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散文有壹個共同點,就是講究意境,強調情景的和諧組合。壹切景物詞都是感傷的詞,景物是壹種情感的場景,必須經過散文家情感的過濾或影射,包含著散文家心中的感受和意義;情感是物化的情感,往往以“景”和“物”為基礎,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人教版必修2的第壹單元和第三單元都是關於風景的短文,它們的風景與情感的結合不外乎如下:
第壹,用情緒控制場景,融合場景。
以情控景,情景交融,通常通過生動的景物描寫表現出強烈的情感色彩。景以情領,情以景生,創造了情與景高度融合統壹的狀態,達到了“情、語、景、語合壹”的高度。
表現形式有兩種:以情控景和情景交融:
1,感動現場
即作者觸及客觀景物,引起感受,由景而生,被感受到。如《蘭亭集序》:
這裏有山,有郁郁蔥蔥的森林和竹林,也有清澈的水流和洶湧的水流,左右相映。
今天是個晴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享受看和聽就夠了,我相信可樂。
再比如《赤壁賦》
微風習習,水無法到達水面。不多久,月亮從東山升起,徘徊在北鬥七星和牛之間。乳白色的霧氣橫貫江面,碧水連天。讓小船漂浮在茫無邊際的江面上,越過浩瀚無垠的江面。
這樣的江月景象,體現了蘇軾與賓客的愉悅心情,與蘇軾灑脫的心境相契合。請看:
浩浩蕩蕩,宛如風,卻不知停在何處,如棄塵世,獨立,成仙,入仙境。
即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融合在散文中的景物描寫中,使外部景物依附於作者強烈的情感色彩,達到感同身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