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最好的告別》當妳老了……

《最好的告別》當妳老了……

這是書與人間為妳讀的第3本書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和死亡,妳必須知道的常識》

生命是壹條單行線。

從我們出生的那壹刻,我們就壹步步地走向衰弱和死亡。盡管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得以延緩我們死亡發生的時間,但是,不可否認,醫學依然具有局限性——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藥片、註射液、手術、監護室幫助病人渡過難關,但卻無法讓他們的生命回到從前的基準線,哪怕是壹次微小的感冒,也可能讓其失去生命。

面對人生的最後壹道考題,有的人恐懼、沮喪、憂傷、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人積極、樂觀、豁達,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那麽,在醫學局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下,我們應該如何讓我們的老年生活體面而舒適呢?現代醫學和社會又能為我們的養老和治療提供些什麽幫助呢?

《最好的告別》壹書出自阿圖·葛文德,壹位罕見的醫學奇才。他出生於醫學世家,現任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戰項目負責人、克林頓奧巴馬兩屆民主黨政府醫療改革顧問。

在本書裏,他將目光聚焦於人類的衰老和死亡的逼近與應對。他結合十余年的執業經歷,告訴了我們如何在人盡黃昏之時,如何豐富自己的生活,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現在,讓我們壹起翻開這本富有洞見的著作,和阿圖·葛文德醫生壹起去探索生死的奧秘吧!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能提高與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長壽不再是稀缺資源。

然而,壹方面,信息與傳播技術的發達讓老年人不再獨有對知識和智慧的掌握。曾幾何時,我們會向壹位老前輩求教如何認知世界,現在我們則會直接上網查詢。

另壹方面,壽命的延長改變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關系。在工業化時代,老年人開始突破「養兒防老」的局限,靠著退休前積攢的財富,在經濟上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與此同時,老年人開始追求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再把子女的遠行視為壹種不孝,反而將其視為壹種「有距離的親密」。

不過,這種生活方式也存在壹個問題:當嚴重的老年疾病或者衰老來臨時,當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時,我們該怎麽辦?

在書中,作者講述了她妻子的祖母愛麗絲·霍布森的故事。老太太當時77歲,熱情、思想獨立,從不刻意掩飾她的年齡。她的手上綴滿了老年斑,皮膚皺皺巴巴的。她穿著簡樸但燙得整整齊齊的襯衫的和裙子,嘴唇上抹了壹點點口紅。

自她的丈夫裏奇因心臟病突發離世後,她就獨居在阿靈頓的老房子裏。她會自己修剪草坪,會修理水管,會和朋友壹起去健身房,會開車去聽音樂會。她喜歡縫紉和編織,她會給每位家人織紅紅綠綠的聖誕襪子,襪筒上繡著有紐扣鼻子的聖誕老人和家人的名字。她還做些跑腿的事情,探望家人,開車接送朋友,幫助那些比她病痛更多的人。

好景不長。在她84歲那年,她跌倒在了家裏。她身體的衰退像藤蔓壹樣悄悄蔓延,她步履不穩,記憶衰退,失能,失智的情形也越來越嚴重。為此,她不得不放棄獨居,接受醫生的建議,和女兒女婿生活在壹起。

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有壹天也會降臨。盡管醫學的進步可以延緩健康狀況推上滑雪口的時間,但卻無法改變生命日漸消逝的軌跡。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無常和對完美的追求壹直困擾著我們。在形形色色的不確定煎熬著,我們唯有接納醫學的復雜性和局限性,尊重生命的規律,才能穿越痛苦,走向生命的涅槃。

「老年不是壹場戰鬥,而是壹場屠殺。」

在小說《每個人》(Everyman)裏,作家菲利普·羅恩苦澀地寫到。

隨著我們日漸老去,我們的骨頭和牙齒開始逐漸軟化,我們的血管、關節、心臟瓣膜甚至肺,由於吸收了大量的鈣沈澱物,變得堅硬。我們的心臟開始承受更大的壓力,而別的部位肌肉的質量和力量卻在消退。我們的大腦開始萎縮,記憶力和決策力開始下降。我們的視力開始模糊,聽力也開始惡化,說話也不再利索。

盡管憑著運氣和嚴格的自我控制,我們可以在很長時間內維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最終所有的喪失都會突破臨界點,那時的我們將失去獨自應對生活的能力。

「唉,老了,老了。」

在這壹生生的嘆息裏,我們聽到的不僅僅是對老人對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的無可奈何,還有老人們對個人價值消逝的憂心忡忡。

1943年,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發表了他影響的巨大動機《人類動機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提出了著名了人類需求層次,即當我們能吃飽穿暖以後,我們開始追求壹個超越自身的理由,這個理由可大(家庭、社會、原則)可小(讀完壹本書,完成壹次旅行,照顧壹個寵物)。

重要的是, 這個理由賦予了我們生命的意義,支撐著我們走過人生的重重苦難,直至破繭成蝶,涅槃重生。

我們的需求層次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改變。

在成年早期,我們尋求著新的經驗,更廣泛的社會聯系,以及在世界各地留下我們的足跡。當我們逐漸老去,我們的視野開始逐漸收縮,我們的關註點逐漸開始轉向此時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和最親近的人身上。

盡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的優先需求會有所不同,但我們對生活的意義的追求卻是永恒。

我們需要壹個自己的家。在家裏,我們可以決定怎麽安排時間,怎麽分享空間,怎麽打理自己的物品。

然而,事實的發展卻我們期待的背道而馳。

壹方面,我們希望保留我們作為自我生活篇章的自主或自由,過我們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驅使。

另壹方面,我們卻對我們愛的人憂心忡忡。

「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理怕摔了」,我們像照顧小孩子壹樣照顧我們的父母,我們把他們接到身邊和我們***同生活,陪他們買菜、陪他們聊天解悶、帶他們去旅行,等等。但是,我們卻忘了問他們是否願意。

