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登臨”為題的作文
鑒賞詩歌,其中重要的壹點,就是鑒賞詩歌中的意象.何為意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意+象=意象”. 這壹公式告訴我們,作者因某個外在景物的某種特征而引發相應的內在情感,或當作者的情感投註在景物之上,使景物具有人的某些特點時,這個景物就成為了意象. 意象多數為物象,但也有特殊的,比如說“登臨”,它是壹個動作.“登臨”是常見且內涵豐富的壹個意象,它構成唐詩中壹道獨特的風景線.在《唐詩宋詞選讀(選修)》 (蘇教版)所選的31首唐詩中,涉及到“登臨”意象的就有滕王閣》《與諸子登峴山》《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西塞山懷古》《九日齊山登高》等8首. 壹般來說,登高(山)、登樓、登臺(閣)都屬於“登臨”的範疇.“登臨”何以能成為意象?在這個動作之中,是否也包含著人的情感?常言道,“登樓必愁,登臺必悲”,可見,是登臨能觸發人的悲愁——這壹文學永遠的情感主題的特點,使得它成為獨特的意象.然而,大家去登高山也好,登樓閣也罷,或是遠眺美景以舒暢心胸,或是因循勝跡、追慕古人,大抵乘興而來,當然也有本身愁思滿懷而欲借登臨壹抒其內心郁悶的,卻絕沒有人會為了故意生發自己心中的愁苦而特意去“登臨”.那又為何常常會敗興而歸,無愁生愁、愁上加愁呢? 登臨必到高處,到高處則視野廣闊、壹覽無遺,胸襟為之開闊,無所阻礙,壹種浩然之氣頓時從中噴湧而出,從而獲得某種期待的生命意義,正所謂“蕩胸生層雲”,可借此暫時從世間瑣事中掙脫,無復輾轉騰挪於其間.故而登臨初是興致盎然的.但佇立高處,人跡少至,在獲得壹份寧靜的同時,也易將登臨者的思緒拉入對自己生活、生命的思考之中.原因在於,登上高處,看到天地的廣闊、宇宙的無窮,聯系自身,極易產生自我的渺小之感:登上高處,也極易感受到周圍物體的細微的變化,於是感受到時間的邈遠和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流逝,常常讓人思古人、追來者,發出生命短暫的慨嘆.所以,登臨的結果往往是愁思滿懷. 詩歌中登臨的時間大多在春、秋季節.並不是在夏、冬時分沒人登臨,而是因為春日之融融遲遲能觸發登臨者對自己境遇的感傷,暮春的闌珊之景也能引發登臨者的傷春之感:而秋天的肅殺、蕭條、淒涼, 更是古往今來人們悲涼情感生發的主要季節背景. 春與秋,本身就是人們情思多發的時節. "登臨"意象包含的情感之多,構成了"登臨"豐富的內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感懷身世 自古以來,身世不暢者多喜登臨,他們本欲借廣闊之景聊以自慰,希望獲得精神的超脫,但往往卻更深地沈浸於其間,咀嚼自己的遭遇,觸發出催人淚下的憤懣抑郁之情.比如陳子昂以歌當哭,通過《登幽州臺歌》中廣袤無垠的時空背景,刻畫了自己獨立蒼茫、愴然涕下的形象,抒發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知音難覓、歲月無情、時不我待等復雜情感.又如杜甫《登高?,詩人本乘興而登,卻無端因夔州的遼闊之景而頓生艱難潦倒的困苦之情,再加上白發日多卻因病斷酒,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愁. 2.思親懷鄉 古人安土重遷,壹般不輕易離家出門,壹旦迫不得己而拋家離鄉,則思親懷鄉之情將壹直縈繞左右,那低回吟唱,真摯動人,也成為中國文學永恒的主題:戍邊將士登臨,伴隨著他們思鄉思親之情的是對無休無止戰爭的厭惡:旅人登臨,伴隨著他們的是壹顆四處飄零、疲憊不堪的焦灼之心,壹種對精神家園的渴望和呼喚:思婦登臨,伴隨著她們的是獨守空閨、亟盼夫歸而不知其在何方的愁緒.大凡登臨思鄉思人,或是送目遠看卻被青山、浮雲阻隔、遮蔽,不能極望天涯:或是望盡天涯,那人卻在天涯之外、杳不知其蹤:詩人通過巧妙的構思,再加上精細的描繪,寄寓深沈的悲涼傷感之情. 3.懷古傷今 眾多風雲壹時的歷史人物,眾多風雲變幻的歷史事件,都留下了印跡,面對著這些勝跡或殘跡,後來的登臨者怎能不懷古,怎能不對歷史展開他們的思考?於是吊古傷今、感時撫事、憂國憂民的情緒油然而生.他們或是因為那些殘留的人文景觀而感懷身世,發出欽慕古人、傷己遭遇的感嘆,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即是如此:或是憑吊已經荒廢的歷史遺跡,探尋歷史規律,發出興亡之感,希望總結歷史教訓,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即是如此:或是面對殘破江山,悲嘆山間的破碎、歷史的無情和局勢的不可扭轉,"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裏愁.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戴復古《江陰浮遠堂》)即是如此. 4.言誌抒情 有時登臨(尤其是登高)不惟要耗費登臨者的體力,更是考驗登臨者的精神意誌.經過登臨的過程, 參悟到人生意義之所在,抒發積極的人生理念,這是登臨者的本意.比如說杜甫"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望嶽》)表現了他不畏困難險阻、敢於攀登絕頂、立誌俯瞰壹切的雄心和氣概.王之渙"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登鸛雀樓》)通過普通的登樓過程,表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以及高瞻遠矚的氣魄,也道破了站得高、看得遠的人生哲理.李商隱在"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銷雛竟未休"(《安定城樓》)中以鳳凰自比,有力地表白了鮮明的處世態度,既是他登臨的自負和抑郁情懷的深化,也是他通過登臨送目抒寫的崇高理想的小結.當然,也有故作開闊之語的人,比如杜牧的"但將酩町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日齊山登高》)中所表露的隨安的曠達、豪爽是建立在"塵世難逢開口笑"基礎上的,那種愁情是愈想排遣愈不能遣,情感是掙紮的. 當然,登臨的內蘊並不止於上述幾種,我們需要知道,登臨,經過千百年來的積澱,其本身己經成為中華文化獨特的組成部分(登高長期以來就是壹種文化習俗) ,登臨的心理歷程也成為我國民族心理構建的組成部分,它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分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