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雞和白毛都是用來提醒人老了,作者用了它們來代替。全詩使用了淺薄庸俗的語言,但“淺薄的語言也是非凡的”,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意義的把握能力,使其蘊含魅力。句子所反映的哲理,積極向上的高亢情調,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讀者。
清泉寺遊泳(1)。蘭溪附近的寺廟。這條小溪向西流。
山下的蘭花芽短浸在溪水裏。松樹間的沙路幹凈無泥。颯颯的黃昏雨聲③。誰說人生沒有少,門前流水還能西流,不要白毛唱黃雞。④
註①“淇水清泉寺”位於湖北省浠水縣。元豐五年(1082)三月,蘇軾曾到訪此寺。“秋”,讀作qí。2“藍芽”,藍草的嫩芽。
3“沙沙”形容下雨的聲音。“黃昏雨”,傍晚下雨。“秭歸”,即布谷鳥。
(4)“不要白毛唱黃雞”,用白居易的詩來代替,意思是不要感嘆時光飛逝。白居易在《醉歌示妓商玲瓏》詩中說“黃雞催天明”“白日催歲月”。人在黃雞啼、白日流的歷程中壹天天老去,於是他感嘆“腰紅綾不穩,鏡中朱妍已失明”。蘇軾在這裏反其道而行之:“白毛不唱黃雞”。“白發”指的是年老,“黃雞”指的是白居易詩中歲月飛逝的感覺。不要因為老了而悲觀,生命會煥發青春。簡要分析
這首詩寫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詩的第壹部分描繪了蘭溪的美景:浸在溪水中的蘭草的嫩芽,泥濘的松徑,綿綿不絕的細雨黃昏,婀娜多姿的杜鵑啼,構成了壹幅美麗、幹凈、活潑的畫面,表達了詩人輕松、愉快、自得的心情,為下文的表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誰說人生只會變老,不能再變年輕?然後,我從現場取了壹個比喻,講了壹句充滿人生哲理意味的詩:“門前的流水,還能往西。”意味著門前的小溪還能由東向西流!言下之意,人不要把老當成恐懼之路。只要他們心態好,就能變年輕。結語也用了白居易的詩,再次奉勸人們不要感嘆光陰易逝,人生終將煥發青春。蘇軾被貶謫時,能唱出如此樂觀的曲調,而不遭遇逆境,顯示了他曠達的胸襟,給人以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