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古詩中竹的意象研究

中國古詩中竹的意象研究

竹,號稱君子,不剛不柔,淩霜雪而不雕。奮進、挺拔。

拔青翠,搖曳多姿,清香襲人——竹之韻;不畏酷暑,不屈霜雪,生不避貧壤,伐而可復生——竹之性;高風亮節,清風瘦骨,虛心有節——竹之品。被稱為歲寒三友之壹的竹,以自己獨特的品質、風韻,征服了無數文人騷客的心,而處於詩歌黃金時代的唐朝,關於詠竹、頌竹、寫竹、畫竹的作品更是不計其數。

*通過竹的有節來贊美其高潔與氣節,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李建勛《竹》

*通過竹的虛(空)心來表現謙虛,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薛濤《酬人雨後玩竹》

*因其經暑抗寒表現堅韌,

“守節偏淩禦史霜,虛心願比郎官筆。”——岑參《範公叢竹歌》

*因成竹之高來表現氣沖雲宵的誌氣,

“貞姿曾冒雪,高節欲淩雲”——孫峴《送鐘元外賦竹》

*因生長之快來表現新竹的勃勃生機與昂揚氣慨,

“更容壹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李賀《昌谷北園新筍》

*因其不避貧壤來表現其適應力與生命的頑強,“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 宜”——劉禹錫《庭竹》

由於竹的風韻,我們從唐詩中可以看到,或亭或寺或山莊或別業等幽深清凈之所到處充滿著竹的身影。而這些有竹相伴的幽靜之處的相關描寫,要麽流露著詩人沈醉山水的閑適而愉悅的心境,要麽表達著詩人向往山林,渴望歸隱的情結,要麽抒寫了詩人身居幽處,淡然而雅致的生活。在這些詩中,竹子已成為壹種清凈、閑適、恬靜、幽然、典雅生活情狀的代言意象。

“竹,竹。披山,連谷。出東南,殊草木。葉細枝勁霜停露宿。成林處處雲,抽筍年年玉,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卻尋庾信小園中,閑對數竿心自足。”(張南史《竹》),成片竹子披滿山嶺,連接山谷,葉細枝勁,成竹如綠雲,新竹如碧玉,隨風搖曳,影映水中……好壹個清涼世界,詩人於其中,恬適愉悅,閑靜而自足。

*與水相關者——水是清凈之物,與竹相依相映,清幽淡雅,自然成趣。

“竹院松廊分數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處,幽鷺獨來無限時。”

——鄭谷《水》

“壹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間。看處便須終日住,算來爭得此身閑。”——吳融《新安道中玩流水》

*與亭相關者——亭臺樓榭,是人休息玩賞之處,而亭邊見竹林,更讓人頓覺清爽恬適。

“文史歸休日,棲閑臥草亭。薔薇壹架紫,石竹數重青。”

——徐晶《蔡起居山亭》

“謝公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今古壹相接,長歌懷舊遊。”

——李白《謝公亭》

*與居所園林相關者——園林別院,清雅閑居之所,壹塊綠地,數叢竹子,壹片新篁,自現風流。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詩人獨自坐在深而靜謐的竹林,壹個人彈琴長嘯而無須他人欣賞,靜靜的月亮懂得,已足夠,詩人隱逸閑適之情溢於詩中。“棲禽戀竹明猶在,閑客觀花夜未休。” ——姚合《題田將軍宅》

*與寺院有關——茂林修竹,但見壹寺院隱約其間,佛家聖地,更顯清凈莊嚴。

是的,唐詩中有很多寫寺院的詩有竹景相伴。很多寺院或隱於竹林,或有竹植於院內,有些寺院更是以“竹”命名。天竹寺以產竹著稱,湘妃廟以斑竹聞名。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裏雨中看。”——白居易《畫竹歌並引》

“峰巒開壹掌,朱檻幾環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張祜《題杭州靈隱寺題杭州靈隱寺》

“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溫庭筠《開聖寺》

“浮圖經近郭,長日羨僧閑。竹徑深開院,松門遠對山。”

——張祜《重居寺》

幽居之處,風吹竹動,竹葉蕭蕭,竹枝婷婷,竹韻悠悠。在這裏,竹已成為清雅、恬淡的代名詞,成為唐人們追尋閑適淡雅清幽生活情狀的獨特意象!

