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微型詩定義為三行內、壹般不超過30字的詩。三行體詩從古至今都有人在作。三行體詩,這種體裁的詩歷史上見諸各詩人手筆;
其中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的名著《神曲》便是應用最多三行韻律的詩歌。《神曲》全書壹百歌壹律用“三行韻律”或“三行連鎖押韻法”寫成。每個歌都是由三行詩節壹環扣壹環,連鎖接成的長鏈條。?徐山詩集《為了不惑------徐山短詩1000首》(2004)均由三行詩寫成。
目前由詩作者李佰忠參考梨花派的形式,以三行為體裁所持續寫的詩,被稱為“李佰忠三行體詩”,並通過博客的形式發布在網絡上。
微型詩的形式探索有助於詩意的表達:
微型詩可以在外在表現上有新奇的探索,力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壹。在《形式的探索與詩意的表達》(《中國微型詩》總第4期)壹文中,筆者寫道:“詩之內容總是需要借助語言的外殼,通過恰當的形式來表達;而詩之外在的形式如同人體的骨骼,承載著豐富的內涵和思想。”
“微型詩作為壹種短小精悍的體式,除了在尺幅之間展現博大的詩意之外,對形式進行必要的探索也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對畫幅進行精美的裝裱,可以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壹。”
並從“排列架構”和“符號嵌入”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指出“這兩種方式的選擇,都是壹種闡發詩意的有效方式,運用得好,能夠產生令人耳目壹新的獨特效果。”
微型詩的倡導者穆仁先生對此曾予以充分肯定。他在《喜迎微型詩壇生力軍》(《中國微型詩》總第5期)中這樣評價:“《形式的探索與詩意的表達》壹文,從‘排列架構’和‘符號嵌入’著手,具體探索‘闡發詩意的有效方式’,論證‘形式的創新應該和內在的詩意和諧統壹’,則還是微型詩理論前此未及涉及的領域,尤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