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井岡翠竹原文
茨坪紅土兩叢竹,群根破巖萬竿出。
斷頭余身猶舉火,壹炬燎原九州舒。
2、這首詩運用了象征手法。在詩中,作者沒有直接寫人,而是選擇了“翠竹”這個最能代表井岡山精神的詩歌意象,通過對井岡翠竹的描寫,來贊美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群眾,不怕犧牲,沖破黑暗和封鎖,帶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不朽功績。
擴展資料
冉長春,四川省平昌縣人,為文學叢書《百家竹》作序《心潤竹升》,在《詩詞世界》、《四川文藝報》、《達州日報》、《達州晚報》、《大巴山詩刊》、《川東竹海》等報紙及刊物上發表《井岡翠竹》、《送竹君之廣元》、《中國夢》等舊體詩數十首。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和國的奠基石”。 作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壹,也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2009年6月,詩人來到井岡山,深切緬懷老壹輩革命家的豐功偉業,追尋當年紅軍留下的足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運用了象征手法。在詩中,作者沒有直接寫人,而是選擇了“翠竹”這個最能代表井岡山精神的詩歌意象,通過對井岡翠竹的描寫,來贊美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群眾,不怕犧牲,沖破黑暗和封鎖,帶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不朽功績。
“井岡翠竹”就是堅強勇敢的井岡山軍民的象征,就是功勛卓著的老壹輩革命家的象征。
詩的風格雄壯剛健,氣勢磅礴,展示了革命者以及詩人廣闊的胸襟和豪邁的氣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井岡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