三、幾許情思—關於愛情關於忠貞

壹根竹杖入水化為飛龍,壹抹相思淚灑竹上,變為點點斑痕。竹子的意象不只關乎君子、道德,不只關於閑適、隱逸,還系連著夢幻迷離的神化傳說,艷絕淒美的愛情故事。特別是那淚灑千桿竹的娥皇、女英,為愛創造的千古傳奇,更是千百年來為人稱頌。而那淚染的湘妃竹,點點的斑竹亦成為詩人們歌頌愛的意象,成為唐詩中每每吟詠之物,為那愛情的忠貞,淒絕與動人!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李商隱《湘江竹》)不盡的離愁,無盡的思念,點點淚痕,片片相思,“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癡情而忠貞的女子,為愛守候著神話!

可憐“湘江竹上痕無限”!多少淚滴,多少首詩祭奠!

“殷痕苦雨洗不落,猶帶湘娥淚血腥。”——無名氏《斑竹》

“九處煙霞九處昏,壹回延首壹銷魂。因憑直節流紅淚,圖得千秋見血痕。”——汪遵《斑竹祠》

“龍鱗滿床波浪濕,血光點點湘娥泣。”——無名氏《斑竹簟》

壹首首斑竹詩,壹首首湘妃頌,或淒艷、或哀婉,那點點紅淚、那瀟瀟斑竹,那有關愛的絕戀已定格在湘妃竹上,那有關愛的忠貞已意化於斑竹身,成為永恒愛情的象征。

四、幾多追求—關於抱負關於悵然

在古代的中國,因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的根深蒂固,很多文人鐘情仕途,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從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且唐朝隨著科舉選拔制度的發展,庶族的崛起,更是刺激著唐文人的求仕之心。

然而,仕途之路從來不是壹帆風順的,因此詩人們屢屢受挫,每每有生不逢時之感,常常有命運不濟之嘆……而有著君子風範的竹這時就常常進入唐詩,成為詩人自比自況的對象。詩人們或借之比喻自己的淩雲之誌,表達自己遠大的追求抱負。或以之抒寫自己的追求受挫之況,抒發自己的或失意或怨恨之情。

李商隱《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壹寸心?”,借嫩竹抒發自己淩雲之誌以及倍受貶抑的憂憤之情,並希冀當權者加以扶持。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全詩以竹自況,抒寫了新竹蓬勃生命力與淩雲之誌,表達了希望嚴武培植的願望。

唐朝詩界有“詩鬼”之稱的李賀更是以竹為意象,寫了壹系列竹詩抒發自己的誌向、抱負及懷才不遇的憤慨。《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專門寫竹,第壹首寫晶瑩如玉的新竹,生機無限,如遇時機,便會“更容壹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第二首感嘆難遇知音,刮竹寫怨,“斫取青光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第三首,“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陌生。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歌頌竹子頑強的生命力與性格。最後壹首以老竹結束,寫在風雨飄搖中的竹裏,無所作為的牢騷與無可奈何的悲哀,“古竹老梢惹碧雲,茂陵歸臥嘆清貧。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壹枝入酒樽”。

瀟瀟翠竹,點點情致。悠悠竹韻,千古情思。幾種品質,幾處幽居,幾許情思,幾多追求。唐詩中的竹,已不只是壹個簡單的客觀實在物,它已成為詩人們寄情言誌的獨特意象。它承載著詩人們的道德與理想,寄寓著文人的情趣與追求,隱喻著作者的情思與感嘆,負擔著仕人們的抱負與悲情。以竹喻人,以人比竹,人與竹,竹與人,渾然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