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2017全國三卷語文古詩詞

2017全國三卷語文古詩詞

1.全國三卷語文必背古詩文有多少篇

《離騷》、蘇軾《記承天寺夜遊》;秋思》、李商隱《錦瑟》、文天祥《過零丁洋》、李白《行路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陶潛《桃花源記》:荀子《勸學》、李煜《相見歡》;曹劌論戰》、辛棄疾《破陣子》、《詩經?鄒忌諷齊王納諫》、白居易《琵琶行》、範仲淹《嶽陽樓記》、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杜甫《春望》、李商隱《夜雨寄北》;潼關懷古》、陶潛《飲酒》、孟子《生於憂患、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周敦頤《愛蓮說》、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杜牧《赤壁》。

初中50篇、《戰國策?:《孔子語錄》、蘇軾《江城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曹操《觀滄海》、白居易《觀刈麥》;氓》、蘇軾《赤壁賦》、李白《蜀道難》、馬致遠《天凈沙?、蘇軾《水調歌頭》、諸葛亮《出師表》、孟子《魚我所欲也》、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維《使至塞上》、王安石《登飛來峰》、王灣《次北固山下》、李商隱《無題》、酈道元《三峽》、《詩經?、杜牧《阿房宮賦》、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韓愈《雜說(四)》;關雎》;蒹葭》、柳宗元《小石潭記》、劉禹錫《陋室銘》;衛風?、陸遊《遊山西村》、李賀《雁門太守行》、《左傳?、範仲淹《漁家傲》、杜甫《望嶽》、韓愈《師說》、歐陽修《醉翁亭記》新課標高考語文要求背誦默寫的64篇(首)古詩文目錄高中14篇、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莊子《逍遙遊》;密州出獵》、《詩經?、張養浩《山坡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晏殊《浣溪沙》、杜甫《登高》、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死於安樂》、杜牧《泊秦淮》。

2.2017高考語文全國卷必背古詩文有哪些

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馬之千裏者,壹食或盡粟壹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

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嶽陽樓記(範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壹空,皓月千裏,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歐陽修)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記承天寺夜遊(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裏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壹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

3.2018年全國三卷語文古詩詞填寫

2018年全國I卷語文作文:時光瓶留給2035年的18歲青年

2018-06-07 1頁 5分

用App免費查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農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天宮壹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紀寶寶』壹代長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壹代人有壹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妳們與新世紀的中國壹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壹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妳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壹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壹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鐘祥壹中譚亦婷,王鴻燁,鄭振東,陳芯,高考必勝

信息作者: 歲月 鄭生勤

4.2017年高考古詩填空考的什麽

2017年全國高考古詩填空考的內容: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觀滄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海水蕩漾、峰巒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7年中考語文有哪些必背古詩文

2017年中考語文有哪些必背古詩文1.蒹葭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2.觀滄海 / 碣石篇 朝代:兩漢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4.次北固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青山外 壹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使至塞上 王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6.行路難 李白(唐)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7.望嶽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8. 過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天凈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曹劌論戰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壹戰。

戰則請從。”(徧 同:遍) 公與之乘。

戰於長勺。公將鼓之。

劌曰:“未可。”齊人三鼓。

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壹作:斯人)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2.《論 語》十則(春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13.桃花源記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14.陋室銘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15.小石潭記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佩 通:佩)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遊者相樂。(下澈 壹作:下徹)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6.嶽陽樓記 朝代:宋代 作者:範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

6.高考題中都出現過哪些古詩詞

09年

將進酒》《兵車行》《旅夜書懷》《過秦論》《師說》《阿房宮賦》

《衛風氓》《孔雀東南飛》(壹部分) 《短歌行》《歸園田居》《夢遊天姥吟留別》《琵琶行》(壹部分) 《山居秋暝》《登高》

《錦瑟》《書憤》《雨霖鈴》《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揚州慢》《李憑箜篌引》《過華清宮》《桂枝香金陵懷古》《壹剪梅》《六國論》《遊褒禪山記》(部分) 《石鐘山記》《竇娥冤*滾繡球》《(前)赤壁賦》《勸學》《定風波》

08年以前

04-08五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卷古詩文默寫匯總

.cn/mjmx006.htm

1991--2006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名句默寫匯總答案

7.2017年壹年級部編語文中的古詩詞有哪些

2017小學語文1年級古詩詞總結1. 山村 (宋)邵雍 壹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簡介: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

字堯夫,謚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等。

原文大意:我到外面遊玩,不知不覺離家已有兩、三裏地,看到不遠處的小村莊裏,有四、五戶人家已經冒起了炊煙。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邊有六、七處精美的亭閣樓臺,獨自靜靜觀賞,才發現身邊的樹枝上掛著。

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賞心悅目!2.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作者簡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古朗月行》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壹首五言律詩。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

原文大意: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

\3.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簡介:駱賓王(約619-?),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疇昔篇》《在獄詠蟬並序》《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寫的壹首五言古詩。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鵝!鵝!"寫出鵝的聲響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

詩人把在碧波中嬉戲鳴叫的白鵝那種活潑悠然的神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絕。相傳這首詩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

原文大意:鵝,鵝,鵝,彎曲著脖子對天唱著歌。壹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綠水上,紅掌撥動著清澈的水波。

4.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作者簡介: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淩,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壹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裏於咫尺,使咫尺有萬裏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壹首不朽的絕唱。

原文大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沈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5. 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作者簡介:王維(701年-761年,壹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被後人稱為“詩佛”。

主要作品:《王摩詰文集》等 《畫》為初唐詩人王維所做的壹首五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憂傷。

原文大意: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紋絲不動。

6. 鋤禾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作有《樂府新題》20首。

原文大意: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壹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7.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作者簡介:王安石,字介甫,漢族江右民系。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新黨領袖。

宋神宗執政之時,王安石任宰相,曾發動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壹首五言絕句。詩中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壹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原文大意: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麽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壹年級下冊1.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是唐代。