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小傳·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丘特切夫》
俄國詩人。出身於奧爾洛夫省壹個古老的貴族家庭,自幼喜愛古典詩和哲學。1819年以發表對戈拉齊作品的自由改寫開始文學創作。1821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語文系,被派往俄國駐外使館工作。在國外(主要是慕尼黑、都靈)生活二十二年,兩次與外國女子通婚。1844年回國後入外交部任職。1858年後壹直任外國書刊審查委員會主席。
在國外任職期間,丘特切夫陸續在莫斯科的各雜誌和文學選集上發表詩歌和譯作。他許多抒情詩代表作(《失眠》、《夏夜》、《春潮》、《秋夜》等)就寫於這壹時期。第壹部詩集於1854年出版。丘特切夫是俄國哲理抒情詩最偉大的代表,被稱為詩人——思想家。其哲學觀點的形成受德國著名哲學家謝林的自然哲學體系影響較大。他的風景詩長於刻畫季節的變化和內心的感受,善於用藝術形象來體現自己的思想,被象征派尊崇為先師。他的詩曾受到普希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托爾斯泰等名家的贊賞,對俄國抒情詩的發展有較大影響。丘特切夫的藝術創作手法從總體上反映了俄國詩歌從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