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廠根據市委、市政府“三年大變樣”的要求,結合本區實際,樹立“團結拼搏、實事求是、爭創壹流”的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兩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經濟發展保持良好勢頭。壹是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形成了C9、C10、炭黑等壹批石化企業。石化產業逐漸成為我區的支柱產業,培育了三鷹、莉雅、旭峰等壹批骨幹企業,以及膠球、毛衫、石油樹脂等壹批名牌產品。二是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初步建成了鐘山農村現代化實驗村、橫海農業現代化示範片和劉寧公路兩側農田整理示範工程,建成了肉鴨生產基地、綜合養殖基地和標準化蔬菜基地,蔬菜無土栽培全國首創。1998年,全區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210元。三是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已投入6543.8+0.2億元。15商場新建、擴建,其中南浦商廈、金年華廣場是南京江北區規模最大、設施最新、商品種類最多、經營業績最好的現代化商業建築。投資1億多元新建改建23個集貿市場,實現了入棚目標。其中,山市場是全市最大的室內農貿市場,連續兩次獲得全國文明市場稱號,培育了物資公司等5家銷售額過億元的流通企業。四是開放型經濟健康發展。我區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21家。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面貌煥然壹新。近年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要求,瞄準建設花園式工業衛星城的目標,全面推進以道路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自1996以來,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就達17406萬元。市民廣場、葛關路、新華路等8條道路相繼建成改造,基本形成“史靜魏拔”路網;新建和改造山盤、蕭山、陽信4座唐立交橋,總面積4.8萬平方米。綠化、亮化、美化水平明顯提升,人均綠化面積43平方米,主幹道兩側實施了高標準路燈、廣告燈箱和市政設施;投資近億元的飲用水源改造“民心工程”今年竣工;小城鎮建設進入省市先進行列,葛塘鎮被評為省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路暢鎮被列為市級示範鎮,山畔村被定為省級文明住宅示範村,和平村被定為省級中心村試點。
重視科學、教育、文化和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成立專家咨詢組,成立區域科技經濟信息中心,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1997年,我區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區”稱號;去年,我區又有兩個項目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教育取得了顯著進步。1991年,全市率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區內有2所省重點中學,2所市重點中學,1省實驗小學。目前,我區已被評為全市雙星教育先進區。文化事業取得重大進展。區文化活動中心建成,城鄉電視網建成。目前全區有8家劇院,我區從65438到0998年被評為“省級文化先進區”。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當地有8家三甲以上醫院,南鋼體育館連續三年是全國男籃甲A江蘇南鋼隊的主場。計劃生育率達到99.8%,農村改水工作受到全國愛國衛生協會表彰,民政、人武部和“雙擁”建設取得新進展,被市政府和軍分區授予“雙擁模範區”稱號。
堅持兩手抓,努力實現兩個文明共同進步。去年,我區被中組部命名為“全國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區”,區委學習中心組被評為“省級先進學習中心組”。“四校”(黨校、職工學校、村民學校、市民學校)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得到省市高度評價。
在世紀之交,工廠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在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指引下,憑借明顯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優越的投資環境,加快建設花園式工業衛星城的步伐,以兩個文明建設的優異成績跨入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