萬千。“壹幅王維在河邊,是李白千百年寫的詩”。九華山是壹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處處有景,清代有“九花十景”。對外開放後,先後開放了8個景區和100多個新景點。新老景點相得益彰,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此外,四季分明,日出、晚霞、雲海、霧凇、雪景、佛光等天空奇觀,美不勝收,令人難忘。被譽為“東南第壹山”、“江南第壹山”。

天柱山

天柱山安徽省天柱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上天柱山,封號“南嶽”。道教將其列為14洞,第五十七福地;三祖寺是禪宗的發源地之壹。相傳佛教三祖僧幹大師曾在此弘法。寺內有壹座感受孤獨的塔,但年久失修,現在已不對遊客開放。天柱山又稱安徽山,安徽省簡稱“皖”。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天柱峰捧日月,洞門雲鎖雷”的詩句,對天柱山的壯麗景象作了精彩的描寫。

天柱山是花崗巖峰叢地貌,地質遺跡豐富。它是舉世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還擁有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和中國十大名山等稱號。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準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438+02平方公裏。

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

宏村位於易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km,距易縣縣城11km。該村始建於北宋,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裏原是王居住的地方。谷宏村的人們主動表現出“仿生學”,規劃建造了牛形的村莊和人工水系,堪稱“中國壹絕”。放眼全村,猶如壹只昂首挺胸,蹄子奮勇的大水牛,成為今天“建築史上的壹大奇觀”。村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棟。民間故宮博物院“承誌堂”金碧輝煌,可謂是皖南最古老的民居。村中壹排排疊疊的院落與秀美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動作得體,意蘊空靈,處處風景,步步為營。從村外的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乃至室內布局,完整保留了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任何現代文明的痕跡。宏村以其獨特的外形和美妙的鄉村風光,被譽為“中國畫中的村莊”。

鳳陽明墓

朱元璋稱帝後,建都南京,定都林好(今鳳陽)。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於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中都由於修建和使用時間較短,沒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壹些布局思想,包括其城內宮殿的布局,影響了明代北京的規劃。

明太祖陵位於中都城西南7公裏處,陵中葬有朱元璋父母、弟媳、侄子等遺骨。朱元璋出身貧寒,元四年(公元1344年)父母、兄嫂相繼去世。朱元璋才10多歲,無力大辦喪事,只用“衣冠不整,蓋地三尺”的禮物來保護親人。20多年後,朱元璋被封為吳王,並命令已故大臣王文前往濠州修復其父母的陵墓。洪武二年,下令在家鄉修建中都城。與此同時,他下令對舊陵墓的土地進行開墾和密封。洪武八年,停止建都,利用中都的剩余材料,重新修建父母陵墓。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整體格局基本是外面是城墻,裏面是掩體和祭祀設施;在陵墓前,豎立著壹座高大的皇陵紀念碑和壹對石像。

鐘鳴首都

明朝洪武二年(1369)九月,朱元璋以家鄉林好為都城。經過6年的時間,建成了全國知名人才、技術工人、士官、文職人員、罪犯等近百萬人。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人工費”為由停止施工。然而,此時,壹座雄偉奢華的都城已經屹立在鳳陽大地上。

中都有內、中、外三城。外面是都城,周長60余裏,9門。中間是禁墻,周長15多華裏。它有四個門,分別是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和宣武門。城內有兩個大殿:正殿,文華殿和吳穎殿,二層武文殿,東宮,西宮和後宮,金水河和金水橋。午門正南方,左邊有中書省、太廟,右邊有大都府、禦史臺、大舍集。中都城內外還有城隍廟、國子監、匯通閣、太廟、公仁寺、觀星臺、百萬庫房、軍士營房、侯公府、鐘樓、鼓樓。中都之曰“規制之盛,天下之佳也”。

600多年後,中都城內外的建築都已被毀,只剩下皇城的午門、西華門的橋臺和1100米長的城墻。然而,看看它的舊址和遺跡,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壹個宏偉的景點。

龍興寺

建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代皇家寺廟建築。其前身是朱元璋在黃寺出家拜佛。作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地,該寺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密切的關系,數百年來壹直是中國著名的寺廟之壹。1981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臥牛湖

臥牛湖風景區距安徽省鳳陽縣20公裏。南鄰石窟寺景區,西鄰九山溶洞景區,總面積29平方公裏。這是壹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有起伏的山脈、開闊的湖泊、蜿蜒的海岸線和平緩的泥灘。

臥牛湖,又名鳳陽山水庫,因湖邊壹座小山形似臥牛而得名。東西長8公裏,南北寬1.5-2公裏,水面面積11平方公裏。水體很深,水面很寬,碧波萬頃,安靜祥和,沒有粉塵汙染,沒有噪音。湖上遊艇如梭,漁帆壹點點;湖邊的山和水相映成趣;湖中的竹島吸引了數百種鳥類棲息,構成了鳥類的天堂。登上壹看,竹林茂密美麗,百鳥跳躍歌唱。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綠島。臥牛山三面環水,依湖而立。群山嶙峋,怪石嶙峋,林木蔥郁,登高可得湖的全景。每到黃昏,天空灑滿陽光,遠山疊翠,如在炊煙中,是湖中雙峰。

臥牛湖現在是安徽省風景名勝區鳳陽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九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之壹。建造了郵輪碼頭,購買了遊艇,開展了水上娛樂活動。臥牛湖正逐漸成為江淮地區的水上娛樂中心。

飲食文化

徽菜包括皖南、沿江、沿淮的菜肴特色。皖南菜是安徽風味的主要代表。包括黃山、歙縣(古徽州)、屯溪等地。皖南菜講究火力。它以擅長烹飪美食而聞名。富含油脂,簡單實惠,保持原味。很多菜都是用炭火燉煮的。湯汁清澈醇厚,原鍋清香四溢。皖南水產雖不多,但熟腌的“桂花魚”名氣很高,日後也傳到了合肥。烹調鮮禽,講究刀工,講究色形,善用糖調味,熏制菜肴,獨具特色。沿淮菜有蚌埠、蘇州、阜陽等地的風味。菜品鹹辣,湯色豐富,用香菜調味配色。

安徽的風味名菜有:蕭縣羊肉、無為鹽水鴨、毛峰熏鰣魚、符離記燒雞、石耳燉雞、方臘魚、咖喱蚌肉、雲霧肉、薺菜餃子、耿福興酥餅幹、綠豆煎餅、蝴蝶面、太和板面、阜陽葛提、定遠紅燒老鵝等等。

安徽名牌

奇瑞、海螺、馬鋼、江淮、銅陵有色、國風、六國、豐原、華茂、美菱、古井貢、金種子、合力、盈佳、長江機械、合百達、黃山、口子等。

安徽黃梅戲

安徽地方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吸收民間茶歌、漁歌、樵夫歌等花腔曲調發展成熟,旋律輕快優美。代表作是《神仙眷侶》。以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的主要曲調命名。又名黃梅調。

在劇目方面,黃梅戲素有“36大劇,72折小戲”之稱。該劇主要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蕎麥物語》、關、田賢培等。戲曲多表現農村勞動力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水桶等。

解放後,先後改編了《仙女下凡》、《馬旭》、《羅怕記》、《趙》、《母親的眼淚》、《三尋國府》等壹批傳統劇目,創作了《牛郎織女》、《歷史劇》、《失言》、《玉堂春》和現代劇等壹批神劇。其中,《天仙配》、《馬旭》、《玉堂春》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

黃梅戲唱腔有三種形式:主腔、花腔、三腔(統稱為“彩腔”、“仙腔”、“胤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