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秧歌可以在淘寶上買到。
張愛玲1953年在香港完成的小說《秧歌》,以描寫我國經濟恢復時期江蘇壹個土改後農村的流血群體事件為主要內容,是壹個很不錯的文學作品。張愛玲力圖用自己的視角寫出歷史真實。
胡適非常喜歡張愛玲的《秧歌》,認為秧歌以“饑餓”為主題,不但極為細致地描寫出普通農民面對饑餓時的絕望,還通過分析造成饑餓的原因,突出表現農民需求和政府管控之間的矛盾,人性與制度的沖突。
而小說中也有政府在農村的文化、組織建設(農民識字班,婦女協會,貧農組織等),雖然也是政府控制農村的手段,但因為帶有社會進步性,顯然沒有“饑餓”主題鮮明。
張愛玲極少接觸農村,1947年去溫州附近的農村和胡蘭成呆了壹陣子,還寫了散文《異鄉記》,散文中對農村場景的描寫與《秧歌》壹字不差(比如村貌,王同誌在老鄉家打聽妻子下落,殺豬等)。
1950年有可能短暫體驗過農村的土地改革,但至今沒有客觀證據,小說中的農村細節也沒有比《異鄉記》更多,但她靠有限的經歷,就能將接觸到的壹些農民看得比較透,並塑造出性格比較立體、很符合現實生活的農民。
當然,她也不能像多年紮根農村的作家那樣寫出性格各異,想法豐富和立場復雜的農民,但寫的很細致和具體,這顯示出她過人的才華。
她還看過解放區有關農村的小說,如丁玲(《赤地之戀》多處引用《太陽照在桑幹河上》)、趙樹理等人的作品,並盡可能在紙面上了解***產黨的農村政策,因此,有些人指責張愛玲拿了外國錢後就完全“胡編亂造”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