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全詩原文如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譯文:
紅軍不怕萬裏長征路上的壹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
五嶺山脈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裏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高大雄偉,在紅軍眼裏也不過像在腳下滾過的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擊著高聳的山崖,濺起陣陣霧水,像是冒出蒸汽壹樣。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淩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裏岷山,皚皚白雪,紅軍翻越過去以後人人心情開朗,個個笑逐顏開。
註釋:
七律:七律是律詩的壹種,每篇壹般為八句,每句七個字,分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偶句末壹字押平聲韻,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須壹韻到底;句內和句間要講平仄,中間四句按常規要用對仗。
長征:1934年10月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作戰略大轉移,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陜西等十壹省,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和堵截,戰勝了軍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無數艱險,行軍二萬五千裏,終於在1936年10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
難:艱難險阻。
等閑:不怕困難,不可阻止。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細浪:作者自釋:“把山比作‘細浪’、‘泥丸’,是‘等閑’之意。”
烏蒙:山名。烏蒙山,在貴州西部與雲南東北部的交界處,北臨金沙江,山勢陡峭。1935年4月,紅軍長征經過此地。
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說險峻的烏蒙山在紅軍戰士的腳下,就像是壹個小泥球壹樣。
金沙:金沙江,指長江上遊自青海省玉樹縣至四川省宜賓市的壹段,雲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紅軍曾強渡雲南省祿勸縣皎平渡渡口。
雲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懸崖峭壁,濺起陣陣霧水,在紅軍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壹樣。(雲崖:高聳入雲的山崖。暖:被壹些學者指為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歡快心情,也有學者說意思為直譯後的溫暖。)
大渡橋:指四川省西部瀘定縣大渡河上的瀘定橋。
鐵索:大渡河上瀘定橋,它是用十三根鐵索組成的橋。
寒:影射敵人的冷酷與形勢的嚴峻。
岷(mín)山:中國西部大山。位於甘肅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西傾山,南與邛崍山相連。包括甘肅南部的叠山,甘肅、四川邊境的摩天嶺。
三軍:作者自註:“紅軍壹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
盡開顏:長征即將勝利結束,所以個個都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