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壹通古碑–古碑為什麽要用“通”這個量詞?

壹通古碑–古碑為什麽要用“通”這個量詞?

資料來源網絡“碑”的量詞最好還是“通” 記者 鞠忠武近日,本報有數篇文稿寫到滕州地界所存的古碑,有的寫“壹塊古碑”,有的寫“壹座石碑”,還有的寫“壹通石碑”等。細心的讀者便打電話咨詢編輯,“碑”的量詞究竟是什麽?筆者以為,“塊”、“座”、“通”皆可,不過,“碑”的量詞最好還是“通”。  在12月12日發表的《七裏堡的“義冢地”》壹文中,作者吳洪輝寫道:“這是壹座距今已有291年歷史的圓頭碑,遺憾的是碑身已被土埋沒了三分之二,地面上能看到的部分不足半米……”在這裏,作者用了量詞“座”。“座”作為量詞,多用於較大或固定的物體,如壹座大山、壹座高樓等。如果石碑很高大,也可以用“座”,如壹座氣勢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從《七裏堡的“義冢地”》壹文看,義冢地碑並不高大,因此,選用“座”當量詞並不準確。  在12月23日發表的《羊莊徐懋功碑》壹文中,作者李慶寫道:“羊莊的壹塊石碑竟然跟唐朝壹起重大宮廷事件有關聯。”在這裏,作者用了量詞“塊”。“塊”作為量詞,用於塊狀或某些片狀的東西,如壹塊地、兩塊糖等。從“塊”的意思看,“壹塊古碑”的表述是可以的。不過,“塊”表述的是形狀,不表述其他意義,用於古碑不免顯得語義單薄乏味了。  “碑”的量詞最好還是“通”。在《羊莊徐懋功碑》壹文中,作者寫道:“壹通石碑矗立在眼前:這就是《隋唐演義》中大名鼎鼎的‘徐懋功’李績墓碑了。”在這裏,作者用了量詞“通”。“通”作為量詞,用於書文電報,如壹通電報、壹通文書等。  電話、電報為什麽用“通”當量詞呢?筆者反復琢磨得出結論,電話、電報主要起傳達、使知道的作用,而“通”正有此意,因此,用“通”當量詞最合適。  碑文屬於書文類,因此,說“壹通碑文”、“壹通碑記”最合適。碑文、碑記既然以“通”當量詞,墓碑等各類石碑以“通”當量詞便很好理解了。人們立碑、撰寫碑文,其目的都是使看碑人特別是後人知道立碑的意義,或了解逝者的生平事跡,而這也正是“通”字的含義。墓外人和墓中人何以相通?靠的就是墓碑和碑文。茫茫天地間,壹碑通陰陽,跨時空,無聲地訴說著我們的先人與歷史。從這點上看,妳不得不佩服古人遣詞造句的匠心與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