「威脅到我們個性和記憶的身與心的背叛是最可怕的折磨,成為壹個人的戰鬥就是保持生命完整性的戰鬥——避免被削減、被消散、被征服、避免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和將來想要成為的自己割裂。」

20世紀80年代,為了實現自己的母親的心願——有壹所小小的房子,裏面有自己的喜歡的東西,有人可以幫助她做她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但不會對關掉她想看的肥皂劇,扔掉她的藏品,或者讓她參加她不想參加的活動,克倫·布朗·威爾遜首次提出了「輔助生活」的概念,並在俄勒岡和丈夫壹起建立了第壹處老年輔助生活區,旨在為老年人創造壹個生活自由、自主的地方,無論他們的身體狀況有多差。

這所有著112個單元房的家,幾乎在瞬間就住滿了房客。他們擁有帶完整浴室和廚房的私人公寓,他們可以養寵物,布置自己的房間。當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可以按鈴呼叫24小時值班的護士。他們可以繼續參加他們所珍視的活動,並與外界社會保持聯系。

經過15年的追蹤調查,住戶們的健康、認知能力、身體功能和生活滿意度大幅提高。當他們談到自己的生活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盡管他們知道衰老和死亡無法避免,但他們不再悲傷,不再恐懼,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快樂而富足。

輔助生活的大獲成功,反映的是人們在年老、體弱、不能再照顧自己的時候,對生活自主性的追求。

那麽,當衰老和疾病降臨時,我們的醫學又能為我們做些什麽呢?

「死生有度,生命無常。」

在我看來,醫學的意義,不僅僅是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挽救生命,還有幫助患者提升生命的質量,幫助他們有尊嚴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這也引出了壹個艱難的問題:「什麽時候我們應該努力醫治,什麽時候我們應該放棄治療?」

豆瓣高分電影《遇見妳之前》向我們講述了壹個俗套但卻令人唏噓的愛情故事。

男主曾經英姿勃發,前途無量,卻因壹次意外的車禍失去了站起來的勇氣。女主是壹位善良開朗的小鎮姑娘,她的全家都處在失業的危機中,因為待遇優厚,她選擇成為男主的護工。

高位截癱的他度日如年,對他來說,選擇安樂死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得知這個消息後,她開始竭盡全力地想要重新喚醒他對生命的熱情。她帶他去看賽馬比賽;她和他盛裝出席晚會,與他***舞;她陪他去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生命中有很多種邂逅,愛是逃不過的宿命。」

她的陽光和愛驅散了他心中的陰霾,成為了他對世間唯壹的眷念。但是,活著的痛苦已經超過了快樂,他不希望自己拖累女主的壹生。

「妳是我每天早上醒來的唯壹理由。」他留下壹封信,在她和父母的陪伴下帶著笑意走向生命的終點。

他是不幸的,在意氣風發時遭遇飛來橫禍,與痛苦相伴。但他也是幸運的,在生命的最後六個月裏,他看到了世界上最真摯的愛,看到了心愛的她在他幫助下經濟狀況變好。

愛是不舍,也是理解和尊重。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的不僅是減少疼痛的折磨,還有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就像輔助生活中安排護士幫助嚴重失能者的方式。

「有時生,有時死」,接受個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醫學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是對生命的尊重。

那麽,在大限來臨之際,我們該如何和我們的醫生探討治療方案,才能在緩解疼痛的同時,保持生命尊嚴和有意義的生活?

在書中,作者通過吃紅色藥片還是藍色藥片的例子,為我們闡述了三種醫患關系。

第壹種關系被稱為“家長型”關系。醫生作為醫學權威,目的是確保患者接受他們認為最好的治療。他們會告訴妳「吃紅色的藥片,這對妳好」,他們可能會像妳解釋藍色藥片的作用,也可能不說。盡管這種醫患交往模式常常遭到詬病,但對於那些容易受傷的患者和容易聽從命令的患者,是最普遍的醫患交往模式。

第二種關系被關系“資訊型”關系。同家長型關系正好相反,醫生告訴患者事實和數據,其他的壹切由患者解決。「這是紅色藥片的作用,這是藍色藥片的作用,妳想要哪壹個?」這是壹種零售型的關系,醫生的工作是提供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患者的任務是做出決定。盡管患者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但卻承擔了治療失敗的風險。

第三種關系是作者最為推崇的“解釋型”關系,醫生以患者為中心,充分地了解他們的目標的願望,幫助他們做出最好的選擇。他們會首先詢問患者「對妳來說什麽是重要的?妳有些什麽擔心?」。得到答案後,他們會分別向病人介紹紅色和藍色藥片的作用,並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解釋型”的關系既尊重了病人的願望,也展現了醫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它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必需的,它的體現了現代醫學對患者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

人的壹生是壹種修行。 盡管現世的花紅柳綠、死亡過程的掙紮抗拒和對來世的迷茫困惑壹直是生命裏不可避免的糾結。但無論怎樣糾結,我們都要勇敢地跨過那壹道門檻,去遠方遨遊。

讓我們勇敢去愛,勇敢去生活吧,因為生命從不等候!

縱觀全書,作者壹個個真切的故事,討論了臨終醫療、護理和養老。透過作者提供的壹個個案例,我看到的不僅是美國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醫療,和與醫生互動中來自醫者的人文關懷,還有對臨終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關懷得不夠,導致他們常常提供錯誤的治療方案,和虛假的希望,讓他們在痛苦中死去。

「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仿佛道出醫療本身的真諦。

衷心祈願諸位回首這壹生時,都能感到被善待,被溫暖,被愛著。

*註: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