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面積69.5平方公裏,耕地71萬畝,村街51條,人口4.05萬人。
公元608年,楊迪開鑿了大運河,開通了京杭運河。河西事務因靠近運河西岸而得名。
元朝定都北京後,軍需俸祿全部交回江南,河西事務成為進出京都的水路咽喉。因此歷代朝廷在此設置的鈔門、驛站、武備等衙門多達十三處,最高官階為正三品,可見河西事務地位顯赫。隆慶六年(1572),河西事務建磚城。
在隨後的數百年間,這裏被譽為“JD第壹鎮。COM”和“金門第壹郵”,因為它的繁榮。
新中國成立後,河西事務人民在中國的領導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
1976唐山大地震後,鎮遷到京津公路兩側。
它距離北京和天津60公裏,正好在兩個城市的中間。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河西事務現在已經成為壹個新的小城鎮。
改革開放的大潮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2001年,鎮* * *實現生產總值3.4億元,鎮級財政收入1997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850元,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達到較高水平。
為此,多年來河西事務壹直在天津名鎮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