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藝術上的獨創,在中國詩歌史上絕無僅有,這首先表現為深沈的理性思考和熱烈的情感相結合。《天問》全詩都由問句組成,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歷史、社會的深思熟慮後的見解、質疑,極富哲理,但它同時是壹篇滿含激情的文學作品,是壹首激人情誌、感人肺腑的長詩。其次,《天問》通過眾多疑問詞和虛詞的運用,不同句式的變化,使全詩錯落有致、疾徐相間,獨具風采。句式、問式的錯綜變化,加上豐富的感情色彩,構成了全詩雄肆活脫、窮極幽渺的風格,取得了奇氣襲人的效果。 《天問》是壹篇充滿強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沈的文學情思的經典詩作。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學術思想,可謂切中了屈原那蓬勃湧動的理性思想的脈搏。可以說《天問》壹篇,是屈原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總體認識的總結與升華的壹種藝術再現,在那個時代,已不啻構建了壹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
從全詩的結構及內容來看,全詩372句1553字,是壹首以四字句為基本格式的長詩,對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許多方面提出了壹百七十多個(壹說壹百五十多個)問題,這些問題有許多是在他那個時代尚未解決而他有懷疑的,也有明知故問的,對許多歷史問題的提問,往往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見解和對歷史的總結、褒貶;對自然所提的問題,表現的是作者對宇宙的探索精神,對傳說的懷疑,從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時代人進步的宇宙觀、認識論.《天問》以新奇的藝術手法表現精深的內容,使之成為世界文庫中絕無僅有的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