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蘇軾離京去徐州做徐州周知時寫的,蘇轍與蘇軾同行。到達後,蘇轍在徐州待了100多天,兄弟倆在壹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中秋節時,他們壹起乘船賞月,終於過了壹個團圓節。但是,中秋節過後,蘇轍必須到杜南(今河南淮陽)去投宿簽約,所以他在臨行前寫下了這首詞。?
這個詞貫穿了情與理的矛盾,跌宕起伏。主要寫了作者和哥哥久別重逢後又各奔東西的感情和詩人的內心世界,生動地表現了蘇軾和蘇轍兄弟的手足之情。最後,表達了詩人對親人分離的深切感受。本來是百日兄弟姐妹的歡聚,到頭來卻是迎來生離死別的無奈。也許這就是生活的必然。
此詞與蘇軾的詩“水調何時引明月”形成對比。第二年,詩人把這個詞還給他的兄弟姐妹們。全詩的景物在視覺上呈現出壹種悲涼孤寂的感覺,多為樂府歌詞、悲涼的曲調和慷慨的送別邊塞歌曲。詩人從壹開始就用傳統的團圓節日中秋節來計算,表達了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也表達了詩人對下壹次與兄弟團聚的依依不舍的渴望。
全詩圍繞著孤獨和蒼涼展開,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向往,以及面對與親生哥哥離別的無奈和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